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隊員返鄉務農 40歲張斯翔克服氣候水土逆境 成金門首位十大神農

現年40歲的張斯翔是金門史上首位十大神農得主。(圖片提供/張斯翔)

金門是全國22縣市年降雨量最少的縣市,且離島日夜溫差大,冬季東北季風盛行,土壤又是不易保水保肥的砂土,在在不利農業發展,現年40歲的張斯翔原是臺北市消防局消防隊員,10年前才返鄉務農,在家鄉不利農耕的土地上,張斯翔率先投入設施栽培,發展有機農業,希望讓家鄉農業能夠自給自足,他入選今年百大青農,近日更成為金門史上首位十大神農得主。

由於先天環境不利作物生長,金門除了耐旱的高粱種最多,長久以來農業不興,新鮮蔬果得從臺灣本島運輸輸入,但只要氣候炎熱或是臺灣剛逢颱風、豪雨受水傷,葉菜經過2天的運輸,送達金門後,往往爛到無法食用,更不用說許多蔬菜還有農藥超標的問題。10多年前還是消防隊員的張斯翔,因協助親友批發蔬果,才接觸到這些農業的問題。

張斯翔指出,由於父母都留在金門,十多年前他離家已久,想要返鄉發展,因此想到農業可能是一個機會;金門砂質土難保水保肥,不利耕作,且水資源缺乏,還得從中國引水,栽培作物得仿效沙漠國家以色列那樣用滴灌的方式,他因此開創當時金門仍沒有的設施栽培,與太太「阿芸姊」共同成立「阿芸姊農場」,透過溫室節水設施栽培蔬果。

金門水資源缺乏,張斯翔用滴灌設施栽培蔬果。(圖片提供/張斯翔)

金門先天氣候環境、水土條件不利農耕,設施栽培成為一個個農業綠洲。(圖片提供/張斯翔)

至今「阿芸姊農場」已是金門最大規模有機農場,張斯翔取得金門有機農業專區土地6.8公頃,興建200多棟溫網室,其中已有5.52公頃栽培有機轉型期蔬果,生產品項包括菠菜、A菜、大陸妹、青江菜、小白菜等短期葉菜,以及玉女番茄、四季豆、草莓、櫛瓜等季節性蔬果,供應全金門23間中小學校、幼稚園營養午餐有機食材。

張斯翔表示,農場現仍有小面積使用到化肥,明年起將全面推動有機栽培,他過去受到農委會桃園、苗栗、臺中、高雄等各改良場試所指導,擁有比較成熟的農業栽培技術,未來希望帶動金門其他小農一起成長,讓金門農業可以自給自足。他笑說,金門連栽培要用的肥料設施等資材,都要運輸進來,成本都比臺灣高,小農跟他一起買至少就會比較便宜。

張斯翔「阿芸姊農場」的有機蔬菜供應全金門23間中小學校營養午餐食材,也開放農場做食農教育。(圖片提供/張斯翔)

種茶、製茶通過多種驗證檢驗 羅正彬愛茶更推廣食農教育

「茶悅杉林」茶莊負責人羅正彬過去曾任職咖啡公司、電子廠,2004年才返回南投竹山承接家業種茶,但他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十餘年前即取得產銷履歷、有機驗證及產地標章,更取得農糧署四星級製茶廠、亮點茶莊榮銜,通過HACCP、ISO22000、G.G.A.P.等驗證,今年更進而奪得十大神農榮耀。

羅正彬致力推廣杉林溪茶,成立「茶悅杉林」品牌與食農教育推廣中心,栽培茶葉品種包括青心烏龍、金萱、臺灣山茶,以及台茶18、20、22、23、24號等,製作綠、白、青、紅四大類茶,現承租栽培土地廣達21公頃,跨越海拔150至1,300公尺,更導入無人機施藥、施肥與機械採收,讓茶產業升級自動化。

羅正彬返鄉種茶18年,今年獲得十大神農殊榮。(圖片來源/「茶悅杉林」臉書專頁)

除了慣行栽培,羅正彬茶葉栽培面積之中有4.4及0.8公頃作有機及友善栽培,雖說通過有機驗證,但這片茶園實際卻是以全然「天生天養」,除了除草不加多餘人工管理,連有機肥都不放的管理方式。羅正彬謙稱,因他管理慣行園區時間已經不夠用,才讓有機友善園區這麼粗放,但這麼做另有茶人追求未知茶感的另一種樂趣,他說,有機茶口感順口,甚至更適合煮茶,相較於生茶可能使人胃寒,有機茶葉製成中重發酵茶,喝下去更能感受到使身體發熱的舒服感受。

「我不在前往茶園的路上,就是在賣茶」,早年曾在咖啡公司、電子廠服務的經驗,讓羅正彬更具食品衛生管理的觀念,因熱愛種茶、製茶,羅正彬更以自身浸淫茶業的經驗推動食農教育,提供客製化製茶課程,教人懂得運用五感視茶、識茶及試茶。

羅正彬茶園與山林自然融合,顯得生機盎然。(圖片來源/「茶悅杉林」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