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三》: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甘藷篇(上)

科學化的田間施作方式,不僅有助於產量增加,還能提升土壤固碳潛力。(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科學化的田間施作方式,不僅有助於產量增加,還能提升土壤固碳潛力。(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文╱黃裕銘 英國牛津大學植物科學系博士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升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將分別就水田作物水稻、根莖類作物甘藷、雜糧作物玉米與園藝作物番石榴進行說明,本篇為甘藷篇(上)。

主要糧食作物,如小麥、稻米、玉米、大豆等,是全球糧食生產的支柱。這些作物具有巨大的固碳潛力,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將碳儲存於植物體內和土壤中。

土壤是全世界最大的碳匯,與碳儲存和碳循環密切相關。土壤中的有機碳是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植物殘體、有機質肥料、微生物等有機物質來源,經土壤礦物質及土壤微生物的交互作用進行腐質化,為穩定性高的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碳在土壤中可以長期儲存,有助於固定碳,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科學化的田間施作方式不僅可以因使用適當肥料種類及量,降低肥料消耗所造成的碳排,對於增加碳儲存、在土壤中轉化為碳匯至關重要。實踐可持續性的農耕技術和高產能糧食栽培,不僅能夠滿足養分來源需求、確保糧食安全,還有助於提高土壤碳儲存能力,因應氣候變遷下的環境挑戰。

可食用能源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針對主要糧食的固碳潛能,O’Sullivan et al.(1997)分析幾種糧食作物的每公頃土地生產能源、蛋白質及其他養分資料,以評估主要糧食作物的固碳潛能(表一)。資料顯示光合作用生產可食用能源產量最高為馬鈴薯及甘藷,遠高於其他作物,再來依序為香蕉>玉米>木薯>小麥>米>高粱;蛋白質產量則以高粱及小麥最高,再來依序為馬鈴薯=玉米>米>甘藷>香蕉>木薯;鈣含量則以甘藷及木薯遠高於其他作物,然後依序為馬鈴薯>小麥=香蕉>米=玉米>高粱;鐵含量則以米遠低於其他糧食,甘藷的鐵含量是米的50倍。甘藷、木薯、高粱比較可以生長在貧瘠地區且耐旱。

一般根類作物產品營養價值低於穀類作物,然而由比較表可知甘藷的蛋白質和米的蛋白質相當,且其所含鈣、鐵、及維生素含量較高。胡蘿蔔素是原維生素A,Woolfe(1992)研究指出,黃色甘藷到橘色甘藷所含原維生素A量只有胡蘿蔔可相比。甘藷嫩葉梢含有高量蛋白質(約20%乾物重)且含有高量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葉酸。Constantin et al.(1984)提出氮肥用量和乾物重、類胡蘿蔔素及蛋白質濃度有直線正相關。 等重量的糙米熱量是甘藷的3倍,碳水化合物值是甘藷的4倍,蛋白質是甘藷的5倍。甘藷用水煮的GI值最低,且煮越久抗性澱粉越多,如水煮30分鐘其GI值為46,水煮8分鐘GI值61。烘烤甘藷會破壞抗性澱粉所以GI值最高,其次是炸的甘藷,最低是用水煮。整體養分評估,甘藷是相當好的糧食作物。

根據整體養分評估,甘藷是相當好的糧食作物。
根據整體養分評估,甘藷是相當好的糧食作物。
註1:可食用能源產量是衡量可供食用的能源指標。通常以不同的能量單位來表示,例如千卡(千卡路里)或焦耳(Joules),通常也包括面積單位和時間單位,以表示產量在單位時間內每單位面積的可食用能源量。MJ/ha/d表示每天每公頃的能源產量,通常用於農業和生態學領域,以衡量農作物或生物質資源在特定區域和時間內所產生的能源產量。
註2:橘色品種的甘藷,類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製表/余孟馨)
註1:可食用能源產量是衡量可供食用的能源指標。通常以不同的能量單位來表示,例如千卡(千卡路里)或焦耳(Joules),通常也包括面積單位和時間單位,以表示產量在單位時間內每單位面積的可食用能源量。MJ/ha/d表示每天每公頃的能源產量,通常用於農業和生態學領域,以衡量農作物或生物質資源在特定區域和時間內所產生的能源產量。
註2:橘色品種的甘藷,類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製表/余孟馨)

甘藷特性及產量潛能

甘藷起源於熱帶美洲,多年生雙子葉植物,為茄目旋花科。食用甘藷主要可分為甜食及糧食。熱帶地區以糧食型態為主,多為白、紅或紫肉甘藷品種,非洲地區偏好黃肉品種;美國地區偏好橘肉甘藷品種,其具有高甜分、低乾物質的特性,通常作佐料及甜點食用。臺灣學者針對甘藷加工利用,按照塊根含糖量多寡區分為三類:(一)少量的果糖、葡萄糖;多量的麥芽糖,適用於蒸煮、烘烤;(二)極少量的麥芽糖,適用於低甜度加工品或原料;(三)多量的果糖、葡萄糖,低溫下口感會更甜,適用於加工後冷藏製品。

