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迎戰農業缺工!智慧農機、共享模式成主流

農業缺工是全球普遍現況,缺工問題也反射出整體農業人力結構問題。(攝影/許欲倩)

農業缺工是全球普遍現況,缺工問題也反射出整體農業人力結構問題。(攝影/許欲倩)

文.圖/劉育姍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楊雅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助理研究

伴隨農村與農業人口老化而來的,除了農村人口此社會問題之外,農業技術更新緩慢與經驗知識傳承斷層也成為整體農業發展的軟肋。

農業缺工已是全球普遍問

以日本來看,其地理、農業特性與臺灣相近,近年亦受到農村年輕勞動力外移影響,農業生產面臨嚴峻挑戰。目前日本主要從事農業的人口約有168萬1,100人,七成左右為年齡65歲以上,其中新進農民僅占5.6%,顯見日本農業人口結構高度老化(圖一),改善其農業人力不足也是安倍政府的首當要務。

日本鑑於本土人力從農意願低落,於2000年開始在農業部門沿襲其他產業的技能實習生制度,並導入外國人力協助農業工作。此制度主要針對「耕種農業(設施園藝、旱田作物、蔬菜、果樹)」與「畜產農業(養雞養豬、酪農)」等二種職業、六種作業別實施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目前整體農業領域的技能實習生人數約為2.1萬人,若以日本農業的常雇人數約22萬人估算,技能實習生相當於常態雇用人數的10%,成為日本農業重要的勞動力來源;而技能實習生主要來自越南(51.4%)、中國(22.1%)、菲律賓(9.1%)、印尼(8.4%)、泰國(2.9%)等國家。

日本、德國導入外國農業勞動

日本透過「農業勞動力支援協議會」調整過去的外國人力導入政策,除了更大幅度地接納外國人到日本從事農業工作,並改善了技能實習制度,提供更多輔導幫助外國人融入當地生活。另一方面,鑑於農業長期以來人力減少,由JA全農成立的「農業作業委託委員會」針對全國的農業作業承包進行調查與分析,以導入自動化或省力設備來降低人力的需求。

若以另外一個地理、農業特性與臺灣較具差異的區域——歐盟來看,由於歐盟各國經濟、產業發展歧異度大,其中經濟發展成熟的重要農業生產國如德國、法國等,雖然其平均耕作面積大且可採用大型農機作業,但部分如園藝作物、畜牧產業仍需仰賴其他歐盟國家的季節工協助生產、收穫等。以德國為例,根據2019年的統計年報,德國在2016年的農業人口(包括了家庭成員、季節工、長期雇工或臨時短工)共有94萬100人,其中28萬6,300人為季節工,顯見德國農業對季節工的仰賴程度甚高。再加上歐盟各國國土相連,且歐盟架構下各國勞動人口的流動較為容易,也因此在人力短缺的情況下,德國也傾向優先採用導入外國人力來解決問題。

臺灣農業缺工為長期性、結構性問題,但過去在農業部門並未導入外國人力,較傾向靈活運用本土人力來解決缺工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於2017年開始推動「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依不同地區的勞動力需求組成「農業人力團」,搭配區域調度來穩定農業基礎勞動力,雖然短期來看,可藉由靈活調度滿足缺口,但在部分人口衰退較嚴重的地區,長期且穩定的人力仍是主要需求。對此,農委會也透過「農業外展服務」、「臺印實習生計畫」及「乳牛飼育業試辦引進外籍移工」等方案,改善農業中長期存在的人力缺口。

農村老化,缺工是全球面臨的難題。(攝影/陳彥尹)

疫情過後,農業人力發展走向在地

今年(2020)初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大流行,為了避免因人口流動造成疫情擴散,全球各國陸續進行嚴格的邊境管制,勞動力難以跨國流動。此舉也使進入農業生產與採收季的北半球各國面臨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困境。日本大部分的技能實習生來自中國等其他國家,今年1月疫情爆發後,原訂年初抵達的技能實習生無法入境,使進入勞動高峰期的日本農業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

同樣仰賴外籍勞動力的歐盟亦有相同情形,年初因義大利爆發嚴重疫情並快速蔓延歐陸各國,3、4月需要大量人力的草莓、蘆筍等作物採收也因季節工流動受限而出現問題,使得重要歐盟農業生產國研議如何解套季節工移動、如何運用國內因服務零售業停擺所產生的剩餘勞動力。例如德國、奧地利等國家,就開始利用網路平臺招募在地勞工進入農業部門,協助作物採收工作。除了能填補農業勞動力缺口之外,也讓面臨後疫情產業形態轉變的民眾有機會重新思考轉換工作的可能性。

智慧省工農機成為人力替代主

勞動力不足已然為不可逆的全球趨勢,採用自動化、智慧化、省力省工的農業機械取代人力也成為農業科技發展的主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16年喊出2030年前將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實踐串聯日本AI、機器人、網路等科技的社會5.0政策,同時推動智慧農業相關政策,打出「以先進技術解決農業生產現場問題!在農業領域實現社會5.0」的口號。

除了硬體與數位科技的發展之外,歐盟的重要農業生產國——德國也積極發展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更有效率地利用造價昂貴的農業機械。德國在1950年代為了強化農業競爭力、推廣農林業的機械化與自動化,發展了區域農機共享的平臺組織——機械圈協會(Maschinenring, MR),同一地區的農民可透過平臺共享農業機械,解決單一農民無法獨資購買大型農機的問題。MR在過去幾十年來大幅成長,在德國境內已有240個以上的分支單位,甚至逐漸拓展至德國的鄰近國家並且發展農機訓練課程,讓農機的共享使用更加普及。另外,美國、印度等重要農業生產國亦嗅到農機共享的商機,分別於近年成立FarmLink、farMart等平臺公司,透過共享模式降低農機的閒置時間,使共享農機的供應與需求雙方都可降低投入成本。

自動化、智慧化、省工的農機是農業科技發展的趨勢。(攝影/許欲倩)

人機協作:更貼近臺灣的農機共享模

臺灣的稻米產業在早期就有代耕模式,但因耕作面積零碎、平均耕作面積小,而蔬菜與果樹產業因工序繁複與栽種模式等因素,許多仍要仰賴人工。普遍農民偏向使用中小型農機具,而隨著農機的設備進階與價格攀升,如何以共享商業模式更有效地運用農機,並發展貼近過去濕租(人機共租)而非乾租(僅租機械)的機制,成為臺灣推動農業機械化作業的重要課題。

人機協作是更適合臺灣的農機共享模式。(攝影/梁偉樂)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