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X影響力】從Wildscreen影展,透視當代自然攝影師的心路歷程

文/顏寧 首圖提供/Wildscreen Festival
今年十月,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前往英國布里斯托,參加全球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自然生態紀錄片Wildscreen影展。本文將介紹野望團隊在影展期間,參與多場頂尖攝影師無私分享現場拍攝的經驗談,包含女性攝影師在田野的心路歷程,以及親身投入瑞士山貓保育與野放計畫所經歷的奇幻旅程。

攝影師的性別挑戰

身材高眺、頂著一頭淡金色長髮,出身瑞典、獲數項國際攝影大獎的Christina Karliczek Skoglund,直率道出她為職場遭遇的不平等而感到憤憤不平:「明明同樣是攝影師,當我背著腳架和攝影器材時,旁人的竊竊私語總是讓我無法置之不理。『欸,為什麼那裡有個女人帶著腳架啊?』或是『咦,為什麼有個女人會出現在這裡啊?』我們不是為了得到別人幫助才來做的,我們就是在做我們的工作。」

在場的攝影師們紛紛表示,許多人都有面試時被問到「你結婚以後還會繼續工作嗎?」或是「你有小孩之後會繼續工作嗎?」的經驗。但對男性而言,可能不會有任何人曾經受到這樣的質疑。在BBC工作23年、製作執導超過二十部以上金獎影片的執行製作人Vanessa Berlowitz不服輸的說,「女性永遠必須比男性更加努力,雖然我很想朝比較能發揮藝術才能的導演領域發展,但我永遠都必須證明我在技術上是可靠的、這些器材我都會操作,好像唯有如此,我才有資格往下一個階段前進。」

資深攝影師Gail Jenkinson說道,我有時也會困惑,外面的人常常聽到我們在野外拍攝,第一反應都是「身為女人,你這樣好辛苦喔」,或認為我們是多麼堅強的人,才有辦法克服重重困難。但其實,真的沒有那麼艱難,我們面對的跟男人們是一樣的環境,這就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這份工作需要有人來做,而我可以做得很好,如此而己。

數位頂尖的女性自然田野攝影師,特別應邀於影展期間,開設座談會與聽眾們分享工作以來的心路歷程。(圖片提供/Wildscreen Festival)

不過,在座頂尖的女性攝影師們也一致表示,近年許多製作公司對性別平衡越來越重視,甚至一併檢討過去大衛艾登堡長期作為BBC「專業、無可取代」生態紀錄片旁白的唯一選擇,她們期盼在各種領域裡,從攝影、導演、製作到旁白等,都能看見更多女性投入在各式的專業工作。

意外開啟瑞法愛恨矛盾的山貓

以偽裝相機陷阱自動拍攝山貓(備註)的法國攝影師羅宏.若司朗(Laurent Geslin),長期投入山貓野放的追蹤與復育工作。過去歐洲山貓曾經活躍於歐洲許多地方,但因人類的獵捕而很快絕跡。瑞士、奧地利和德國都成功復育並重新將山貓引回山野,但盜獵仍威脅這些迷人大貓的性命。

70年代,瑞士政府在阿爾卑斯山系中的侏羅山,祕密啟動野放山貓的計畫。在那之前,受到棲地減少、缺乏獵物以致難以狩獵等因素,瑞士最後一次在野外目睹山貓的紀錄是1904年。重新引入掠食物種是歐洲近來爭議不斷的保育話題,尤其山貓絕佳的狩獵技巧,也帶來野生動物與人類的衝突。山貓的引入改變了小型動物的行為,牠們變得更機警,使得獵人更難打到歐洲狍或岩羚羊。獵人因此視山貓為眼中釘,法國野放的山貓就沒一隻成功存活,當地NGO將之歸咎於盜獵造成的結果。不過,有些地方也傳出山貓族群量趨向穩定的好消息,英國保育團體正在討論,在山貓在英格蘭消失超過一千年後,重新引回山貓的可能性。重新引入能幫助穩定英國的自然生態系,控制過度繁衍的鹿群和貂,效果就像其他國家重新引回狼群,連帶復甦森林與其他物種。

山貓的每一張照片,事實上都是得來不易。(圖片來源/http://www.laurent-geslin.com/wild-european-lynx/

若司朗打趣談到,瑞士能成功野放山貓的祕訣在於「我們不告訴任何人!」。若司朗擅長在山貓經常出入與停留標示領域的路徑和環境中架設相機陷阱,一有動作就能觸動相機拍照。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困難重重,每張美照都得來不易。他有個相機設在山貓常經過的水潭旁,好處是也能拍到其他來喝水或洗澡的小動物。觀眾們看到鳥兒、小鹿和黃鼠狼的喝水照不禁泛出微笑;再來一張,則是所有人倒吸一口氣的完美山貓出浴圖。不過,若司朗笑稱「要是都這麼順利大家都可以當攝影師了」,有時水坑積水太多,動物洗澡洗得太開心,接下來就是鏡頭全布滿泥斑,即使之後還有山貓來,也只能拍到朦朧美。

有時候,雪下太大也會觸發相機,幾天後檢查相機時發現有九成都是雪花紛飛,最後是大雪完全掩蓋相機鏡頭,看了除了心寒只有心寒。若司朗半開玩笑說,在推出這本《山貓與我們》的攝影集後,他還打算出一本《全世界只剩下雪》。雖然這麼說,他還是成功拍到山貓冒雪來喝水,聽到相機快門聲,襯著暗夜點點雪花背景,山貓踏在雪地裡抬頭直視鏡頭的萌照。

IFrame由羅宏.若司朗所拍攝的山貓紀錄短片。(影片來源/http://www.laurent-geslin.com/videos/)

若司朗也提到,現代攝影器材的普遍化,許多人只要具備一定資金,都能入手高檔相機。但是,這些自稱攝影師的民眾,許多追求的是拍攝數量稀少、難以目睹、或生活在極端環境的生物,而不一定了解動物行為、當局保育手段,以及願意克制親近動物的欲望。若司朗表示,更難的是,在山貓復育的新聞公佈後,要如何婉拒那些身懷巨款、不惜重金,只為拍得山貓英姿的業餘攝影師。他自己就曾經面對帶著數萬歐元來,聲稱已拍過北極熊、虎鯨、非洲獅等的牙醫師,「現在只差山貓了」,要求一親山貓芳澤。過去長年追蹤山貓、深刻了解山貓習性的若司朗,在偶然一瞥山貓後,能立即備好器材,安靜躲入偽裝帳等待山貓。但近來若司朗常被不明究理的業餘攝影師跟蹤,當山貓嗅出人類味道或聽到人聲時,很容易被驚嚇逃跑,顯見未來野生動物與人類的衝突將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課題。


備註:歐洲山貓(Lynx lynx),又名猞猁、山貓。猞猁屬(Lynx)有四種,分別是:歐亞猞猁(Lynx lynx)、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南歐猞猁(Lynx pardinus),與短尾貓(Lynx rufus)。台灣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沖繩西表島的山貓則屬於石虎屬。

延伸閱讀

【影像X影響力】用故事傳播希望:英國Wildscreen影展

【影像X影響力】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 眼中的藍色星球

【影像X影響力】深入BBC自然史部門,發掘BBC如何打造高影響力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