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社老兵:落實栽種登錄、運銷透明、產銷履歷,農產品產銷調節才能見效

口述/ 李念宜 資料整理/ 林宜潔 首圖攝影/ 謝佩穎

六月初國內香蕉出現產銷失衡,產地收購價格低落,經過農糧署啟動青蕉去化措施,以及南部地區遭受西南氣流與梅雨鋒面衝擊,產地收購價格又出現回升。

極端氣候出現頻繁,更容易發生產銷失衡,也挑戰農友、運銷組織與農政單位的調控能力。面對經常發生的香蕉價格劇烈高低起伏,該如何看待並思索可能的因應解決之道?

過去曾參與香蕉外銷三十多年的青果運銷合作社退休資深員工、現在返回宜蘭縣推動金柑產業轉型的李念宜,對於香蕉產銷調節有深入的觀察經驗分享,由農傳媒以第一人稱摘要整理呈現:

青果社退休員工李念宜現在返回宜蘭推動金柑產業轉型。(圖片提供/李念宜)

產銷失衡是常態,氣候異常更加劇嚴重性

我們要了解,臺灣經濟非常淺盤,農產品產量一有波動,就很容易導致產銷失衡,這可說是常態。

有人說今年香蕉產銷失衡是農民短視搶種造成,這個情形確實存在。蕉農絕大部分是「老農」,平均年齡約70歲,若推算他們當初投入農業應該是15歲到20歲,那是1960年代。當時的農業是「生產導向」,只要「有生產有產量就有錢賺」。這個觀念深植在這些蕉農的意識中。

去年香蕉價格好,自由市場自然導引他們走向種植香蕉,當時又有誰能準確預測今年會產銷失衡與價格下跌?更何況政府也沒有強制力可以去執行計畫產銷。

農業「靠天吃飯」,受天候影響大,全世界的農產品同樣都有產銷失衡的問題,只是幅度大小的差別。臺灣位於亞熱帶,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更大。加上近來全球氣候暖化異常,臺灣去年沒有颱風,加上春雨豐沛,夏季蔬果樣樣盛產,才導致問題變得更嚴重。

降低產銷失衡,從消費端、平台端與生產端著手

若要推動產銷均衡措施,我認為可從三個關鍵點著手:第一是消費端,第二是平台,第三則是生產端。

第一,必須提升消費結構。舉例來說,日本每個電視台、每週最少會介紹一次地方特產。讓消費者認識本地農產品,了解消費方法,最後達到實際的消費。另外,還要提升消費者的購買力,才能落實一分錢一分貨的品牌效果,確保產品應有的價格。

第二,拍賣平台須落實真正公開。目前除了臺北市、新北市的果菜批發市場拍賣作業被公認具有指標性,其他地區批發市場很少採行公開的拍賣作業,市場供需機制無法落實。當市場價格變動幅度越大,就越容易被中間商操控,對生產端和消費端都不利。目前看來,批發市場的價格變動幅度大部分都偏高,必須改善,才能有利於穩定產銷均衡。

第三,生產端必須穩定供需數量。大部分農產品,尤是果蔬類,具易腐性,除了少數能耐長期間貯藏的品項外,其他種植後的價格完全是由市場決定。

穩定供需三策略:登錄、契作、產銷履歷

至於要如何穩定生產端供需?我認為,第一要落實種植面積登錄,第二則是採取契作,第三則是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

第一、落實種植面積登錄。讓農民隨時向相關單位登錄種植項目,預估產期和產量,採收前隨時可以修正。類似的作法目前在畜牧業及水產養殖業似乎辦得還不錯,在果蔬類卻被認為擾民,難於推動。

第二、契作。青果社早期外銷香蕉就是採用保價契作,透過保證價格,掌握種植面積,達到控制產量的目的。這樣一來,生產者可以獲得價格保障,同時也要負起控制產量和供貨的責任。

青果社在政府取消香蕉產銷一元化政策後(編按:臺灣從1974年至2004年年底曾實施香蕉產銷一元化制度,指定青果社統籌辦理香蕉外銷業務,此項制度於2005年1月1日正式取消,開放自由出口),保價契作也沒有繼續辦理。而契作保證價格是要透過辦理每年生產成本調查,才能產生出訂定價格的依據。

第三、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這是政府促進消費端對生產端信任的措施。履歷登錄中,有各種農產品種植面積、產期與產量。如果生產端能長期、大量加入產銷履歷,政府就能利用這些大數據,推估各種農產品的產期、產量。

最後一項,蔬果老農參加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的人數其實不多,主要原因是老農不習慣農事記錄。他們不懂、不碰電腦,常說拿筆比拿鋤頭還重。

