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本人愛不釋手的臺灣桂竹,如何打造出名揚中美洲的臺灣竹藝?

文/林慧貞

攝影/林慧貞

常看日本漫畫或電影的人對劍道一定不陌生,劍道是日本傳統文化,但鮮少人知道,許多日本竹劍來自臺灣,自1960年代末期竹劍製作技術傳進國內後,臺灣優良的桂竹品質和精湛手藝,技壓中國和東南亞低廉成本和原料,至今仍是日本人第一指定品牌,背後最大功臣是南投縣竹山鎮的老師傅,這個曾經有七成人口以竹為生的山城,不僅是日本竹劍搖籃,也是臺灣竹產業故鄉。

從竹山衍生的臺灣竹產業與竹藝發展,在1980年代末期也成為國合會援助中南美洲邦交國的項目,前往海地、瓜地馬拉與厄瓜多等國推廣,計畫目標從最初僅僅為「扶貧」,協助當地民眾提升所得,滿足日常所需的功能,向上提升,從育種竹苗、加工設計、銷售規劃,打造完整的竹產業鏈。(相關報導可見《光華雜誌》「國合會 竹藝援外」

臺灣桂竹韌性強,日本唯一指定竹劍原料

竹子生長迅速,3年就可利用,有「窮人的木頭」之稱,過往是臺灣重要的傳統產業,又以桂竹和孟宗竹為主。臺灣竹子產業始於日治時期,當時日本傳入了竹編工藝,國民政府來台後大力推廣竹產業,輔導設立竹工廠、機械貸款,竹山鎮擁有豐沛的竹子資源,加工廠一間一間開,業者甚至研發出最先進的自動製筷機,使得竹筷從傳統手工削製,進階成工業化產品,外銷中國、日本等等。

一位72歲的竹山鎮老師傅回憶,那時政府推廣家庭工廠,「竹山家家戶戶都在做,整隻竹子只剩葉子沒賣錢。」

整根竹子最值錢的部分,莫過於前端4到5尺長的竹劍原料了。日本人治臺時便知道臺灣的桂竹有韌性、不易斷,非常適合作為竹劍原料,1960年代末期,日本勞力成本上漲,看中臺灣低廉勞力和優質竹材,特地派師傅到臺灣傳授竹劍技術,1970年創立的竹育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當時眾多學習者之一。

臺灣桂竹品質好,是日本人心目中做竹劍第一選擇。

參與創辦階段的老師傅描述,民國70年代是工廠全盛時期,「以前趕貨趕到29暝(除夕)都來不及回家做粿!」那時日本是派三大最有名的師傅來教,即便後來因為臺灣人力成本上漲,部分廠商外移印尼發展,但品質都比不上臺灣桂竹做的竹劍。

另一位老師傅在一旁聽了許久也忍不住說,臺灣許多地方都有竹子,但唯有竹山是加工重鎮,新竹、苗栗的竹子都要送到竹山來,早期家家戶戶在房子前的埕搭塊棚子就開始加工了

當地竹子批發業者辜玠文表示,竹子前端4尺2(編按:1尺約30公分)品質最好,粗細最均勻,可以做竹劍。一台車約可載2萬8千斤到3萬斤竹子,其中做竹劍的重量僅15%,個個都是一時之選,外皮不能有嚴重的擦傷瑕疵,目前販售行情一斤約9元,佔了整體竹子利潤的4成。

黃金時期竹釣竿師傅月領6000元,勝過董事長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文章《南投縣竹山地區竹產業現狀困境與未來發展策略》記載,1980年是臺灣竹產業黃金年代,竹筍與竹製品創下高達1.17億美元的外匯,若涵蓋未登記的工廠,尖峰時期臺灣有超過2000家竹產製造工廠,其中60%在竹山鎮,當地原竹年產量全臺第一,佔28.6%,七成人口以竹維生。

讓竹山技藝名聞全球的不僅竹劍,早期竹山出產的竹製釣竿也曾站上世界舞台。現年70歲的王禎懋家裡即是做竹釣竿起家,7歲跟著父親學手藝,19歲那年就當上技術人員,那時正是竹山的竹產業起飛年代。

「我一個月月薪可以到6000元,那時普通公司的董事長也才領5000元。」提到這段歷史,王禎懋頓時顯得神采飛揚,他解釋,製作竹釣竿的原料是人面竹,竹節皺摺看起來像張人臉,屬於桂竹的一種,有彈性又堅韌,早期人面竹釣竿是許多歐美、日本人的最愛,後來才漸漸被碳纖維和其他材質釣竿取代。

