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遊食趣】用甜甜蔗糖開啟新年

文字.攝影/陳志東

有沒有想過,種不出甘蔗的國家,在還沒有國際貿易的那年代,要怎麼吃糖?臺灣氣候環境得天獨厚,所以像甘蔗這種平凡的作物,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稀奇,似乎它本來就該長在那裡,並理所當然的壓榨成糖,成就我們甜甜的臺灣小吃與珍珠奶茶。

生活中有甘蔗有糖對我們來說是那麼理所當然,所以前些年有一次前往日本新潟,走進一家已約四百年歷史的「粟飴翁飴本鋪」糖果店,當第14代老闆開始解說他們祖先如何利用小米發酵將澱粉轉化為葡萄糖那繁複過程時,我就非常何不食肉糜的提問:「為什麼不直接用甘蔗榨糖呢?」

真的,在此之前從沒想過這世界上會有地方沒有甘蔗。那一天,老闆詳細講解糖的種類,它或許來自小米發酵,或許來自甜菜萃取,也或許來自麥芽、蜂蜜或楓樹。那天試吃小米發酵而來的「飴」,那味道輕輕淡淡,說好聽是淡雅養生,實際上就是缺乏蔗糖那厚實豐腴的熱情滋味,而且工序繁雜價錢高昂,四百年前的日本人不只將糖當成奢侈品,甚至將其視為藥般珍貴。也從那一天起,才意識到臺灣擁有豐富的蔗糖資源其實是一種幸福。

在國際貿易開啟後,日本有一部分的蔗糖會從中國唐朝或其他地區進口,主要的輸入港口是長崎,據說這也因此造就長崎人就像臺南人一樣無甜不歡,現今長崎蜂蜜蛋糕與和菓子的興盛,據說也與長崎人愛吃甜息息相關。

以前沒有蔗糖時,「飴」就是日本最奢侈的甜蜜,那時還被當成藥。甜蜜蜜的應該很可以用來治療壞心情!

PROFILE

陳志東

資深旅遊美食記者,飛過許多國家,踏遍臺灣每個鄉鎮,近年專攻食材源頭與烤肉,最愛生活中各種人事物觀察,對農民與土地有著濃厚感情。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