另外,農民參加農產品產銷履歷,需要另外負擔作業認證與產品藥檢的費用,這些費用其實背後涉及全民的共同利益,應該由政府來負擔。

如果政府的各項補助和救助措施,能針對有參加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的農民為優先,相信可以讓大多數的老農加入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的行列。

推動產銷履歷認證,透過大數據的掌握與分析,即能確實評斷各項農產品產期與產量,穩定產銷各供需。(攝影/林慧貞)

鼓勵農民加入產銷履歷,優先享有政策優惠

綜合來說,我認為面對農產品產銷失衡,長期應該從以下四個方向來著手預防。

第一、營利的經營導向。農民經營農業,就是為了營生、賺取利潤。當生產成本不斷提升,政府要實行以上的措施,幫助農民增加利潤,農民才會繼續經營下去,才可能產生永續農業。

第二、積極推動產銷履歷驗證。以雇工、補助、獎勵等方法,解決農民在產銷履歷驗證所面臨的農事記錄及記帳的問題。透過農事紀錄,一方面改進作業管理方式,另方面則可以透過記帳分析,尋求降低生產成本,創造利潤的方法。

第三、災害救助的區別。多年來,政府對有機、慣行、放任生產的補助和災害救助都是一視同仁。但是不同的生產方式,不僅成本差異很大,對農業的付出、貢獻也不同。去年已有修改的風聲,卻未見落實。

第四、政府對農業非資本投入的經費太少。生產運銷的基礎研究不夠,產業升級就沒辦法有效扎根,導致只能窮於應付產銷失衡。比如做好防颱準備,颱風來襲損失會減少。

農產品出現產銷失衡才外銷,是下策

以香蕉來說,過去50多年來,幾乎年年都發生產銷失衡,只是嚴重程度不同,政府事後因應的補助和救助措施是重點。我就以往因應的方法檢討如下:

第一、外銷是下策。當數量、價格和品質無法穩定控制,外銷船運、倉儲、加工、市場攤位都沒有事先作業,必然嚴重影響產品品質。因為進口地不會只有臺灣香蕉,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的香蕉,這樣一來,反而會擾亂進口地的市場流通和購買者的形象,影響臺灣香蕉品牌與之後的市場開發。

第二、加工是中策。這時要討論的是,加工業者臨時有儲藏空間、催熟設備和技術嗎?另外,要加工成什麼產品?能否先做初級加工品?加工品後續有沒有市場,會不會造成第二次滯銷,反而浪費加工費用?以上疑問若未找到解答,我認為加工反而是高風險的滯銷處理措施。

第三、促銷是中下策。消費者的胃納量有限,多吃香蕉的同時,其他水果的消費量反而會減少。以今年多樣果品都盛產的情況下,促銷的效果必然有限。

第四、去化廢棄是上策。

發生農產品滯銷後,由政府補貼農民生產成本進行廢棄才是上策。廢棄又可以分成採收前的廢棄,和採收後的廢棄。在採收前處理廢棄是上上策,可以節省採收費。據說今年4月香蕉曾有採收前廢棄的討論,後來因為有所顧慮而作罷,十分可惜。

廢棄的缺點則是,以往農民或處理者,曾發生虛報或者詐領補助款的情事,如何防弊也十分重要。

前陣子為了蕉價問題,農委會即特別針對香蕉施行去化格外品政策,此舉便成功穩住了香蕉產銷價格。(攝影/趙敏)

調整農業體質面對外來競爭

至於有部分農民期待將香蕉出口到中國可以解決問題,我認為這是下策,很難真正解決問題,因為中國福建、兩廣、海南島等南方地區已有大面積土地種植香蕉,他們有自己的行銷管道,想要臨時插隊,必定受到排擠。

另外,香蕉是平價農產品,還需要大量的倉儲空間,配合催熟加工設備,沒有這些前置作業的準備,很難臨時調度。

再者,消費端如果是一般市場,農產品賣價不高,利潤小,商人銷售意願低。如果要賣到都會區的超商,超商貨品攤位都要提前劃定,很難找到臨時攤位。

最後,中國華中、華北的沿海都會區,都是經濟已開發的市場,不是廉價傾銷市場,或許勉強接受少量品質高的香蕉,不可能接受數量多、品質不穩定的香蕉。

臺灣未來加入區域經貿組織,不排除面臨菲律賓香蕉進入臺灣內銷市場的可能性。面對跨國企業的挑戰,臺灣香蕉生產成本較高,不可能採用硬碰硬的價格競爭,只能採取品質競爭。

臺灣農產品如何區隔市場,找出消費偏好,提升競爭品質或者品牌印象,都需要高度的栽培技術配合,才能面對外來競爭。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