國際馬鈴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保有6,500種甘藷基因,包括野生、傳統及改良品種。臺灣目前推廣的高產能優良品種,包含「台農57號」、「台農64號」、「台農66號」、「台農67號」、「台農68號」、「台農69號」、「桃園1號」等;葉菜甘藷品種「台農71號」,於2007年育成臺灣第一個紫肉甘藷品種「台農73號」。

甘藷產量潛能可達80~100公噸/公頃,但根據研究,即使是位於東爪哇島上最優秀的農民,甘藷產量僅落在30~50公噸/公頃,而全世界平均甘藷產量僅13公噸/公頃。Villargarcia(1996)研究指出,甘藷對氮肥反應產量受基因型及環境變因影響大。賴永昌及黃哲倫(2012)於《甘藷健康管理技術暨操作手冊》中提出,甘藷在貧瘠及酸鹼度低的土壤中,仍有相當的產量。種植4~5個月的生育期之後,每公頃即有20公噸的鮮藷產量,相當於6公噸的乾物產量,尚且不包括地上部的莖葉生產量。經統計,台農57號產量約43公噸/公頃;台農66號產量約41.1公噸/公頃;「台農72號」產量約32.5公噸/公頃;台農紫肉73號產量約30公噸/公頃。其中,台農57號產量可達62公噸/公頃。

甘藷即使在貧瘠及酸鹼度低的土壤中,仍有相當的產量。(圖片提供/莊溪-認識植物網站)
甘藷即使在貧瘠及酸鹼度低的土壤中,仍有相當的產量。(圖片提供/莊溪-認識植物網站)

甘藷的生長週期與種植環境

•甘藷的生長週期

由阡插苗到移植約2~5天,由種植到形成儲存根(甘藷)約5~8週,儲存根形成到進入採收,約12~17週,採收期最多4週。澳洲研究建議種植農田工作時程:於20週前耕犁,有必要時調整肥力及pH值,種植綠肥作物;10~12週前,割掉綠肥,敷蓋表土;8週前,進行土壤取樣分析;6週前,將綠肥犁入土壤促進分解;2~4週前有必要時再耕犁一次,此時做畦;0~1週前,有必要時施基肥並做好畦;0週實行種植。建議之種植密度為行距120公分,株距30公分,25,000~30,000苗/公頃。 澳洲研究指出,前2年沒有種植過甘藷的農田為佳,但也要避免荒廢、雜草蔓生、嚴重沖蝕或線蟲密度高的農田,若有甘藷鏈黴菌(Streptomyces ipomoea)則需相隔超過5年才能栽種,也需要注意殺草劑的問題。不過臺灣種植甘藷的農田多數和水稻輪作,資料顯示臺灣農田每年種植地瓜不會有問題(表二)。

•種植甘藷的土壤條件

•土壤pH值:根據北卡大學研究,甘藷可種植於pH值4.5~7.5的土壤,最適合範圍為pH值5.8~6.2;根據張銘文(2022)研究,甘藷適合栽種於土壤pH值5.2~6.7之間;Learner提出適合土壤pH值5.6~6.5,土壤pH值趨中性範圍容易感染病害;Franklin和Moore(2002)提出適合土壤pH值為5.8~6.5。如果土壤太酸需要施用石灰時需於種植前幾個月施用,若鎂含量低可用苦土石灰,不過臺灣大多數土壤有效性鎂濃度已偏高。

•土壤質地:土壤排水不良會降低產量。浸水的情況下,某些敏感品種甘藷會酸掉(塊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或產生水泡。排水良好的細砂土或黏壤為佳,而輕壤土產出的甘藷型態比黏土好。國外學者提出高有機質土壤亦有降低產量的情況,太肥沃的土壤可能導致地瓜的藤蔓生長過剩;然而粗深砂土的肥力一般較差且容易缺水,需要多注意灌溉及施肥。

•土壤有機質:國內往往會提土壤深厚且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較有利於塊根的形成和肥大。

