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植物課】紙張的前世今生──造紙植物

手工造紙原料纖維

各種手工造紙原料纖維,由左至右分別為麻、樹皮、竹、藤。

文/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 徐健國、編輯部 圖片提供/台北植物園

還沒有紙以前,人類將文字刻寫在龜甲、獸骨、竹簡、絲帛等物件上,但這些材料不是造價昂貴,就是太重不易攜帶。直到漢代,「紙張」這個重要的發明在中國出現,運用植物纖維細密、柔韌的特性,製造出又薄又輕便、價格低廉的書寫媒材,讓知識更易於保存與傳播,為世界揭開了新的扉頁。

現代造紙藝術復興之父達德・杭特(Dard Hunter)給予紙這樣的定義:「薄片物質必須是徹底分解到每條細絲都已完全分離的纖維結構;將這些纖維混合在水中,再用濾網從水裡篩出瀝乾,在濾網表面留下由細密纖維構成的薄層就是『紙』。」

也就是說,紙是「分解到最細微的纖維」經由「無秩序非幾何的纖維排列方式」組成。取材於天然植物,把植物的纖維均分並壓製成型,纖維之間的氫鍵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強韌的紙張。紙張依照製作方式,可分為手工紙及機器紙兩大類,兩者需要的植物也有所差異。

就地取材的手工造紙業

中國歷來使用的手工造紙原料有麻、皮、藤、竹、草五大類。最早用於造紙的植物是麻,雖然是很好的材料,但料源較少,為了提升紙的產量,東漢開始加入樹皮,像是構樹、桑樹、三椏、雁皮以及青檀的樹皮等。西晉出現了光滑堅韌的藤紙,並將其作為貢品,宋代以後野生藤資源枯竭,逐漸被竹紙取代。草紙在唐代才出現,以稻草、麥稈、龍鬚草等禾草類植物為原料,通常會跟纖維較長的樹皮搭配使用,減少紙張孔隙,增加紙張墨韻。

西元105年蔡倫成功改良造紙術,慢慢擴及朝鮮半島、日本等東亞國家,直到8世紀因戰爭西傳至阿拉伯半島,11世紀末因為歐洲發動的十字軍東征,造紙術才傳入歐洲。但歐洲不像東亞國家擁有豐富的造紙植物,只能回收舊麻布以及舊木棉布作為原料,增加紙張產量。

現今的手工紙大多是以纖維較長的樹木枝條韌皮纖維,再混合其他纖維──例如稻草漿、竹抄製而成。紙質較鬆軟、潤墨性佳、顏料堆疊有深度。棉紙、宣紙以及毛邊紙是臺灣較常見的手工紙。

棉紙以有「鹿仔樹」之稱的構樹(又名楮樹)樹皮製成,構樹的樹皮纖維特別長,因此紙質強韌,但吸墨性較差,適合渲染;宣紙的名字來自發源地安徽省宣城涇縣,以在地的青檀樹皮混合稻草漿抄製而成,臺灣沒有青檀樹,則以瑞香料的雁皮為主原料,添加稻草漿及竹漿,稻草漿加得越多,紙張越結實,墨韻及層次變化更多;毛邊紙則是以竹漿製成,因竹漿取得容易,價位便宜,且紙張吸墨快。

漿板
造紙原料經過加工的半成品──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