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世代返鄉】小農春Spring Coop:服務設計X培力實踐為青年回農注入活水

企劃製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文、圖片提供/邱士倢
十個青農九個會跟你說,千萬別來從農!剩下一個是已坐擁資本及政商人脈的二代或三代農。為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創業逐夢的大餅畫得輕鬆,深入農村訪談農民才發現,身為「一代農」根本沒本錢單打獨鬥,「二、三代農」也得看長輩的臉色過活,當初自在當頭家的田園大夢幻化成一個個靠親朋好友人情支持勉強撐著,銷售停滯、曝光度低的小農品牌。有機與友善耕作支持系統薄弱,唯有打群架、團體戰的模式,如農機共享、共同品牌才能有效整合生產到銷售。

不打不相識!小農春Spring Coop策略聯盟品牌誕生

從個人英雄主義到團體意識,有許多要放下和收起的東西。以團隊創業說得容易,實際上卻充滿荊棘,從誰要當領頭羊、有人觀望有人All in、資金來源、利益分配到誰來執行,每個基點都一再挑戰團隊的基本價值與核心。能量尚未凝聚就無法創造出正向循環,創業大夢(商業登記)只要半天就能拿到,要實際建立夥伴關係才是真諦。經過漫長地溝通與持續調整,宜蘭員山有一群年輕人,便以永續共好的價值催生出「小農春」策略聯盟品牌,聚集有相同理念的有機或友善農民及相關推廣教育工作者,一起優化從生產到消費的體驗服務。

小農春依據夥伴所擁有的資源及職能特色,找到彼此可合作創新之處,如在宜蘭社區大學擔任專案經理的邱靖惠,本身嫻熟行政及客服,就負責接洽公司企業做客製化禮品與設計販售,目前小農春已聯合5位農民出品友善耕作米針對企業做販售;合作青農游勝淵,因其具備閒置空間並有意發展以農產為主題的教育體驗活動,小農春即協力修繕並活化,規劃該地成為「食農育成基地」,未來將開發工商團體旅遊及家庭日的在地遊學服務,朝向六級化邁進。

大型農機具動輒數百萬,沒爸可靠的一代農很難負擔得起,農機共享為單打獨鬥找出路。

青年回農別淪為口號,田野研究直搗農村核心

農村的致病癥結與需求,只有真正踩入田野者才知道。與之交融才發現,青農與社區、地方團體間的盤算與心結錯綜複雜、背負得壓力與責任讓團結創新窒礙難行。投身社區的青年身心俱疲地離開、投入百萬甚至千萬的青農無路可退,只得四處找尋補助和貸款。

農村要再生,就要有青年回留農村。田野研究是理解社會的重要方式,無論是累積至今盤根錯節的問題,或是隱藏其中能成為困境破口的資源。沒有一蹴可幾的策略,為了建立永續合作模式,小農春借鏡服務設計的概念,以農民為目標群眾(TA)利用訪談、觀察與參與爬梳其經驗與脈絡、界定各方角色及手裡握住的資源,逐步建立支持系統和網絡。再者,深入合作農民田區做生態調查釐清務農風格及實際生產現況、分析未來發展淺勢,更貼近翻轉與創新一些。

從專業陌生人到活得像當地人,田野研究是透過調查及訪談參透脈絡並嚴謹投入的基礎。

跨越生產與消費的鴻溝,引導青世代留農合作實踐

小農沒有經濟支持終究無法永續經營,農村再生又成為分頭搶補助的癡人說夢,真正貼近顧客心理、挖掘使用者需求才能創造滿意的服務並帶來收入。為了幫助深蹲土地的有機與友善農民更理解都市的消費者腦子在想些什麼,小農春亦串連珍宇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透過「宜蘭區域亮點暨跨域整合發展規劃」計畫,邀請長期在都市策劃舉辦食農教育工作坊的團隊——舞春食農工作室,來到農村與青農、社區居民分享針對消費者做食物與農業背後價值傳遞的創意及經驗。

活動策略特別以宜蘭友善耕作最大宗作物「米」、稻田轉作「大豆」國產雜糧復耕、園藝「療癒」與農村再生的雙贏方案、漢人及原住民傳統「野菜」採集文化的永續智慧、如何建立良好健康的農田「生態」系統等五項主題舉辦增能培力工作坊,用設計思考與體驗解構的模式帶領參加者共同討論學習、激發與消費者有效溝通的在地實踐發想與具體作為。

其中於系列活動中,小農春更安排由品米達人陳其農,帶著學員從米粒史、米品種、米賽事、米養分、米文化……等,說清楚關於「米」的來龍去脈,讓人更明瞭為何而食,以及一口飯所牽動的糧食主權、自然地景與文化傳承議題。同時,依照「生米觀察」與「米飯品評」兩部分,揀選4款宜蘭在地小農種植的好米:台中秈10、台中秈22、高雄145、高雄147,讓學員們做「品味」練習,讓人得以靜下心悉以五感細細品嘗,來自臺灣各地農業改良的努力及蘭陽平原的友善稻滋味。

農民可利用野花與綠籬製造田邊微棲地,如宜蘭常見蜜源植物水芹菜,其繖形花序吸引昆蟲來訪。

再以「園藝療癒」為例,從帶領學員理解園藝治療為何而做?到園藝治療與農村再生的關係,並設計活動讓學員們實際經驗並給予反饋,最後透過小組討論精煉學習的內容如何應用於農村解決在地議題及個人工作發展,整套結合問題導向學習法(PBL)的課程規劃,讓學員的思考大放異彩並落地於真實情境中。打破過往農村培力僅提供講述式、理論性課程,以在地為本的設計思考工作坊創造出學員更有建設性、行動力的學習成效與迴響。

下一步,培育農民成為食農種子老師X打造示範基地

食農教育(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是連結生產端與消費端、都市與鄉村,消弭食物、農業中的風險及資訊不對稱的轉化方法,而貼近自然及真食物的有機或友善農民在此翻轉浪頭上,恰巧就成為傳遞生態與永續價值的不二人選。小農春的下一步,將研發以農村為底蘊的食農教育教材、規劃系統性的食農種子老師培訓課程,並打造可落地呈現食農教育內涵的示範基地,吆喝更多對生態環境、人本教育有興趣的農民,持續在臺灣這片土地引動正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