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推4章一Q,溯源真實性待確立

文/ 林宜潔 圖片提供/ 豐年社

2016年8月,行政院與教育部及農委會共同推動學校午餐優先選用國產可追溯性食材政策,簡稱「四章一Q」,目前有22個縣市陸續加入,但負責採購的業者和學校人員發現市面上的QR code良莠不一,有業者利用人頭申請QR code,貼在市場採購來的菜,還有農民自己沒種的蔬菜也申請QR code,不實標籤氾濫,讓廠商無從分辨,政府美意大打折扣。

二維條碼使用氾濫,溯源真實性待改進

「四章一Q」指的是具有產銷履歷、臺灣優良農產品CAS、吉園圃安全蔬果及有機農產品等標章,或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生鮮食材,其中生產追溯二維條碼標示QR code(以下簡稱Q),由生產者自主登錄於網路平台,消費者只要掃瞄器一掃,就能追溯食材生產端的生產資料。農糧署也積極輔導批發市場於現有交易場所設立溯源專區,希望以QR code建立完整食材供應鏈。

去年2月,新竹縣(市)、臺中市、臺南市、臺東縣及宜蘭縣等6個縣市優先試辦四章一Q,今年則擴大到22個縣市,受惠學童從試辦的15萬提升到171萬,不過相關業者和學校實際投入後,發現其中有不少問題尚待改進。

負責辦理臺南市學童營養午餐四章一Q供應平台的臺南市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黃良興質疑Q申請的把關制度。在辦理經驗中,他發現有些農民自己明明自己沒種的蔬菜也申請二維條碼,另外還有不少供應業者透過代採制度,利用不實農民申請的Q,貼於從市場採購來的蔬菜,造成不實的Q氾濫,讓廠商無從分辨。

黃良興表示,自己辦理的平台最後只好主動出擊,跟各產地的生產合作社及產銷班契作,同時要求對方使用Q。「這樣才能確保Q的正確性。」黃良興補充,真正要落實農產品品質的把關,雖然透過標章能獲得認證,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農民的榮譽感,讓農民願意對自己種的農產品負責,農產品質才可能獲得保障。

臺南市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黃良興出席學校午餐研討會時表示,對於Q的把關感到憂心。

生產身份不夠透明化

Q的編號依據不同申請身份,會有不同代碼,例如單一農民編號是01,產銷班為02,農場03,農民團體04,其中以01跟02最有公信力,03到04則因為是多數人集合,查不到最終來源,例如農場以法人身份登記上網後,菜可能來自旗下A、B、C農民,但Q最多只能追蹤到農場,難以得知種植的農民是誰。

生產資訊不夠透明,連帶影響學校使用四章一Q的信心。「像我們學校一定主要都是用01、02的,很少會用到03跟04,」完整落實四章ㄧQ的新竹市立香山高級中學營養師林秀珠直言,03跟04是不得已才使用。

新竹市立香山高級中學營養師林秀珠表示,Q的代碼有許多種,不好辨識食材來源。

農糧署表示,政策剛上路不久,可以預見因為資訊不穩定,大眾容易沒有信心。然而,針對Q的食材安全,農委會每個月都有抽驗,長期下來,還是希望透過Q來鼓勵農民自主性的管理,才會推廣Q的溯源機制。如果有發現抽驗不合格,會通知改正。如有冒用或仿冒等情形、或者經通知暫停或終止,仍繼續使用追溯條碼者,相關單位也會依刑法等法規追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