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上被火光激起的青鱗魚 即將失傳的金山「蹦火仔」

世界僅存4艘的磺火捕魚漁船,在夏天的夜晚點亮金山、石門周圍的海岸。

文、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 黃之暘

以往俗稱青鱗仔或苦蚵仔的小魚,多是學生時代在海洋大學對面小艇碼頭,與同學一起打發課餘時間,聊勝於無的垂釣對象,不然便是供做誘釣白帶魚的餌料。但隨著對漁撈作業及其相關漁獲的了解與體驗,慢慢卻發現,青鱗仔是一群人、一個產業,甚至是海洋資源與文化的縮影。

氣溫漸升的初夏,海面上漁火,時而銀白耀眼,時而轉為透著神祕氛圍的青綠色,只見船隻在離岸不遠處來回作業。這些以燈火誘集海中生物進而作業的漁船,大多以初夏的魩鱙、青鱗仔或苦蚵仔等小型漁獲為主,隨著水溫漸升,以基隆為中心,往金山萬里方向的北海,或是向著宜蘭方向的東北角海域,則是白帶魚或是小卷的作業漁場。

由於青鱗仔退鮮速度快且保存不易,因此一經撈捕多直接蒸煮以利販售、料理與食用。

數年前一段以金包里「蹦火仔」漁船為背景的廣告影片,突然讓大家關注到這即將失傳的作業方式,雖然在今日,不論就作業漁人的平均年齡、作業方式乃至漁獲收成,都不足以平衡維持,但當以電土加水燃起的熊熊烈火,火長將這明亮到完全無法以目光直視的強光,快速掃過海面之際,驚起一整片仿若星海銀河般的小魚,那畫面仍讓人感到異常震撼,甚至屏息於那熟練的作業,與華麗無比的漁撈技術。畫面結束的同時,海面又重回平靜,只是那產出或收成的青鱗仔或苦蚵仔,又延續了另外一個漁村故事;牠們多半會被煮熟、曬乾、醃漬,或自家食用,或在市場兜售,而成為當季支撐漁家的重要收入。

金山特有的傳統文化──磺火捕魚。

初夏時分,起個透早在龜吼、野柳或金包里周邊的磺港與水尾漁港逛逛,多會見到辛勤整夜的漁船,宛如沉沉睡去,安穩地停靠在港灣,然而在菜市場、市集甚至是大馬路邊或熙來攘往的十字路口,卻可見到大夥聚集並爭相購買著昨夜、或是當日清晨所捕獲的小魚。

為了方便保存與料理品嘗,這些約莫指節大的青鱗仔與苦蚵仔,多會先行煮熟定型,並依據體型大小擺放於簍筐中,再依魚種混雜程度、外觀完整與否與口味鹹淡,以不同價格出售。這些鮮度絕佳的小魚,只要加入少許蒜頭、辣椒乾煸,或是少油入熱鍋快速拌炒,也可加入豆豉、蒜苗燒至軟爛,都是簡單方便的美味;特別的是,循著金包里的傳統口味,將青鱗仔與瓠瓜醢一同滾煮,搭配清粥或白飯,便是最在地的好滋味。

體型較小的青鱗仔與苦蚵仔無需費神區分,僅需以熱油烹炸一番,撒上胡椒鹽便是一道美味。

如果依據體型、名稱或是價格,這些約莫食指大小的青鱗仔或苦蚵仔,大概少有人關注或願意品嘗,更何況牠們出現時間相對短暫,也難以進入都市或餐廳。既然如此,不妨挑個夏日早晨,走訪在地漁港,感受這富饒漁村特色的鮮魚風味。

本文轉載自405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漁火波光兩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