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雕刀 刻出蛋中乾坤

文字/李佳芳 攝影/KRIS KANG

誰也沒想到,一顆最普通不過的雞蛋,竟也能成藝術創作的素材。蛋殼藝術在全世界各地皆有,不管是俄羅斯聞名的法貝熱彩蛋、日本自古有的蛋殼貼附漆藝、越南國寶的磨漆畫等,而在臺灣彰化隱藏民間的藝術高人簡長順,更是拿這厚度僅有0.3毫米的易碎材質來雕刻,發展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蛋雕藝術!

輕輕拿起一顆白雞蛋,在一般人眼裡普通平凡的雞蛋,看在觀察力敏銳的簡長順眼裡,卻是具有形形色色外觀的媒材。「不光分成雞蛋、鵝蛋、鴨蛋、鴕鳥蛋、龜蛋,就連雞蛋也是有圓、有扁,與不同表面。」在平凡中見驚奇是簡長順的專長,也是他投入蛋雕藝術的初心。

蛋雕藝術家簡長順並非出身藝術背景,年輕時所學的是電工科,就業後從事水電相關工作,所有藝術技法全靠自學而來,早年曾嘗試把蛋殼壓碎來製作拼畫,爾後才漸漸研究起雕刻技法,使用一整顆完整蛋殼來進行創作。

在薄而韌的蛋殼上反覆琢磨

1980年簡長順發心研究起蛋殼雕刻,大約歷經十年的摸索期,從工具、技法到質料,不斷研究蛋殼雕刻的可能性,漸漸地發展出各種不同技法,完成獨屬於他的藝術風格。

要在厚度僅有0.3毫米的蛋殼上雕刻,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簡長順強調,蛋殼不光是易碎而已,它具有硬度且沒有彈性,無法一口氣下刀硬碰硬,必須要很有耐心地反覆劃刀,把蛋殼慢慢削薄了之後,才能割出一條線。簡長順猶記得第一顆蛋雕作品,他在蛋殼上刻了個「忍」字,光是這幾條筆畫就花費許多時間。看著簡長順操刀流暢,可別以為蛋雕技法輕筆,其實手勁並不小,「受力太重也會破皮出血,如果像鴕鳥蛋這麼堅硬的,更是沒辦法連續雕刻三個小時!」

從白色的雞蛋開始,簡長順陸續研究鵝蛋、土雞蛋、鴨蛋等,爾後又有欣賞者贈與他各種不同動物的蛋,有白鷺鷥蛋、蒼鷺蛋、鴛鴦蛋,以及田間野外撿到的蜥蜴蛋與壁虎蛋等,使得簡長順不知不覺也成了國內知名的蛋收藏家。

2003年簡長順與芎林主題農場(原名金雞蛋休閒農場)合作成立「蛋之藝博物館」,他的作品正式公開亮相,由於蛋雕藝術家在臺灣罕見,簡長順的蛋雕藝術可說是一人自成一家流派,創作題材大部分取材於生活,舉凡臺灣的瓜果、器物、建築、民俗、宗教等,不論是密密麻麻的《篆刻心經》,或是瓜果恣意生長的《瓜藤綿綿》、吉祥寓意的《松鶴長春》等,各種主題都能在他的雕刀下活靈活現。

用一顆蛋說一個故事

來到位於簡長順住家二樓的工坊,陣列排開的蛋雕作品相當驚人,取材相當多樣化,包括來自臺灣傳統民俗的各式題材,有的還結合色彩與燈光變化,令人難以想像一顆平凡無奇的蛋,竟能幻化出如此精彩的姿態。其中他最引以為傲的作品,就是鴕鳥蛋以鏤空雕刻的《百部天龍》,精細雕琢的一百條蟠龍,是為了千禧年、同時也是龍年的紀念作品。

以鴯鶓蛋創作的《事事如意》,取自鹿港廟宇建築元素,利用陰陽刻技法以及鴯鶓蛋的厚度與色澤特性,蛋殼上深藍、淺藍到藍綠的三色,交織出美麗的窗花圖形。還有相當特殊的《蛋中蛋》是用大小不同的十顆蛋來創作,外層最大顆的鵝蛋,向內依序是孔雀蛋、白雞蛋、鴨蛋、火雞蛋、種雞蛋、環頸雉蛋、土雞蛋、鵪鶉蛋,至中心則為小如指甲的鱉蛋,簡長順以精細的鏤空技法,展現出逐層包覆的繁複視覺感,更是令人驚豔。

簡長順說,蛋雕下刀訣竅在於「刀不轉,蛋轉」。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