香蕉碼頭、新船下水、拆船王國……跟著老照片航向島嶼記憶的港灣

文字/李怡欣、廖詠恩 主圖圖片提供/James Chen

身為島國子民,我們的生活與港口脫離不了關係——新船入港的喜悅、碼頭勞工的成就,以及廢船爆炸的創傷……,隨著時光的流逝,曾經刻骨銘心的港邊故事沉入記憶的深海,於是編輯部精選七張老照片,將前人的回憶打撈上岸,訴說臺灣人的港口物語。

高雄港香蕉碼頭

照片若能發出氣味,那這張照片一定會散發濃濃的香蕉味,因為碼頭邊這一個個竹簍裡裝的全都是香蕉!1960年代臺灣香蕉大量外銷日本,全臺各地的香蕉幾乎都聚集到高雄港,排隊等待上船。由於香蕉實在太多,高雄港務局於是闢出三號碼頭,專門用來出口香蕉。

當時香蕉裝在竹簍中,一簍重量約48公斤,起初都露天堆置於碼頭邊,直到1963年,在三號碼頭建造了一棟雙層香蕉棚,可容納23,300簍的香蕉,採通風的開放式設計,以利香蕉存放,並設置機械運輸設備、照明燈等,有效提升香蕉品質。

香蕉棚很快地就不敷使用,兩年後港務局於31號碼頭新建大型香蕉冷氣庫房,隨著臺灣香蕉出口榮景不再,香蕉棚終淪為閒置空間。2009年起有餐廳進駐營運,並將香蕉棚命名為香蕉碼頭,為臺灣香蕉的黃金時代留下一絲追念的線索。

晒草包抓飛魚卵

(攝影/李阿梅、圖片出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攝影/李阿梅、圖片出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夏日的東北部海畔除了晒石花菜等藻類,有時會看到照片中一張張的草蓆,它是用來捕撈飛魚卵的草蓆,俗稱「草包」。每年4月開始,飛魚隨著黑潮北上,蘭嶼、花蓮的漁民捕得到大型飛魚,來到東北部的飛魚體型小、刺又多,但會在馬尾藻等海面漂浮物上產下金黃色魚卵,因此東北部發展出只取卵、不捉魚的「掠飛烏卵」(lia̍h-pue-oo-nn̄g)漁法。

漁人以稻草、保麗龍條跟繩具製成草包浮在海面上,讓飛魚誤以為是藻類而產卵,再將「產房」收回,清除魚卵上的稻草及絲狀物,讓魚卵粒粒分明,附著過魚卵的草蓆則需修補曝晒以延長壽命。只取卵、不抓魚的方式,相較於抓母魚取卵較為友善,政府也從2008年起訂定飛魚卵採捕規範,今年限定採捕期為5月15日至7月31日,一旦總漁獲量達三百噸即停止採捕。

寶石珊瑚交易所

(圖片提供/基隆市文化局、圖片出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來到日治時期基隆濱町(今正濱漁港一帶)的交易現場,一盒一盒裝著的,全是從海底採集回來的寶石珊瑚。寶石珊瑚是富經濟價值的珊瑚品種的統稱,有別於淺海的造礁珊瑚,通常來自水深超過一百公尺的深海。

1923年,日本漁民山本秋太郎在彭佳嶼海域採集到寶石珊瑚,隔年引進纏繞網開採,採集到八千公斤的寶石珊瑚,並於基隆開設私營珊瑚交易所進行買賣。後來寶石珊瑚的交易轉移至水產株式會社創辦的交易所進行,地點位於從日治留存至今的漁會正濱大樓(原名水產館)內。戰後珊瑚產業一度沉寂,直到1960年代南方澳的漁民加入開採行列,加上珊瑚藝品加工技術更精進,締造「珊瑚王國」的美譽。但因臺灣的採集模式是先用大石敲斷珊瑚,再用網子纏繞拉起,嚴重破壞深海珊瑚生態,1990年代產量大幅下跌。2009年政府訂定登記與嚴審嚴管制度,限定作業區及單次捕撈重量,盼讓寶石珊瑚得以永續。

參考資料=〈一次搞清楚造礁珊瑚與寶石珊瑚〉、〈東沙悲歌之後 你該認識的珊瑚產業〉、〈【看啥小魚可以吃】飛魚卵面面觀〉、〈載一車老鹽埕〉、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網、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