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模範漁民出爐 傳承古法蹦火仔、科技創新小丑魚 展現臺灣漁業新樣貌

112年度模範漁民選拔今(13)日出爐,12位遠洋、近沿海、養殖、漁業資源保護、漁家婦女領域之模範漁民,由漁業署署長張致盛披授彩帶進行表揚。(圖片提供╱漁業署)

文╱洪才登

今年度12位模範漁民選拔今(13)日出爐,其中最年輕獲獎人簡士凱,大學畢業返鄉承接父業,以漁二代創新思維,傳承60年古老漁法,在全臺碩果僅存的蹦火仔漁船「富吉268號」上擔任「火長」職務;另一位漁二代楊次豪,參與推動新港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FIP),凝聚地方向心力,以可溯源及妥善管理所捕撈之漁獲物,拓展外銷市場。

全國模範漁民每年由各地漁會及相關團體推舉,包括遠洋、沿近海、養殖、漁業資源保護及漁家婦女等五大領域,經全國漁會邀請專家評選後,選出12位模範漁民及22位優良漁民。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從模範漁民、優良漁民的事跡,可以窺見臺灣漁業重視技術、重視文化、注重環保、注重海洋資源養護的的樣貌。

12位模範漁民包括遠洋漁業領域由臺灣鮪延繩釣協會推薦的孔坤桐;沿近海漁業領域,則有蘇澳區漁會推薦的林文衫、金山區漁會推薦的簡士楷、東港區漁會推薦之陳柏霖、臺中區漁會推薦的陳生貴、新港區漁會推薦的楊次豪。

養殖漁業則有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推薦之李毓文、彰化區漁會推薦之薛雍霖、林邊區漁會推薦之洪佳琪、南市區漁會推薦之陳正偉。漁家婦女領域則有枋寮區漁會推薦之許玉婷。漁業資源保育領域則有瑞芳區漁會推薦的蔡志鴻。

海洋漁業老手新秀並起 永續經營推展漁業文化

漁業署表示,孔坤桐從事漁業相關工作已28年,積極參與遠洋漁業公共事務,在漁政單位、漁民朋友、外籍漁工以及NGO之間扮演重要溝通角色。

從事鯖鰺漁業的林文杉組織「臺灣鯖鰺漁業協會」,整合業界共識,向漁政單位提出建言,促成訂定鯖鰺漁業管理辦法。他也長期推動傳承南方澳漁業文化,與社區以及學校的合作,希望能夠從小扎根。

簡士凱是本次獲獎最年輕的漁民,他返鄉接棒父親事業,傳承金山特有的蹦火仔漁法,目前是富吉268號的火長,在休漁季,也走入校園推廣漁業文化。

東港陳柏霖則是資深漁民,他結合先進科技利用減少船的能源與人力使用,也確保作業效率與航行安全。他表示,自己做拖網漁業40年,以前出海靠經驗判斷魚群,兩三點出港,可能要到四、五點才能回港。現在利用衛星導航、魚群探測器等儀器補助,可能一個小時就能捕到同樣的漁獲量。

陳生貴從事漁業工作已經有48年,在推動冷鏈升級、催化觀光魚市誕生,推動環境改善上不遺餘力。

新港漁民楊次豪從25歲接下父親漁船開始海上人生,迄今17年。他參與推動新港鬼頭刀的漁業改進計畫(FIP),不僅改善漁業資源利用,也提高漁獲的市場價值、促進外銷。他表示,參與 FIP 之後,魚價成長到過往的兩倍。在 FIP 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用以統計漁獲的卸貨聲明,每天都要填寫。

漁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及漁業文化的傳承,是今年海洋漁業模範漁民的共同特色。(圖片提供╱漁業署)

多元引進新技術 科學化養殖成顯學

李毓文是口湖的養殖業者。他結合實務跟專業,利用光合菌、益生菌養殖文蛤,突破技術瓶頸。它表示光合菌可以改變土質、益生菌,可以讓文蛤長得更好。他也肯定漁業署相關的技術輔導,給他新的技術與諮詢。

青年漁民薛雍霖則是海水觀賞魚的養殖業者。已經有10年經驗,主要是小丑魚養殖,並以「S.T.B. Clownfish」為品牌,外銷加拿大、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為了讓小丑魚能夠適應水族箱環境,薛雍霖打造全人工的循環水養殖環境。他表示,自己的養殖場與戶外場最大的不同就是水、餌料、健康都能管理,可以精準控制。近年來導入科學化管理,從種魚、魚苗、人員、環境等面向的管理,一關一關流程化,工廠化,讓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養魚先養水」,洪佳琪透過固定測量的方式,進行水質管理。出身石斑魚養殖家庭的她,曾經在西點麵包業界工作,返鄉接班後,將在業界學到的管理技巧導入養殖工作,以企業化的管理機制確保養殖品質,吸引知名壽司業者上門採購,也開拓外銷市場。她導入表單化、SOP等管理方式。

陳正偉從事養殖牡蠣工作。他結合政府綠化政策,發展保麗龍以外的替代性浮具,推動環保養蚵文化,規劃蚵棚節等相關活動,推廣南市牡蠣。談到牡蠣養殖的演變,他表示,「過去可能農曆七月就能夠出去養殖。但如今氣候變遷,尤其西南氣流一來,很容易就整片打掉。自己也推動新式的吊蚵機,提昇採收效率。過去一次只能抬上2籠,還要耗費大量人力,現在吊車塔,一次就能抬上6籠,一個人就可以進行操作。」

許玉婷養殖蝦、青班與珍珠石斑已經有23年,她以低密度放養、減少投藥次數、增加益生菌使用,推動養殖文化變革,也經常與鄰里長輩分享養殖知識。她自謙剛開始養魚時不懂的東西很多,一大清早養完魚,就到水產藥店泡茶,向其他師傅請教各式養殖知識。

瑞芳深澳漁民蔡志鴻結合永續海洋與觀光娛樂,也參與娛樂漁船海上救援隊,提供即時專業救護協助。從事娛樂漁船已經31年的他表示,早期投入時,曾經被老船長「嘲笑這種的怎麼釣得到魚?」但後來做出成績,也就慢慢獲得肯定。

漁仕海鮮創辦人洪佳琪重視食魚教育,採用友善養殖,參加林邊鄉水產養殖產銷班第一班精進養殖技術,取得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

今年度的模範漁民洪佳琪養殖有成,創立的「漁仕海鮮」,也在水試所水產加值打樣中心協助下提昇產品。(豐年社資料照╱楊為仁攝影)

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啓滄肯定12位模範漁民的貢獻,也細數模範漁民們的成就。他表示,臺灣目前面臨氣候變遷 、漁業環境改變,但仍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為政府積極協助輔導、漁民用心、兼顧資源保育與漁業發展,不斷創新、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另外,112年度全國漁民節系列慶祝活動由臺中區漁會承辦,以在地特產烏魚作為形象代表,「臺中鱻跡 烏懈可擊」為主題,將於9月22日在臺中林酒店辦理模範漁民頒獎典禮,9月23日於臺中梧棲漁港舉行內容豐富的「鮮魚季系列活動」。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陳柏宏表示,漁民節上一次在臺中舉辦,已經是1996年,是睽違27年重回臺中,臺中市府全力支持,也邀請大家到梧棲來參與。

漁業署王正芳副署長(左起)、全國漁會林啓滄總幹事、漁業署張致盛署長、臺中市政府農業局陳柏宏主任秘書、臺中區漁會鄭基和理事長以魚拓宣告112年度漁民節慶祝活動啟動。(圖片提供╱漁業署)

歷屆報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