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門史上首位神農張斯翔 破除魔咒沙質荒地種出有機蔬果

金門今年迎來史上第一座神農獎,返鄉創業的得獎人張斯翔經過10 年努力,克服天候、水源、技術上種種問題,破除「金門夏天種不了菜」的刻板印象,此外,透過離島第一座有機農業栽培區,外界證明金門除了高梁、小麥之外,不但能種出葉菜,還能種出好吃的有機蔬菜,展現新農業的無限可能。

新聞
高粱產業現況及保險推動概況

農委會、金門縣政府於110年媒合臺灣之農會與金酒公司自111年起在臺灣契作高粱,擴大生產面積。同年並開辦雜糧類作物農業保險第一張高粱收入保險保單,分散高粱種植之風險,讓農民收入有保障,種植更安心。鑒於金門縣長期以來高粱種植面積、產量每年約在1,700公頃、2,000公噸,相對穩定,本篇報告以介紹目前於臺灣擴大高粱產業現況及保險推動情形為主。

新聞
離島農業發展難?以樸門設計課程帶動金門農村再生永續實踐

在極端氣候影響、天然資源缺乏、糧食自給率偏低、土壤酸化貧瘠等環境條件之下,金門地區的農村更需要透過永續與低碳的方式,來進行農業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的整體營造。同時也希望藉由樸門凝聚社群的力量,在金門發展出一具有團隊意識與實作能力的行動社群,以共同推動金門地區的農村再生及永續發展工作。

新聞
高粱收入保險試辦及保險費補助辦法簡介

高粱為省水作物,具有抗旱、耐淹、節水、省肥、省人工成本等優點。為調整稻米產業結構、活化休耕農地及增加農民收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積極輔導稻田轉作高粱,有助於緩和農業灌溉用水壓力以及減少公糧收購。

存德藥房
土地
【島民觀察】軍管時代下的生意經

沿著莒光路往靈濟古寺而去,是金門最繁鬧的中心。如今,穿梭往來的泰半是尋訪古蹟或美食的觀光客,對照攝於1958年的黑白照片:八二三砲戰不久後的後浦大街上,趁著不打砲的雙數日〔註1〕上街採買的阿兵哥們,才是被鏡頭捕捉到的多數主體。

新聞
消防隊員返鄉務農 40歲張斯翔克服氣候水土逆境 成金門首位十大神農

金門是全國22縣市年降雨量最少的縣市,土壤又是不易保水保肥的砂土,在在不利農業發展,現年40歲的張斯翔原是臺北市消防局消防隊員,10年前才返鄉務農,在家鄉不利農耕的土地上,張斯翔率先投入設施栽培,發展有機農業,希望讓家鄉農業能夠自給自足,他入選今年百大青農,近日更成為金門史上首位十大神農得主。

採青梅
土地
【島民觀察】香氣芬馥的春夏果物

西南風吹拂,島上西南角有許多閩南聚落,珠山、歐厝、古崗、東沙和東社等等,都是人數近百的傳統僑鄉。珠山開村670年,雖然沒有如其他閩粵僑鄉遺留下許多宏大的洋樓群,但小型盆地的聚落群、岩石嶙峋,七座水潭接續流緩出海,形塑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田墩海堤的木麻黃林道
土地
【島民觀察】金色小島的綠野生機

季節中的小島生活,照時行。2月,晚冬初春,一邊搓著冰凍的雙手,一邊開心總算有冬天的感覺。大概是因為極端氣候變遷,金色小島經歷了幾年的暖冬與乾旱,這兩年的酷寒則增添了過節的氣氛,不需要透過太多的商業燈光或人工裝飾,朋友說,金門的冬天有溫帶國家的感覺。

新聞
保育金門歐亞水獺 借鏡韓國水獺研究中心

2016年夏季正值酷暑時期,東海大學水獺研究團隊參與該年的IUCN國際水獺保育研討會後,有幸受到韓國水獺研究中心(Korean Otter ResearchCenter, 後稱KORC)的專家邀請前往交流參訪,排定於8月間前往韓國拜訪這個東亞地區唯一專屬於歐亞水獺的庇護所。

新聞
時隔1年 金門海邊再現非洲豬瘟海漂豬

非洲豬瘟海漂豬再增一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4)日表示,1日下午接獲海巡署第12巡防區通報疑似海漂豬屍體出現在烏沙角岸際,經採檢確認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分析病毒基因片段序列及地理位置判斷,非洲豬瘟海漂豬來自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