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產業如何因應禽流感?李淵百:要從蛋商帶動蛋農飼養轉型

H5N6亞型高病原禽流感在台灣已累積9起,農委會如臨大敵,祭出禁宰禁運雞鴨鵝等終極措施。雖然白肉雞與洗選蛋不在此限,然而觀察日韓等國疫情,H5N6除了影響肉品市場,也對民生必需品雞蛋供應造成重創,因為韓國感染H5N6的家禽中,有三分之一是蛋雞,使得批發蛋價漲至去年同期的兩倍,零售價更創下三年新高,甚至還要遠從美國運雞蛋,彌補市場短缺。

台灣雖然還未傳出蛋雞感染H5N6確診,不過雲嘉南都有雞鴨鵝的確診案例,對國內最大的雞蛋產區彰化可說是如臨大敵,因為當地有相當多的蛋農採取格子籠子飼養,環境衛生惡劣,又習慣將不同批次的蛋雞養在同一禽舍,養殖密度高到民間團體、專家學者都提出警告與擔憂爆發疫病與食品安全問題。走一趟彰化芳苑,十幾家養雞場隔著不到五公尺寬的鄉間小路,比鄰對望,在馬路上就可看到簡陋的禽舍隨時有鳥類進出,雞羽四處飛揚。

台灣研究土雞第一把交椅、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退休教授李淵百,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研究的其實是蛋雞動物行為,曾在蛋雞場工作、開過運蛋車。回台執教後,他發現台灣蛋農飼養方式數十年如一日,高密度飼養使蛋雞容易生病,蛋農為了產出不同大小的雞蛋,習慣在同一禽舍分齡分批飼養,長期無法清空消毒,提供禽流感病毒重組的絕佳機會,也成為防疫最大挑戰。

因此農傳媒特別專訪李淵百教授針對禽流感疫情,從雞蛋產業經營的角度,談論蛋雞飼養方式轉型的必要性。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退休教授李淵百。(攝影/林慧貞)

H5N6造成韓國蛋價驟升,台灣人幾乎天天離不開蛋,雖然目前尚未傳出案例蛋雞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不過您認為台灣蛋雞在防疫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從防疫的角度來看,傳統台灣蛋雞養殖方式造成疫病的風險很大,幾十年沒改變,行銷、運輸都一樣,據我了解,飼養場對於蛋雞的汰留都不是統進統出,通常有三個不同批次進入的蛋雞在同一個禽舍飼養,容易提供禽流感病毒生存與重組的機會。這有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是蛋商要求需有不同大小的蛋,初次下蛋的母雞蛋最小,之後越下越大,市場有不同需求,例如滷蛋業者要小顆,因為是一顆一顆算錢,雜貨店要大的,因為消費者喜歡挑大蛋,蛋商不能跟滷蛋客戶說,抱歉現在都是大蛋,所以他們反過來要求蛋雞場什麼規格都要有。

第二個原因是如果統進統出,母雞一起淘汰,農民會有一段時間沒有收入,因此才會分批進雞在同一個禽舍飼養,維持終年都可產蛋的情況。這種飼養方式必須調整,否則永遠沒辦法清空病毒,因為下一批年輕的母雞進來,容易得到以前留下來的病原。

這該如何解決?我認為蛋商應該組織所有配合的蛋雞場,不同場飼養不同齡,這次我跟你拿小蛋,下次拿大蛋,而不是要求雞場什麼規格都要給我,應該讓蛋雞場飼養整批統進統出,由蛋商的需求帶動蛋農飼養方式的調整,才可能根絕病毒在禽場落地生根的機會。

雞蛋運輸有無需要改善的地方?

現在飼養和管理方式和以前不同,以前養少少,農場小小的,什麼動物都養,但動物空間大,身體強壯,現在大規模飼養,就像小朋友去幼稚園,一個感冒全班都感冒,現在演進成大規模飼養,對於生物安全的要求就更重要。

因此雞蛋採用一次性包材運輸的政策一定要加強落實,因為蛋箱是每天進出不同蛋雞場,如未落實消毒,很容易帶來病毒交叉感染,非常危險。

民國60年代,我出國留學前曾在一家大蛋雞場做事,蛋箱收回來,十個有兩個不是原場的。那時我工作的蛋雞場算比較有規模、有規矩,還會把蛋箱放在小房子燻蒸。但是說到要去洗,該怎麼洗?運輸過程雞蛋難免破掉,破掉的液體乾掉,黏黏的很難洗,再加上蛋雞場蒼蠅非常多,那就是最嚴重的感染源,因為十個蛋箱有兩個是別人的,蒼蠅來蛋箱沾,這邊沾一沾,那邊沾一沾,飼料也沾一沾,就把病毒散播,蛋雞要不得病也很難。

有人說為何不讓運輸肉雞的籠子也用一次性,但狀況不一樣,因為肉雞是整批進出飼養,肉雞出清後就會全場消毒,蛋雞場則是每天有蛋箱出入,越頻繁風險越高。

台灣禽場與禽場距離近,蛋雞活動空間小,密度高,您認為在防疫上,蛋雞飼養環境有無需調整的地方?

籠飼這種環境很不好,無法調解冷熱,動物在熱的時候會趴在地面散熱,蛋雞在鐵絲網上沒有地可以貼,台灣很悶熱,禽舍應該要負壓通風,把水氣帶走,讓蒸發與散熱變好。

養雞協會曾調查全台蛋雞場,一個格子籠大部份養兩、三隻,算起來一隻空間約450幾平方公分,等於20×25公分,有一些是大籠子養五到八隻,每隻空間約300出頭平方公分,不過因為籠子大,相對可以伸縮活動。

因為太狹小時,雞隻容易互踩,雞的腳爪很利,常常踩到背部都沒有毛,被踩的雞驚嚇後跳起來,再踩到別隻雞,就這樣你踩我我踩你。從飼養理論上來看,環境好一點,長肉、生蛋都會比較好,不過也因此可能飼養成本較高,不能滿足現代人重視效率與產量的需求。但現在飼養環境與過去相比,疾病威脅變大,要想辦法改變動物品種、飼養管理方法,不能再用以前那一套了。

台灣地狹人稠,人車出入複雜,顧得了自己牧場,顧不了外面馬路,採用封閉式飼養更要落實各項生物安全細節等配套,因為一旦不小心讓病毒進去養殖環境,反而更危險。目前短期做法是讓禽場衛生習慣好一點,盡量減少外面帶來病毒的機會,不要讓人家參觀。飼料桶移到鄰近馬路、遠離禽舍的位置去,飼料再用管線輸送進來禽舍,因為飼料車到處跑不同的禽場運送飼料,很容易帶有不同禽場的病毒。因此養禽業者最好不要讓飼料車進場,而禽農進出禽舍要換鞋子,落實消毒,做好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