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豬躍升02】落實冷鏈到消費端 臺豬「東方不敗」

雲林縣肉品市場活體拍賣,豬像走秀一樣繞過地磅等。(攝影/記者許素惠)

美國萊豬叩關進入倒數時刻,飼養頭數占全國3成的養豬大縣-雲林縣肉品市場經營管理階層認為,臺灣豬的優勢就是國人的消費及飲食習慣,只要提升育成率、減少運輸耗損、落實肉攤具備冷凍冷藏設施、宣導民眾向有冷藏櫃的肉攤購買等,對守住內銷市場有信心。

農委會統計,臺灣豬肉自給率9成,剩餘1成為美國、加拿大等國進口,在這1成中,美國只占30%,加上美國國內只有22%的豬肉含有萊克多巴胺,換算後會進口到臺灣被國人吃到的機率不高。衛福部長陳時中因此說,國人會吃到萊豬的機會微乎其微。

(圖片提供/農委會)

雲林縣身為國內養豬大縣,雲林縣肉品市場平均每日交易頭數在2,000頭以上,全國第一,宛如領頭羊,總經理黃加安認同農委會有關計算方式及結果,但他不敢輕忽以對,主張強化現有優勢,讓臺灣豬永立不敗之地。

靠近雲林縣肉品市場,還未進入場區,有「小巨蛋」之稱的圓體拍賣館就映入眼廉,綠色外觀因歲月淘洗而蒙塵暗淡,更顯老舊,館內正上演著豬走秀的拍賣戲碼,為了催促豬前進施以的拍打,讓豬痛得大叫,毗連的待拍暫置場,也不時傳來豬嚎聲,空氣中瀰漫著異味;入門右前方,方體屠宰場同樣不光鮮,這些悠久的設施,在未來都將走入歷史。

雲林縣肉品市場豬隻拍賣館老舊,計畫改建。(攝影/記者許素惠)

養豬大縣欲轉型為屠體拍賣

為迎戰美豬,雲林縣肉品市場計畫由源頭開始控管肉品食安,改建目前老舊的屠宰場成為現代新穎的屠宰中心,同時在沿海地區增建一處屠宰中心,讓沿海養豬戶不必舟車勞頓到虎尾,在低溫的環境下一動刀就要符合冷鏈需求,另外次毗連國道一斗南交流道的斗南鎮小東工業區內設置分切中心,於零下5度預冷的環境下分切、加工包裝,便利運銷到外縣市及出口。

雲林縣肉品市場董事長鍾任明指出,未來豬隻拍賣模式不再是活體,配合升級與轉型,雲林縣肉品市場也希望5年後將活體拍賣轉型為屠體拍賣,固守內需市場,也積極進軍國際。

雲林縣肉品市場總經理黃加安認為只要提升育成率等,進口豬肉要攻入內需市場不易。(攝影/記者許素惠)

喜溫體肉 國人飲食習慣是優勢

黃加安指出,國內消費者鍾愛溫體肉,是牢不可破的習慣,不論是祭祀拜拜,或者三餐煮食,都在屠宰後數小時內就要到達消費端,例如臺南牛也是強調溫體宅配,其中有2成透過客製化進入賣場、超商,8成全部進到傳統市場,這是進口冷凍豬肉難以匹敵的,然而市場瞬息萬變,就產地觀點,還是得步步為營,首先豬農要自立自強,提升離乳育成率,許多仔豬在授乳時不小心被母豬壓死,或因授乳不均而營養不良,加總折損達3成,導致每頭母豬一年生兩次約24頭仔豬,離乳後平均只剩16頭,最好「母嬰」分開或擴充哺乳空間,育成率高,相對成本就降低,會更具競爭力。

鍾任明也說,臺灣豬肉在中南部通路傳統市場占8成,北部約6成,從牧場至拍賣市場再到屠宰場,其間的運輸耗損也有必要控管,假設一輛35噸大貨車原本只能載20頭,不少中小豬農為了節省運輸費,當有30頭要運銷時,往往全部擠上一輛,造成豬隻在運送過程中推擠窘迫而死,反而得不償失。

豬隻運送過程若太擠會窘迫,嚴重者會死亡。(攝影/記者許素惠)

仿騎機車戴安全帽 力推冷鏈到肉攤

黃加安表示,政府預計健全、提升冷鏈系統必需周延、落實到肉攤。以雲林為例,目前加入雲林縣肉類公會的肉攤有130多攤,取得優良冷凍標章設有冷凍、冷藏箱櫃的區區5家(如同日本料理店內生魚片冷藏櫃),大多數肉攤蒼蠅滿竄,雖然政府有補助購置冷凍、冷藏設備,但是攤商多抱持著「反正沒有冷凍、冷藏櫃,客人一樣照買,何必多花錢」的消極態度,所以冷鏈政策的執行在消費末端始終成效不彰。

黃加安建議,政府應循騎機車載安全帽的模式,徹底落實冷鏈政策直達消費端,明訂出半年或一年勸導期,同時持續補助攤商備置,勸導期結束,非但不再給予補助,並且開罰,食安等同國安,如同非洲豬瘟從邊境源頭管理,就能有效杜絕,假如從屠宰、分切到運送都依冷鏈規格,抵達肉攤時卻置於常溫一樣會變質,只做半套,等於前功盡棄,畢竟國內食用豬肉的人實在很多,政府要顧百姓安全,為國人飲食安全嚴格把關。此外,也應教育消費者向有冷凍、冷藏櫃的肉攤購買,確保食安。

農委會畜牧處長張經緯說,傳統市場主管單位是經濟部,肉攤全面納入冷鏈才能讓系統健全,此部分會與經濟部溝通如何執行。

【延伸閱讀】

【臺灣豬躍升01】產地直擊 豬農與消費者看臺豬優勢

【臺灣豬躍升03】保護機制啟動 增加豬源進攻國際

【臺灣豬躍升04】建立豬肉國家隊 紐西蘭奇異果是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