•犁底層:會抑制生長且造成甘藷外露,容易受象鼻蟲危害。

•溫度: 甘藷適合生長溫度在24~30℃,低於15℃將影響生長及甘藷的形成,忌霜害。

•水質要求:土壤質地越黏重水質電導度要越低,砂質土壤、壤土、黏質土,電導度上限分別為3、1.7、1.0dS/m。

•土壤保水力:了解不同質地土壤有效保水深度(表三),推算合理灌溉水量,可避免過多水分影響生長及塊根的健康度。

推算合理灌溉水量,可避免過多水分影響甘藷生長及甘藷塊根的健康度。(攝影/戴靜宜)
推算合理灌溉水量,可避免過多水分影響甘藷生長及甘藷塊根的健康度。(攝影/戴靜宜)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合作,試驗以節水管路灌溉栽培旱作甘藷(地瓜)台農66號,相較傳統溝灌栽培,可節省用水約7.5%,但因搭配甘藷生育期準確給水,每公頃產量反而提升2,300公斤,增產約8%。(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合作,試驗以節水管路灌溉栽培旱作甘藷(地瓜)台農66號,相較傳統溝灌栽培,可節省用水約7.5%,但因搭配甘藷生育期準確給水,每公頃產量反而提升2,300公斤,增產約8%。(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甘藷剩餘材料(藤) 對提高土壤有機質的潛能

前面幾篇有說明旱田對提高土壤碳存的潛能低於水田,且和作物殘體的木質素含量有關。Uwamahoro et al.(2023)報告提出,快速分解的植物殘體混入土壤,降低了土壤碳存潛能,是美國東南地區低土壤有機碳的重要原因。他們研究豇豆、筍瓜、甘藷、番茄殘體碳含量及在兩種土壤中30天的分解。這些作物殘體的平均碳含量為304~437g/kg;甘藷殘體碳含量可分解碳最高19.4g/kg;番茄最低15.9g/kg;筍瓜殘體分解速率最高k值0.106g/day,主要可由其低碳氮比印證。

其分析資料顯示豇豆、筍瓜、甘藷及番茄殘體有機碳含量分別為41.0~42.8%、28.1~32.3%、39.0~42.7%、43.1~44.0%,有機氮含量分別為2.2~2.6%、3.7~4.6%、2.2~2.4%、2.7~3.6%, 其碳氮比15.5~19.1、6.12~8.8、16.3~19.4及12.0~16.5。顯示這些植物殘體可以直接回歸農田作為綠肥。

He et al.(2017)分析甘藷藤有機成分纖維素17.7±1.5wt.、半纖維素4.0±1.4wt.、木質素17.2±1.0wt.、灰分1.5±0.3wt.及水分8.5±0.5wt。Wang et al.(2015)裂解甘藷藤(sweet potato vine, SPV)分析其有機成分,結果SPV的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及抽出物含量分別為7.85、33.01、12.25、37.12%(w/w)。裂解溫度350°C、400°C、500°C下其生物油、糖含量分別為8.76、13.97、9.19%(w/w)。相對於以前禾本科作物資料顯示,甘藷的木質素含量相對低很多。

甘藷作為食物及飼料的成分狀況

Zereu et al.(2014)研究2種早熟及2種中熟品種甘藷其藤及藤各組織(葉片、葉柄、莖)及塊根的化學組成及消化性,結果顯示藤及藤的葉片、葉柄、及莖等不同組織間的化學組成分及消化性有顯著差異。

4種品種甘藷葉片粗蛋白20.5~28.4%,中性清潔劑洗纖維(NDF)25.3~30.7%,消化率87.5~90.7%;葉柄粗蛋白7.7~7.9%,中性清潔劑洗纖維27.8~29.4%,消化率91.4~93.4%;莖粗蛋白8.2~10.9%,中性清潔劑洗纖維37.5~40.4%,消化率74.4~78.2;藤粗蛋白15.5~18.7%,中性清潔劑洗纖維31.4~38.3%,消化率83.1~86.3%;塊根粗蛋白6.3~7.7%,中性清潔劑洗纖維6.0~7.2%,消化率94.3~94.9%。從研究數據可以發現,不論是葉片、葉柄、莖,甘藷皆呈現高消化率,可見甘藷為何能夠在傳統上,作為人類主要糧食及動物飼料的主要選項(按:NDF指不溶於中性清潔劑的植物細胞壁,為不易消化的纖維素)。

近年來,甘藷塊根作為健康食品,受到消費者喜愛,台農57號的烤甘藷便是便利商店的熱門商品。

台農57號產量高,適合各式料理,已然成為黃肉地瓜的代名詞。(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台農57號產量高,適合各式料理,已然成為黃肉地瓜的代名詞。(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甘藷藤作為青貯的材料

Monteiro et al.(2007)指出甘藷藤含有相對較高的粗蛋白含量及醱酵容量。Loures et al.(2005)認為水分含量25~30%範圍所製作的青貯品質較高;Freitas et al.,(2006)甘藷藤萎凋到水分含量25~30%時是作為青貯材料的理想材料。

