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過後的省思 姜至剛:談食安,只講毒不講劑量,很糟糕!

文/ 林慧貞 攝影、繪圖/ 柯皓翔

從4月18日爆發戴奧辛雞蛋事件開始,消息一出人心惶惶,蛋價一週每公斤掉6元,創史上最大跌幅,不過戴奧辛是環境污染的產物,除了問「能不能吃蛋?」要遏止下一顆戴奧辛雞蛋出現,更該問的是環境出了什麼問題?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身兼社團法人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理事長,近幾年致力於食安教育,從前一波農藥延伸使用爭議,到這次戴奧辛雞蛋,他都站上第一線,用數據向媒體與大眾解釋化學物對人體的影響,他認為,要讓民眾對戴奧辛雞蛋的思考,從食安提升到環境層次,關鍵在於風險溝通和科普教育。

姜至剛從風險溝通的角度指出,議題發生時,政府向民眾解釋戴奧辛,除了說明毒量、後續處理措施,更該清楚揭露風險,闡述台灣人吃蛋的情形、解釋制訂食品標準的依據等等,「每個人都會接觸到毒性物質,但只講毒,不講劑量,是很糟糕的。」

為了讓消費者面對食安事件時,能夠有所本表達自己的意見,平常政府就要致力推廣科普教育,例如日本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平時會針對各種食安議題,系統性地舉辦講座、拍影片、製作投影片,加強大眾的科學知識。農傳媒用第一人稱方式,整理姜至剛從這次事件中看到的風險溝通問題。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

說明戴奧辛要用民眾懂的語言

戴奧辛是慢性毒性,具發育和生殖毒性,台灣在雞蛋的戴奧辛殘留標準是2.5皮克/克脂肪,事實上歐盟針對戴奧辛是用「週」去算容許量,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訂出的標準是每週容許量每公斤14皮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物專門委員會是用「月」去算,2002年暫定每月每公斤是70皮克。

這和早期講的標準每天1~4皮克不太一樣,因為戴奧辛可以累積,牽涉到複雜的代謝、吸收等,用週和月制訂是為了反應這個物質在體內的累積性。轉化成每天容許量約略是每公斤2.3皮克,但要強調,每日每星期每月累積才有這樣的風險。

之前我對媒體用每日戴奧辛容許量解釋,說明每天吃超過五顆蛋以上會超過容許量,其中有非常多簡化,可是在風險溝通過程中,講得太細節,一般民眾不易理解,所以我們只好這麼解釋,這樣方向也是對的,瑕不掩瑜。

溝通時拿出攝食量調查、說明科學極限,讓民眾有感

戴奧辛該不該害怕、需不需要擔心,當然要,只是要多害怕、多擔心?

我們利用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做的「國家攝食資料庫」,請團隊的技術長陳元孝博士,抓出不同年齡層攝食雞蛋的量,資料庫中有平均值和極端值,0~12歲的孩童每個月平均吃17顆蛋,多的吃到209顆,就是有小朋友很愛吃蛋,一天吃六、七顆。

這次驗出雞蛋的戴奧辛量是5.2皮克/克脂肪,我們用每顆雞蛋脂肪含量10%,每顆雞蛋60公克來算,乘以平均雞蛋攝食率(g/kg/month),算出如果吃下這些雞蛋,戴奧辛暴露量是多少。孩童的數值是每月每公斤大約21皮克,青少年(13~18歲)是14皮克、成人(19~64歲)7皮克、老年人(65歲以上)3皮克,而全世界容許量是每月每公斤70皮克,這樣一比,概念就出來了,依據國人現有雞蛋平均飲食習慣,戴奧辛暴露量是在全世界允許範圍內,這是科學評估,不是我自己講的。

不過若極端愛吃蛋的人,耐受量的確會超過每月每公斤70皮克,相對也有不吃蛋的人,所以只講毒,不講劑量,是很糟糕的,最毒的砒霜都入藥了,最不毒的水都有人水中毒死亡了,一定要回到科學講劑量。政府可以用攝食資料庫當評估資料,這樣才有所本,也能對外界溝通。

若食用遭汙染蛋品,孩童每月戴奧辛暴露量。

溝通時,說法稍微保守一點是可以接受的,很多以前無毒的物質現在被證實有毒,必須告訴民眾,所有評估都有極限、現在的依據是什麼。

但不能完全沒有憑據,假如有一根繩子能讓我們在評估中有所依靠,總比在水裡要沈下去好,重點是講清楚現在的結論是根據什麼而來,例如農委會根據人體安全攝取量(ADI)的80%,制訂農藥殘留容許量(MRL),80%根據是哪裡來的?為什麼不是ADI的5%?如果是全世界共識,那全世界根據什麼達成共識?

我沒有反對你這樣設,但我也沒有同意你這樣設,農委會要說清楚為什麼,否則設ADI的5%當然更好,可是會不會殺不死病蟲害?民眾能忍受隨之而來的災損嗎?都要考量進去,這就是風險溝通。

從食安層次提升到環境關懷

風險溝通要讓民眾有共識,沒什麼東西是無毒的,生活中很多環境都有戴奧辛,說明暴露量不是要民眾恐慌,也不是告訴民眾「別擔心,反正不差這一顆蛋」,而是要說明目前蛋被污染的階段,導引民眾往更重要的方向思考。

真正要關心的是戴奧辛雞蛋帶出的環境議題。說吃蛋沒問題,是指單純從蛋攝取的戴奧辛,可是國人戴奧辛暴露來源不是只有吃蛋,會不會有人平常工作,戴奧辛暴露量每月每公斤就達到68皮克,加上吃蛋增加了3皮克,加總起來就超過耐受量?這當然有可能。

而不吃蛋的人或許覺得這次事件跟自己沒關係,但他仍然會碰到戴奧辛,因為空氣、環境都有污染源。

所以這一顆毒雞蛋看出的是環境污染警訊,如何教育民眾轉為關心環境中的戴奧辛含量,例如讓廢輪胎、火力發電廠、焚化爐不要造成二次汙染,這是我們要去努力的地方。

從日常就要開始科普教育

很多事情需要靠教育,日本食品安全教育宣導委員會有專區,系列性針對民眾關心的食安議題,提出教育和說明影片,有一個案例讓我印象很深刻,主題是「食物放進冰箱的冷藏庫就ok了嗎?」講的是食物腐敗和保存期、細菌滋長,涵蓋生產到食用諸多議題,例如生產保存、懸浮微粒、寄生蟲、細菌生長的曲線、鹽分、水分,甚至如何洗抹布、砧板才能讓生菌數減少、生菜怎麼吃、食物加熱幾分鐘後的微生物滋長情形,非常貼近生活。

台灣有許多人想要在食安事件中發表自己的想法,資源是分散的,日本食品安全教育宣導委員會則是定期做各種食安議題推廣,而且是用講座形式,凝聚共識,然後錄影,做成影片和投影片,集中資源,已經做了400多場。

風險溝通的大師吳焜裕立委曾提到,風險溝通分三個階段,第一個叫做照顧的溝通(care communication),第二是共識的溝通(consensus communication),第三是危機處理(crisis communication)。平常的風險溝通是更重要的,可以培養民眾對關心的議題表達意見,不是一直講零檢出,而是有憑有據提出想法。

我常常說服食藥署,一年一週做兩場,一年就有104場,雖然要花時間、人力、金錢,可是相較於社會在那邊內耗、吵架,這些都是小錢。若有一個獨立的機構更好,只是陳述事實,不會讓民眾覺得政府偏袒哪一方。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