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觀察】軍管時代下的生意經

存德藥房

道光年間開業的存德藥房,已為金門人配藥近兩百年。

文字/李誠恩 攝影/陳彥霖

沿著莒光路往靈濟古寺而去,是金門最繁鬧的中心。如今,穿梭往來的泰半是尋訪古蹟或美食的觀光客,對照攝於1958年的黑白照片:八二三砲戰不久後的後浦大街上,趁著不打砲的雙數日〔註1〕上街採買的阿兵哥們,才是被鏡頭捕捉到的多數主體。

金門是著名的前戰地,認識多一些的,或許聽過1949年兩岸分治以後,自1956年起至1992年為止,金門馬祖共同歷經了長達近半世紀的「戰地政務實驗」〔註2〕。然而,觀察金門島上的戰爭敘事,經常只能在戰史館裡片面接收國家視角頌揚的勝利與光榮,聽不到地方年輕人在家族中不經意就能聽見的常民口述,也看不見2000年左右大量撤軍後,不再軍綠的街景所藏匿的,巔峰時期十萬大軍駐守過的端倪。

佇足在存德藥房前,即便受疫情影響,甫傳承至第六代的中藥行所販售的味道,仍厚實到穿透掛在臉上的口罩。有別於早期因著龐大駐軍締造出的內需市場而嶄露頭角的阿兵哥生意,存德高齡的存在目睹了金門在戰亂初始被改寫的宿命:自開放轉向封閉、由邊陲晉升前線,為戰時的歷史片段提供了鉅觀的描繪。

不遠處,直到部隊大量裁撤才繼承明昌針車行的楊銘達,對展示他的珍藏很是慷慨,以迷你博物館稱呼他的工作室毫不為過:日本、德國、英國……各種品牌與機型,年代最久遠的縫紉機為清末民初金門人赴海外謀生時引進。從事針車修繕以來,他從機具內匣裡發現的綠色棉絮,是軍管時期婦女為阿兵哥繡臂章、縫補丁的印記。當軍人市場已然萎縮,軍管彷彿還在牽動著他的生活。

再拐個彎,浯江街上華華理髮廳唯一一位還在執業的師傅林壬華,手離不開舊式剃刀,提到軍管總是很起勁,好似當年還是學徒的他現身說法。回顧傳說中商人用布袋來裝錢的時空,他說剃頭店老闆會在客人排隊擠在門外時為彼此介紹生意,共享商機。而除了幾位手藝人的人氣,巷弄裡的金門軍人服務處遺址與荒頹的鄧長壽洋樓,分別是阿兵哥休憩,與一度被軍方占據、充當「戰時旅宿」的空間。只要願意挖掘,誰說廢墟不能是景點?

〔註1〕八二三砲戰後,解放軍改採「單打雙不打」策略,逐漸減少攻勢。

〔註2〕以軍政合一為原則,對人民日常生活行宵禁、通訊、出入境等十種管制。

明昌針車行 縫紉機
明昌針車行陳列各年代的縫紉機,宛如小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