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書報攤】好好吃飯

文/彭顯惠

日前帶6歲女兒去臺北洽公,晚上難得母女單獨用餐,於是攜她去夜市玩彈珠檯、夾娃娃,並選了一間平價鐵板燒吃晚餐。我原本就對外面餐飲業使用米的態度不多存希望,這家的米飯也如同所想,烹煮看來隨便、盛裝也隨便,白米一小坨黏著飯碗邊緣很快就被送上桌。

心裡嘆口氣,拿起筷子餵了小女一口,沒想到她居然馬上吐出這口飯,「臭的。」她皺著眉說。平常她都吃爸爸跟其他農友種的米,口味被嬌養刁鑽,我想她實在太好命、一邊斥責「出來吃不可以這麼挑,這也是辛苦種出來的米啊」,一邊把米飯送入自己口中⋯⋯。

那米真帶有臭味,是陳米經過受潮、發酵的味道,我忍住衝上鼻腔的腥腐味,強把這口飯吞下去,然後拿起附贈的無味紅茶把嘴裡味道沖掉。我無奈的跟女兒說我們吃菜就好,女兒默默的點點頭,拿起筷子夾著高麗菜跟鮭魚,我轉頭看旁邊的食客,似乎只有我們母女對這碗米飯有感,其餘店內客人皆大口將飯扒入嘴中。

好好吃飯是我對自家種的米,一直抱存的精神跟想法。吉村昇洋是日本寺廟的副住持,更是用飲食將佛教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推手;他在著作《一碗粥的修行》裡寫道,寺廟每天早晨僧人的餐點就是一碗白粥,透過這個完全沒變化的基礎,讓僧人去思考,這碗粥與我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彼此間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如果我們對自己吃的米飯,不論保存或食用上都這麼輕忽,那我們又是怎麼樣的存在呢?

當然會有人說不過就是一碗飯,有這麼嚴重嗎?雖然只是一碗飯,卻代表天生地養的亙古道理,如同吉村昇洋所言,我們的社會對於吃食,不再是關注食物的生命力,而是大眾媒體的訊息,自然不會去想被吃掉的一粒米,跟吃飯的人是絕對平等,所以就不再珍惜也不再正視。當一個微小的習慣被忽略之後,對於食物的真實性,也隨之認為可以不再重要。

米飯一直是亞洲人的主食,儘管西方飲食大大影響了現今飲食習慣,加上各種保健飲食觀念推廣,稻米逐漸式微。同樣面臨這種情況的日本,也有很多人提出對米食文化的看法,料理研究家土井善晴曾在瑞士與法國學習料理,但回到日本還是認為和食與家庭料理是最重要的,他在《一湯一菜的生活美學》裡,認為稻作牽起自然與人類生活,研磨出人們對大自然的感性,成為日本文化的基礎。

稻米是這麼容易被忽略的作物,甚至因為保健等原因,刻意被排斥;但在生活中,若我們能從這種微小卻重要的食物,學習珍惜與正視自我,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資源的浪費,並得以體認到好好吃飯的真實。

PROFILE

彭顯惠

前平面設計、今多職書店主人。往事不用再提,未來不用多想,路該怎麼走都在一霎的起心動念。現在雖然貧窮,但是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