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山城石階,回望滬尾街的港口風采

27歲的文史工作者陳靖元來自高雄,大學起移居淡水後,開始關注淡水的文化資產保存議題。

文字/廖詠恩 攝影/王志元

走在臨河的淡水老街上,人們幾乎忘了,腳下這片陸地從前有很大面積是沙洲,十幾年前一場填海造陸的工程拉開了人與河的距離,而在淡水的歷史上,改變從來不稀奇——它曾是臺灣第一的商港,戰後淪為小漁港,近代又變身為觀光熱區,開發幾乎夷平了淡水歲月的軌跡,但文史工作者陳靖元說:「滬尾街精彩的地方其實都在巷子裡。」

淡水的開發始於清代,中正路上主祀媽祖的福佑宮是淡水最早興建的廟宇,由來自中國福建七縣的移民於1796年集資重建。仰頭看懸掛於廟宇門上的清代匾額,上頭列著七個船戶商號,當時滬尾街已是漢人移民前往淡水鄉間地區開墾的重要門戶,福佑宮前的空地是交易買賣之處;福佑宮兩側與後方山坡地帶,則是人們居住生活的聚落。

是港都 也是山城

沿著福佑宮旁的石階拾級而上,來到淡水現存的真正老街重建街,「這條路可以通到淡水的鄉下,農民會運農作物下來賣,但路這麼陡,牛車根本下不來,所以可能先在上面比較平坦的地方停留,再用人力挑下來,久了上面也形成一個街市。」

長期研究淡水農業的陳靖元解釋,滬尾街一帶的平地面積極少,所以移民深入鄉間地區,在海拔四百公尺以下的溪谷與丘陵上,開墾出一片片的水田與茶園。

1872年,乘著船在海上與淡水首次打照面的傳教士馬偕形容:「山坡上有這裡一塊那裡一塊的茶園,再下面,有很多綠油油的梯田……一階階規則的往下降,穿過山谷一直到近海邊。」淡水不但是港都,也是山城,更是畫家陳澄波筆下百看不膩的風景——沿山而建的房屋高兩、三層樓,門前門後鋪有短石階,門外小徑上下交錯,層層疊疊的屋子隔著淡水河,與觀音山遙遙相望。

漢人街區的超自然界線

在重建街上遇見的第一間老屋是許順記金紙店,位處福佑宮與當今淡水的信仰中心淡水清水巖之間,曾是淡水最大的金紙供應商,讓人們供奉隨移民而來的各種神祇。

淡水清水巖旁有一座土地公廟,福德宮的字樣旁多了「米市」二字,在它正對面的清水街上步行不過三分鐘,就會遇見興建宮,連接兩者的這一段路,前半段於清代稱為米市仔,當時開有多間糶米店,店內多設有碾米的土礱間,專門接收由淡水鄉下運來的稻穀,加工為白米後再出售。

米市仔的地勢傾斜, 眼看山坡下福佑宮、龍山寺一帶街肆的商業日漸活絡,居民擔心財運會隨山坡滑落,便於下坡處將地基墊高,建造米市福德宮,以守住財源。「漢人會在聚落邊緣蓋一座土地公廟,也可以說是超自然的界線。」

從滬尾街到淡水老街

1860年開港通商後,淡水港成為全臺最大的貿易港,茶、樟腦等貨物經由淡水河輸出,點亮了沿岸的大稻埕與艋舺。然而日治以後,淡水河淤積嚴重,日人將重心放在基隆港的建設,原本供大型商船通行的河道上,只剩下漁船停泊。

近20年來觀光產業興起,滬尾街變成淡水老街,人潮與錢潮進來了,卻也讓老屋陷入危機,「淡水畢竟是商業區,」陳靖元以中正路為例,「1999年有把路拓寬、截彎取直,兩邊房子一定會往後切,有些人乾脆整棟改建。它以前是一般的日常街道,有賣吃的、服飾、電子,現在都是外地人來開的店,很少有本地的商家。」要尋訪淡水土生土長的店,或許還是得往重建街找,香草街屋就是其一。相對於窄迫的門面,街屋內呈長向縱深的格局,地板由外往內三階式抬升,顯示此地的地形坡度。

「以前讀淡大的時候,自己家裡有這麼一間屋子都沒有來過。」十年前,香草街屋創辦人蔡以倫接手阿嬤的老屋,在淡水郊山種植香草,並將老屋加以修整,作為販售自製香草茶包與文史導覽的基地。陳靖元說:「以前農民也是在山上種植農作物,再運到山下加工、銷售,蔡老師的經營模式體現了早期淡水人的模式,我滿崇拜他的。」

與右側的淡水清水巖錯身相對的米市福德宮位於清水街下坡處,先民建造時將地基墊高,以防財運滑落。(圖片提供/陳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