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農藝
人間條件
說故事的人
風土元素
相遇
農藝
Podcast
豐年社
關於我們
阡陌七十三年 豐年社農業故事
豐年大事紀
資訊揭露
聯絡我們
新聞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農藝
人間條件
說故事的人
風土元素
相遇
農藝
Podcast
豐年社
關於我們
阡陌七十三年 豐年社農業故事
豐年大事紀
資訊揭露
聯絡我們
首頁
專輯
【香蕉黃葉病】系列報導
【香蕉黃葉病】系列報導
農傳媒
20180917
facebook
line
twitter
這些年農業國家隊「台農發」成立,擁有悠長外銷歷史的香蕉,成國家首要點名外銷品項。但在萬眾矚目的背後,你可知道50多年前臺蕉外銷日本的巔峰之際,蕉園因染上無藥可醫的黃葉病,產量一落千丈,種植面積一度從5萬公頃降至9千公頃,成衝擊當時香蕉外銷的一大主因。
放眼國際,黃葉病也曾讓全球香蕉貿易產業大洗牌。20世紀初,原本流通世界的主要品種大麥克蕉(Gros Michel),生產重地拉丁美洲因染上黃葉病幾乎全毀,與臺蕉同主力品系的華蕉(Cavendish)因為對當年的黃葉病免疫,口味受市場喜愛又耐運輸,趁勢取而代之,步上全球商業香蕉品種的王位。
誰也料想不到,時間推進到20世紀末,華蕉也步上大麥克蕉的後塵,不僅臺蕉生產地受創,世界香蕉生產大國印度、菲律賓等也接連感染新型的黃葉病,目前全球僅剩拉丁美洲為最後淨土。
面對黃葉病重創臺灣、屢屢在全球蔓延,這些年來各地如何組織因應?臺灣的蕉農及台灣香蕉研究所又如何力挽狂瀾,從疫病中重新站起?農傳媒走入產地、一線研究單位,盤點國際資訊,帶你一步步了解衝擊全球香蕉產業一世紀的黃葉病。
專題報導
蕉瘟兇猛無蕉可吃?大麥克香蕉的啟示和香蕉DNA鑑定的應用/吳宗賢、趙淑妙
【臺灣農業向南走】走過半世紀的香蕉黃葉病 擴大健康蕉苗外銷成轉型契機
全球香蕉共抗黃葉病,招式盡出
那些年,全球香蕉貿易大洗牌
抗病種苗前進國際,台灣香蕉研究所今年成立衍生公司
對抗黃葉病:臺灣首創組培苗,蕉農從土壤摸出硬道理
你不可不看臺灣香蕉與病害搏鬥半世紀的連續劇—黃葉病
標籤
香蕉黃葉病
facebook
line
twitter
你可能會喜歡
【農土飛地】國土計畫法下臺灣農地滅失存亡大戰
農業部長陳駿季專訪:政府投資要使產業進步 首先精進農業資訊服務
【國宴食材產地】匯集全臺22縣市農產 2024總統就職國宴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