王禎懋做竹製釣竿月進6000元,圖中就是它用來做竹釣竿的人面竹。

長期推廣竹藝的國立竹山高中美工科退休老師賴進益形容,50年前的物價低於現在20倍,一棟房不到10萬元,竹產業為當地帶來不計其數的就業機會和產值。

竹子全身上下都是寶,前端裁掉做竹劍後,中段可拿來當成香蕉樹支架,或製成竹籤、竹筷、建材、竹藝品加工原料,最尾端較細的部分可拿來做竹筒飯、豆菜作物棚架,細屑廢料還可當成堆肥。

竹子砍伐後需要裁切、燙煮去污、剖片等等,後端還要防腐、包裝、挑出劣質品,儘管現在已有機器代勞,但仍需大量人力揀選、搬運、操作,竹子加工廠總是人車來往交雜紛沓,挑選竹材的工人目不轉睛選出斷裂、過細的竹材,負責燙煮去污的工人冒著熱氣小心擦拭竹子,一根竹子撐起無數個家庭的經濟命脈。

竹產業需大量人力,為竹山人帶來不計其數的就業機會。

1980年代勞力成本上升,產業外移中國、東南亞

然而在1980年代臺灣工資上漲後,勞力密集的竹製品市場逐漸被中國和東南亞取代,竹山農民紛紛改種茶,工廠倒閉,年輕人出走,竹育股份有限公司員工蘇麗玲表示,5、60年代時竹山有7、8家竹劍工廠,現在只剩竹育和宏達公司專責做竹劍了。

一位仍在宏達竹劍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老師傅笑說,自己是因為怕退休閒不下來才繼續做,但也感嘆,這30年來,年輕人失業都跑出去了,「每年可能少個20人」,只剩外勞願意做。另一位原料廠老闆則直言,「轉行,談何容易?」雖然利潤微薄,但也只能守著老工廠,「賺自己的工(錢)。」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曾調查,竹材產量1967年達到高峰期1,787萬支(當時竹材單價較高,產值約新臺幣1.2億),急遽降至2004年僅57.4萬支 (產值約新臺幣400萬 元),可見其衰退情況。有能力的工廠紛紛將生產重心轉至中國或印尼,卻造就了惡性循環,1993年時,臺灣竹材進口量突然從以往的1萬公噸,暴增到2萬192公噸,根據《竹山鎮竹產業的技藝與記憶》一書推測,可能是業者外移中國後,將廉價竹藝品回銷臺灣。

臺灣勞力成本上漲後,不敵中國、東南亞廉價傾銷竹製品,工廠紛紛倒閉。

竹製品在經濟部統計處的工業生產統計年報中,和木竹製品一同並列計算,因此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不過林試所曾指出,2012年臺灣每年生產的竹材產值約1480萬,與全盛時期外銷1.17億美元外匯不可同日而語。

臺灣竹材有環境優勢,走高端市場拚振興

儘管臺灣竹子產業遭中國和東南亞瓜分,但許多業者還是看好臺灣竹子品質。竹育股份有限公司在1990年代將部分業務外移到中國,但原料仍堅持使用臺灣桂竹。

蘇麗玲表示,目前選用的竹材來自新竹縣竹東鎮附近山區,送到竹山的工廠初步處理、曝曬約三週後,再裝上貨櫃送去中國做最後加工,寧可付出高額運費,就是因為只有臺灣竹子品質能符合日本人需求。

蘇麗玲認為,打竹劍最重手感,中國竹子纖維不好,必定得使用臺灣竹子,「我們的氣候、環境有優勢,不能放棄這塊產業。」

竹子是獨特的在地產業,臺灣應珍惜環境優勢發展自己的特色產品。

隨著環保、深度旅遊風潮興起,近年竹山也有越來越多竹藝工作室對外推出DIY行程,串連在地餐飲、觀光業者規劃小旅行,希望為傳統技藝注入新活力。

林業試驗所研究員林裕仁長期關注竹山竹產業,他認為臺灣的竹產業人力成本高、機械化不足、運輸成本也高,勢必不能和中國、東南亞低價競爭,未來除推廣竹藝品,林試所正研發竹子奈米科技、竹粉、竹材纖維、竹材抽出物等等,應用在3D列印、服飾、食品、保健產業,區隔市場。

賴進益推動竹山竹子產業復興不遺餘力,他有感而發地說,業者為了生存將部分產線轉移到中國,希望未來能讓產業更蓬勃,推廣更多在地的竹材加工,重振竹山傳統文化。

(本文與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國產竹材產銷供應鏈建構與技術推廣計畫」 合作刊登、計畫執行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