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案例兩年降近5成,農委會加強H5N2防疫工作

文/郭琇真 首圖攝影/謝佩穎

臺灣曾出現過H5N2、H5N3、H5N6、H5N8等不同禽流感病毒株,4年前全臺禽場爆發大規模禽流感疫情,整體產值重創超過60億。2017年2月花蓮某鵝場首度驗出可禽傳人的H5N6,促使農委會強制全臺鴨子屠宰前需進行病毒檢測等多項防疫措施,經多年努力,農委會23日對外宣布已清除H5N3、H5N8、H5N6亞型高病原禽流感病毒,獨剩H5N2仍未清除,且這兩年禽流感爆發案例也大幅降低46%。

鴨子屠宰前需篩檢,防疫奏效

為防堵禽流感疫情擴大,農委會去年起強制要求全臺鴨子上市前,需全面篩選病毒。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此法奏效,自從2017年3月7日再度有禽場確認感染H5N6之後,至今一年多來未有禽場再度爆發同樣的疫情,確定H5N6在臺灣環境中已經不存在。後續也確認已沒有禽場再爆發H5N3、H5N8疫情。

黃金城解釋,環境中存在的病毒濃度降低,爆發的案例就會減少,4年前為何會同一時間爆發1000多場禽流感案例,就是因為病毒存在於會保毒的鴨子、種雞場和蛋雞場,因為一直沒處理,當鵝、土雞或沒有抗體的雞感染到時,就很容易發病。

據農委會資料顯示,2017年確診高病原性禽流感高達182例,總計撲殺超過百萬隻家禽,去年確診案例剩98例,案例大幅降低46%。黃金城再補充,每年1、2月通常是禽流感疫情的爆發高峰期,去年1月爆發疫情的禽場有32例,今年1月截至23日為止,爆發疫情的禽場只剩2例,顯見禽流感傳播的風險有顯著降低。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坦言,剩下的H5N2是所有禽流感病毒中最難清除的。(攝影/郭琇真)

大數據監控結合防疫作為

除此之外,去年11月農委會成立「禽流感防控研究中心」,首度依照禽場飼養密度、水禽飼養密度等資料,分析全臺禽流感疫情爆發高風險區集中在雲林和屏東兩地,其中雲林以東勢鄉、四湖鄉、麥寮鄉、臺西鄉和褒忠鄉為最高峰,黃金城說,這些預測後來確定和爆發場所在地完全吻合,結果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農委會也依據這些高風險區域加強防疫工作,除了鴨子屠宰前強制進行病毒檢測外,每個月會針對高風險區檢驗60場土雞場,同時還參考研究中心的分析,將近年曾檢出禽流感病毒的高風險候鳥棲息濕地,包含宜蘭時潮濕地、嘉義鰲鼓溼地、高雄茄萣濕地、臺南鹽田和四草濕地,其周邊半徑5公里內的禽場通通列入,加強監測。

禽流感防控研究中心結合數據資料分析的高風險區塊。(圖片提供/農委會)

H5N2難清除 可望先從蛋種雞場著手

黃金城坦言,剩下的H5N2是所有禽流感病毒中最難清除的,這病毒長期存在於鴨場、蛋雞場和蛋種雞場,其中全臺蛋雞場平均約有50%到60%的抗體陽性現象。顯示全臺有一半蛋雞曾經感染過H5N2。

黃金城說,臺灣蛋雞場大多採老、中、青三代混合飼養,H5N2病毒在這些環境裡面是呈現循環狀況,很難要求每一場都做病毒篩選,驗出病毒就撲殺,所以這塊非常難處理,目前較有可能會是蛋種雞場,雖然也是老中青三代混養,不過抗體陽性率只有20%到30%,未來農委會考慮可先從蛋種雞著手,要求每場進行病毒篩選,逐步把病毒清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