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拚出口】雞鴨血收集設備比美乳品場集乳車 全程7度低溫保鮮

收集血液、運輸血液至加工廠、送進水血製程設備,一路馬虎不得。這段集運可供食品加工使用血液的關鍵,就是冷鏈。圖為水血加工廠內禽血儲槽,設定溫度4℃以下。(攝影/記者陳儷方)

血液對於微生物而言,是極其營養的物質,「鴨血」的生產製造過程從等待屠宰的雞鴨進入屠宰場放血開始,到收集血液、運輸血液至加工廠、送進水血製程設備,一路馬虎不得。這段集運可供食品加工使用血液的關鍵,就是冷鏈,全程保持7℃以下,這套嚴格執行的冷鏈管理,甚至比乳品場到各酪農戶收集生乳時所使用的集乳車設定溫度更低。

「鴨血」是俗稱,真正的商品名應該是「水血」,水血的禽血成分來源有鴨血及雞血,配合水血加工廠收集禽血的家禽屠宰場會有一套收集血液設備。在家禽進入屠宰線時,以撥水棒撥去殘留在家禽體表的水及糞便等雜物,進行人工割喉放血後,開始收集血液。

為了避免家禽體表雜物進入血液收集槽,家禽的身體會被擋板阻隔在外,阻止集血過程中羽毛或糞便等固形物落入集血設備,集血槽上方的可掀式隔板只容家禽的頭及脖子進入,血液只收最前面割喉後大出血階段的血,其餘以廢棄物處理,雞鴨放完血後,才會進入燙毛等其他屠宰階段。

集血槽內設有3層過濾網過濾雜質,有些廠還會再添加過濾幫泵設備,血液從集血槽經幫泵過濾後再抽至7℃的冷藏槽,經多重過濾且冷卻後的血液再抽至溫度同樣是7℃的冷藏槽車內,一路冷藏運回水血加工廠。家禽屠宰場的集血設備是與收購禽血的加工廠合作,設備經費由禽血加工廠負擔,所收集到禽血,專供設備提供者使用。

集血槽內設有3層過濾網過濾雜質,有些廠還會再添加過濾幫泵設備,血液從集血槽經幫泵過濾後再抽至7℃的冷藏槽,經多重過濾且冷卻後的血液再抽至溫度同樣是7℃的冷藏槽車內。(圖片提供/防檢局)

低溫血液運輸車抵達水血加工廠後,禽血會被抽進加工廠的冷藏設備,以水血外銷日本的好滿鎰為例,其在屠宰場內的冷藏血液暫存槽、冷藏槽車、加工廠內的冷藏槽,溫度設定都比官方規定7℃還低,只有4℃。這些禽血通常1、2天內就會被用掉,因為全程低溫,血液新鮮度可以獲得確保;同時,屠宰場內的集血槽、冷藏槽,以及水血加工場的血液運輸車、冷藏設備及各種輸送管線,則透過每日或每次使用過後立刻消毒清洗,確保設備乾淨。

加工廠出口水血(鴨血成品)到日本,須檢附文件之一就是家禽血液的「屠宰衛生證明」,這是一張由防檢局派駐屠宰場的屠檢人員所簽具的文件,這張關鍵文件背後是層層把關的禽血原料產出流程。

防檢局科長賴敏銓表示,雞、鴨須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其次,收集血液過程須符合「屠宰作業準則第12條」及「屠宰場收集供食品用血液衛生管理作業程序」等規定,「沒有疾病的雞鴨可供食用,但不見得所有沒有疾病的雞鴨的血液,都可供食用」,關鍵就在於收集禽血過程是否符合衛生安全規定。

防檢局要求屠宰場收集禽血必須製作衛生管理紀錄表,以確保禽血可供人食用,紀錄表中包括5項檢查項目與禽血收集及廢棄情形,5項檢查項目有:人道致昏設備功能、血液收集的專用容器、血液收集設備與容器清潔衛生良好、緊急屠宰的畜禽血液不得供人食用、懷疑罹病畜禽的血液也不得供人食用;收集血液過程中有任何必須添加的添加物,限定使用食用級且須記載。

水血的原料禽血屠宰衛生規定,內銷或外銷都相同,只要是供人食用都必須符合防檢局對於收集禽血的相關規定,差別僅在禽血出了屠宰場後是否冷藏。賴敏銓說,有些水血加工廠就設在屠宰場旁邊,「雞鴨血液經過濾收集後就直接進到隔壁的加工廠蒸煮加工」,加工製成「鴨血」成品後在國內通路販售;冷藏是為了運輸及出口,因為無法現做現吃,才需要較嚴格的包裝及殺菌過程。

高度自動化的水血生產線。(攝影/記者陳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