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農八部】農業教育須落實,從實務做中學

口述/ 陳龍木 採訪整理/ 陳韻晴 攝影/ 汪文豪

農友種苗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民間種苗公司,臺灣、中國、印度、東南亞與北美等地均設有據點。身為跨國農企業CEO,陳龍木非常重視人才培育,特別強調培養栽種基本功的重要性。他如何看待當前國內農業教育的問題?

台灣農業的競爭力在人才,人才如何培養,農業教育是關鍵!從事種苗研究,我這幾年來常苦口婆心地向政府建言,應積極研發耐熱、耐寒、耐旱、耐濕等抗逆境的作物品種,以解決未來因氣候變遷等現象造成的糧食短缺問題。

現在不只氣候熱得令萬物難耐,極端氣候也是異常劇烈,忽冷忽熱之下,我們必須研發「適應力超強的品種」,不怕冷、熱,甚至不怕水淹,能在水淹之後存活。灣農業的競爭力在人才,人才如何培養,農業教育是關鍵!從事種苗研究,我這幾年來常苦口婆心地向政府建言,應積極研發耐熱、耐寒、耐旱、耐濕等抗逆境的作物品種,以解決未來因氣候變遷等現象造成的糧食短缺問題。

但是除了研發抗逆境的品種,對農民來說,栽培能力更是基本功!農業教育的基礎就是要培養出「懂得如何栽培」的從業人員,例如談到種植瓜果,能種出作物本身應有的「植株健壯」、「果實肉色佳」;反之,萬一種出的植株孱弱,果實肉色不如預期,無法達到原有的優良特質,恐怕是栽培能力不足,也失去農業教育的本質。

我認為,農業教育的基礎在於農業實作知識,培養農民擁有正確、紮實的農業實作知識,才會種出每個作物各自該有的樣子,順利產出預期的結果。作物要能長得好,從提供適合的生長溫度、水分等照料環境,拿捏用藥的時機與份量,呵護果實外表,維持最佳賣相等,無不緊緊依賴作物生理而行,農業實作知識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強調實作,也要懂行銷與管理

農業學校應重視農業實作知識,不止要求學生背理論,學校課程也須力求「務實」,教導學生瞭解市場現況,符合市場需求做出貢獻,得以學以致用。當今社會變遷快速,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喜好變化值得研究,去瞭解「哪些蔬果當紅?消費者為何喜歡?」。例如飲食療法盛行,師生可著手研究蔬果的營養成分與保健效果,這些「做中學」所累積而來的成果將是一座「生活知識庫」,讓學生不再僵化於理論。

除了培養農業基礎知識,教導學生吃苦耐勞實作之外,農業學校可嘗試另外補充行銷及管理方面的課程。我發現許多農校學生雖然勤勞耕作不怕苦,但卻不懂得如何行銷自己的農作物,也鮮少接觸管理知識,因此對外不容易找到通路,對內則難以培養組織動能。我相當鼓勵農業領域的人才,不要只是懂得栽培作物,也應該積極進修其他能力,尤其學習組織管理,讓農業所學與行銷管理能力相輔相成。

我時常為員工舉辦進修活動,例如專業課程、學者講座等,時時充實員工的專業素養,並敦促他們學習新知,跟上社會脈動持續成長。另外,也提供外語進修補助,員工一旦外語檢定達到標準,就可享有外語津貼。對農友種苗而言,公司在世界各地設有據點,屬於跨國企業,員工兼備外語能力無疑是拓展版圖的一大利器。

我建議農校學生畢業之後,別忘了主動找機會進修,學習「組織管理」及「人文素養」,以備將來升任主管之需,有能力帶領團隊進步、壯大,追求更多發展。

從農要先追求價值,而非只問價格

臺灣以農立國,農業一向是國家的根本產業,雖然現代社會崇尚科技業為主流,但是絕對不能偏廢農業,你試想,如果有一天發生戰亂,「人可以沒有手機,卻不能沒有糧食」,到時候大家都在搶糧。

多數年輕人沒有意願從事農業,輕忽農業的重要性,家長們也憂心孩子當農夫會過得清苦而反對,「唯有讀書高」的觀念猶在,不少青年學子畢業後,總是嚮往白領工作,我覺得這種思維有些偏差,我們需要重新定位大家對農業的看法,建立正面的形象,重申農業的重要性。

我講求核心價值,可是年輕人找工作往往先看薪水,而忽略了工作的核心價值,我誠心呼籲「追求做事的價值,而非只問工作的價格」。

許多長輩會告訴下一代從農似乎沒有前景,導致青年離開農村到都市工作,其實我覺得當農民有很大的商機,只要找到好的品種,就大有可為,例如臺灣近年有人種植玉女小番茄,其甜度高、外皮薄、多汁,果肉細緻,廣受好評,1分地的收成營業總額曾高達1百萬元臺幣。

有次我到日本旅行,在當地百貨公司看到1顆洋香瓜標價1百萬元日幣,我想這顆洋香瓜一定受到無微不至的照料,高端市場的富豪應該會買單。我認為,農民找到優良品種,盡心盡力栽培作物,作出其特色賣點,加上賣相好看,價格自然上揚,利潤隨之而來。

如果你讀農校出身,卻仍很茫然不知道要種什麼,可以從你日常生活中切入發想靈感,例如喜歡吃西瓜,就從西瓜下手,認真研究西瓜,立志成為西瓜達人。或者,將作物分類,像是葉菜類、瓜類等營養價值高、需求量大的作物,從中選擇有興趣,又容易入門的品種開始試作。

記得「從基礎做起,漸漸深耕,不要輕言放棄」。當農民要當得稱職,必須用心精進知識與技術,努力做到別人無法做的,便能做出價值,也會得到應有的報酬。(原文刊載於豐年雜誌月刊2016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