Pedrosa et al.(2015)研究15種甘藷(BD-31TO、BD-26、BD-13、BD-17、BD-22、BD-24、BD-54、BD-56、BD-69、BD-43、BD-44、BD-46、BD-52、BD-35、Brazl ndia)萎凋藤作為動物青貯選擇。經青貯處理190天,測定青貯及原藤之乾物重、粗蛋白、中及酸性清潔劑洗纖維、木質素、灰、可溶碳水化合物、藤的緩衝及醱酵容量、青貯pH,結果顯示其中BD-13、BD-17、BD-54、BD-56、BD-43、BD-44、BD-46、BD-52等8品種具中到高之鮮重及乾重產量。BD-26、BD-13、BD-56、BD-46、BD-35及Brazl ndia等6品種作為動物飼料食品成分(bromatological composition),尤其BD-56品種最適合做為青貯生產。

15個品種甘藷藤,粗蛋白含量101~131g/kg DW,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78~143g/kg DW,中性清潔劑洗纖維含量437~487g/kg DW,酸性清潔劑洗纖維含量314~388g/kg DW,木質素含量96~160g/kg DW,灰分含量64~89g/kg DW,醱酵性容量30.4~54.1%。BD-31TO、BD-26、BD-22、BD-24、BD-54、BD-56、BD69、BD-43、Brazl ndia等9品種具高的醱酵性容量。

甘藷塊根、藤均有作為青貯材料的潛力,推動農牧循環。(資料來源/畜試所)
甘藷塊根、藤均有作為青貯材料的潛力,推動農牧循環。(資料來源/畜試所)

甘藷藤回歸農田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甘藷藤為動物高消化率食物,具有高礦物養分。其高消化率,顯示其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也快,因此殘體回歸農田若沒注意用量以及時間,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Walker and Jenkins(1986)盆栽研究採複因子設計,2個甘藷品種、2種植體(藤或塊根)及兩種植體狀態(乾燥或冰凍後乾燥)。植體和沙混和添加2.7%(w/w)甘藷藤後種植甘薯57天對甘藷及豇豆生長具負面的影響。

植後57天Jewel品種乾物重在添加藤、塊根處理分別降低32及74%,對Centennial品種則分別降低18%及73%。乾燥藤沒有顯著抑制效應,Centennial藤經冰凍再乾燥處理則降低Centennial藤的鮮重及乾重。藤、塊根對Brown crowder豇豆乾物重則分別降低79%及91%。添加殘體的處理豇豆幾乎沒有根瘤菌根瘤。發現添加植物殘體處理其土壤淋洗液pH降低1.4~2.0單位。

Walker et al.(1989)盆栽試驗研究在粗矽砂或砏質壤土添加乾泥炭苔、豇豆藤、甘藷藤、或甘藷根1.67%(w/w)對Centennial甘藷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甘藷藤及根對甘藷乾物重有抑制現象。添加甘藷殘體處理降低甘藷藤的鈣、鎂、及硫濃度。植體分析顯示添加甘藷殘體降低指標作物(Centennial甘藷)磷、鉀、鈣、鎂、硫、鋅、硼、銅的吸收。植體鈣、鎂及硫和指標甘藷生長有顯著相關性。

甘藷藤殘體回歸農田,可能對後續栽培產生抑制現象等負面影響,需注意用量及時間。(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甘藷藤殘體回歸農田,可能對後續栽培產生抑制現象等負面影響,需注意用量及時間。(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耕犁方式對甘藷產量的影響

Agbede and Adekiya(2011)進行3年(2006、2007、2008)田間研究耕犁方式(手工清地及傳統耕犁) 及使用雞糞廄肥(0、5、10、15公噸/公頃)對甘藷產量的影響。傳統耕犁產量比手工清地產量以年分別高出62%、55%、42%,其甘藷葉片養分,氮、磷、鉀、鈣、鎂濃度較高。然而,這些養分的土壤有效濃度及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主因是傳統耕犁土壤的總體密度較低,而土壤的總體密度較低的情況則有利甘藷根系生長;施用雞糞堆肥以施用5公噸/公頃用量甘藷塊根產量最高。

Edem et al.(2020)田間複因子試驗研究8種耕犁(耕犁vs.不耕犁)敷蓋(0、10、20、30公噸/公頃牛糞)田間管理對甘藷收穫後土壤養分的流失影響。試驗結果顯示,增加牛糞敷蓋量降低土壤總體密度也顯著提高甘藷產量。敷蓋牛糞處理顯著提高團粒化土壤,改善土壤通氣性與根系穿透性,使更多土壤隨採收甘藷移出農田,使土壤養分隨甘藷採收損失。數據顯示有耕犁處理產量較高,但未達顯著水準。

耕犁方式影響土壤總體密度,土壤的總體密度較低有利甘藷根系生長。(攝影/戴靜宜)
耕犁方式影響土壤總體密度,土壤的總體密度較低有利甘藷根系生長。(攝影/戴靜宜)

(參考文獻請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