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考】老眷村新部落──臺中大雅忠義社區

忠義社區聖潔會

忠義社區的聖潔會擁有55 年歷史,是臺中少見的歷史建築教會。

文、攝影/林劭璚

循「信字號」三字走入擺滿盆栽的小弄,密集的平房,多為黑瓦紅磚木門,很容易察覺是眷村,但隱約又有些不同,生鏽的鐵門被大鎖綑綁,積滿灰塵的椅子兀自立著,只有爬藤植物垂降,生機蓬勃。

奇異之處不僅是人聲俱寂,還包括這裡馬房般的構造,中央一道狹窄長廊,盡頭透光,映照上方的木梁斜脊屋頂,左右兩邊每走幾步就是一戶,戶戶相對,目測一戶僅五六坪。好奇妙的建築啊,誰住過呢?

返回街道,忠義社區也是一片寧靜,從居民口中得知,它們是日治時期日本空 軍於此駐紮興建的軍醫院,分別具備診療室、病房、宿舍、手術室、太平間等不同功能,挑高兩層樓的大雙坡木桁架撐起本體。名為「遠東地區第十三航空大隊醫療所」,所以忠義村最早被稱為「十三寮」, 日治時期除了醫療所及防空洞外,附近只有零星的少數人家。1945年,國軍部隊隨政府來臺,陸續移至臺中,其中又以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為最大宗。

水湳機場從日治時期啟用便屬空軍基地,臺中遂也是後來空軍的重要駐紮處之 一,部分空軍及眷屬被分配到大肚山臺地的忠義社區,改建軍醫院留下的八棟竹子木造建築為眷舍,分別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稱公館新村,每棟安置20戶,共約160戶。房子太小,沒有地方烹飪,大家都在走廊上料理,因為不夠寬敞,鄰居間甚至要錯開煮飯的時間。

以卵石堆疊而成的小山及防空洞
以卵石堆疊而成的小山及防空洞。

PROFILE

林劭璚 第三個字音義同瓊,現為櫟舍文學主題餐廳副店長、麵包樹工作室負責人。2009年開始從事採訪編輯工作,曾出版《給親愛的你》攝影集、《青苔》刊物、《溪邊花生什麼樹》散文集。故鄉花蓮,住過臺北、嘉義、臺南漁光島,現居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