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野味】作家房間裡的大象

圖左為《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圖片提供/衛城出版),右為《1984》(圖片提供/尖端出版)。

圖左為《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圖片提供/衛城出版),右為《1984》(圖片提供/尖端出版)。

文字/包子逸

這年頭最熱門的旅遊主題之一,是跟隨名家去旅行:追尋電影場景、走進藝術家故居、梭巡同一條公路,或者在特定咖啡館喝著誰曾經喝過的特調飲。

歷史深沉的城市尤其盛行此道,倫敦、巴黎等可以說宛如針插般集滿文人雅士的紀念據點。不過,思想管控越嚴格的國度,「掉針」的狀況越嚴重,主政者有系統地刪除集體記憶,小心剔除他們認定具備顛覆危險的任何記號。舉例來說,旅客可以輕鬆在巴黎追尋喬治.歐威爾落魄時廝混的路線,與此同時在緬甸的毛淡棉或曼德勒卻不允許人們這麼做(當心身陷囹圄)。為什麼?最主要的原因是,歐威爾作品對緬甸來說具有不可明說的特殊象徵意義。

報導書《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不安於沉默,作者潛行暗訪民間人士,大量援引歐威爾的反烏托邦三部曲《緬甸歲月》、《動物農莊》、《一九八四》,解釋為什麼他的虛構文學讓當局坐立難安──《緬甸歲月》訴說不甚光彩的殖民地過往;《動物農莊》預言了戰後可悲的社會主義實驗;《一九八四》讓人輕易聯想到嚴密監控人民思想的極權政府。比起當代諸多晦澀的緬甸政局分析報導,這本另類的旅遊書在文學比喻的掩護下,意外地使讀者更能同理緬甸的艱難處境。

歐威爾19歲時進入曼德勒的警察訓練學校就讀,爾後輾轉緬甸各地(當時是英屬印度)任職,滯留緬甸五年多的時光為這位年輕人帶來衝擊性的影響,餘生諸多文學作品與政治訴求都是這段經歷的餘波。政治寓言《動物農莊》讓歐威爾揚名國際,至今書中的動物形象仍深植人心。然而早在《動物農莊》尚未出版之前,歐威爾已經多次透過動物的角色,影射人性與極權的晦暗,其中他至今最知名的隨筆〈射象記〉尤其使人戰慄。

PROFILE

包子逸 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報導文學《小吃碗上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