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地開一帖友善良方 藥劑師從農.林仁山

林仁山之子曾威超在農園共同幫忙。

文/何宜嬨 攝影/陳志華

豔陽沒有曬融他們彎腰拔草的耐心,綿雨也沒有澆熄他們奔波照護的細心。在食安危機四伏的環境下,堅持零農藥、無毒耕作的荔山農場,親子兩代相互扶持,將陽光、雨露和綠意,豐收成一串串飽滿結實的豆莢。

「變數大又不一定賺錢,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做有機?」20多年前,荔山農場創辦人林仁山是人人稱羨的醫院藥劑師,婚後辭去藥師一職,專心陪伴孩子。時逢家族陸續收回因「三七五減租」被迫出租的農田,她望著那些田地,一幅歲月靜好的遠景油然而生。「初衷其實很簡單:我想要一座綠草如茵的果園,讓親朋好友吃得安心!」憶起許下心願的那一刻,林仁山笑得合不攏嘴。那是她人生意料之外的轉折,卻沒想到這趟艱辛的農務旅程才剛開始。

林仁山笑稱自己是徹底的門外漢,起初連閩南語「發芽」的意思都不懂,一切只能獨自摸索。原以為勤跑農業改良場請益,就能找到更多入門資訊,不料卻總是無人搭理,吃了許多閉門羹。她只好自行翻閱農業期刊,嘗試解讀書中知識,再請教願意分享經驗的農友。一次偶然,她得知農改場開班授課,卻因超過年齡限制而被拒絕,但好學的她不願放棄任何學習機會。幾經交涉,最後改採自費旁聽的方式,一窺種植法門。

白袍後的轉折 用藥理闢建友善土壤之道

那堂實務分享的課程開闊了林仁山的眼界,故決定以玉荷包作為果園發展的基石,並且鼓起勇氣主動尋求老師指點迷津。原以為老師不會理睬什麼都不懂的人,想不到老師傾囊相授,分毫不取。不但親自指導植株種植間距及水管埋設方式,還手把手傳授她作物照護與果園管理的祕訣。而這位無私提攜後輩的老師,正是曾獲「十大傑出農家」的莊櫻豐。「我曾問老師,為什麼願意教我這張什麼都不懂的白紙?老師說,正因為我是白紙,不會有預設立場,才能好好吸收她所傳授的精華。」提起恩師,林仁山滿心感謝,至今仍常往老師家跑,除了交流農務心得,更多的是珍惜這段難得的師生情誼。

漸漸地,林仁山發展出自己的管理模式。時值慣行農法盛行,但她善用本身的藥理知識,以輔助而非主導作物生長的方法來調配植株的施藥劑量,找尋與土地友善相處的竅門。為了實現心中那幅綠草如茵的遠景,她親赴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習有機農業。修課期間,她觀察到五穀雜糧是民生必需品,市場需求高,加上屏東萬丹的酸性土質適合豆類生長,促使她另闢蹊徑,回歸自然環境本質,從土地上收穫,也讓土地休息後再出發。

荔山農場的豆子未使用農藥,卻有著完好的圓潤碩果。

農務繁重時,會聘請臨時工來除草。雖然人力成本高昂,但能貫徹不使用除草劑等化學農藥的原則。

林仁山以玉荷包作為果園發展的起步。

輪作休耕養土地 讓作物留住原始滋味

「我們採水旱輪作的種植循環,先種豆子,採收完豆子就種稻米,收割完稻米就休耕。以這樣的程序為一期,一年做三期。米是『高雄147號』稻米,不好種但很好吃,有一種獨特的風味。」回家接班的兒子曾威超,四年前從竹科返鄉成為「豆田守護者」。不論陰晴風雨,他每天都奔向農田查看狀況,拔除偷偷蔓生的雜草,守護作物平安生長,並在堅守自然乾燥的原則下,待豆葉全數風乾、曬乾後才採收豆筴,但相對地,提高了成熟豆莢遭蟲蛀的風險。面對病蟲害,荔山農場採取不傷環境的物理性驅蟲法。設置黏蟲紙以色光吸引蟲子上鉤,也安設性費洛蒙來誘捕飛蛾,更適時噴灑蘇力菌來對抗害蟲。訪談間,曾威超與妻子戴聖如,信手剝開了種在田邊的玉米筍,與筆者及攝影師分享。入口咀嚼,一股濃郁的甜味在嘴裡炸開,令人驚豔不已。

林仁山一行人想方設法,運用天然環保的方式,為下一代保留能「直接開吃」的純淨土壤。不施化學肥料也不灑落葉劑,而是將採收後品質不理想的豆子煮至軟爛加入米糠,接著加糖蜜與益生菌進行醱酵打氣,靜置一個月後,便完成手工特製的有機肥料。「益肥放久了菌會消失,剩下滿滿的氮素,變成很臭的營養肥料。有菌沒菌用途不同,都是大自然賜予的珍貴肥料,只要用對方法,就能幫土壤補充養分,鎖住農作物的原始甜味。」長年實行輪作休耕及無農藥耕作,不僅讓土壤品質變好,也提升了作物產量。曾威超望著手中渾圓的大豆,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但從前的他,可是一點也不喜歡務農生活。「小時候很常被拉去田裡幫忙,當時很排斥,也不懂母親為什麼要種。這些年在外面念書跟工作,每次回家發現她又老了一歲,捨不得也很心疼,決定回來多陪陪她,幫忙分擔田裡的事。」

採收的豆子先以大豆初選機篩選出會滾動的好豆及不會滾動的壞豆,再進一步人工檢視,為品質做雙重把關。

友善的勇氣是一種堅持 夥伴共好,協「荔」成為品牌

林仁山談起沿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有淚水也有歡笑,不變的是秉持友善耕作的理念。她深刻記得收成第一批豆子的感動,興高采烈請人來採收,卻遭到對方當面埋怨。「當時農機(駕駛農業機具的人)邊開邊罵『種什麼有機啊!』害我以為自己做錯事,傻傻站在旁邊不敢出聲。」原來是因為少了落葉劑的速成乾效,若豆莢自然日曬未充足,葉片殘有水分,容易導致採收機運轉不靈而損壞。而這批辛苦育成的有機豆,當時竟然只賣出每臺斤新臺幣28元的低價,讓她大受打擊,一度考慮放棄從農。所幸樂觀的她並沒有消沉太久,反而悟出了心得:唯有貫徹自己的堅持,才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共享共好。現在不論是合作採收的農機,還是鄰田栽種芝麻的農友,抑或幫忙產品上架的小農平臺,全都是認同友善農法的夥伴,齊力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吃得安心」來盡一分心力。

在堅守自然乾燥的原則下,荔山農場待豆葉全數風乾、曬乾後才採收豆筴,卻也提高了成熟豆莢遭蟲蛀的風險。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