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事旅行家】祭典儀式裡的人情存錢筒

主持祈福儀式的老祭司

主持祈福儀式的老祭司。

文字.攝影/張健芳

在峇里(Bali),嬰兒出了娘胎第105天,舉行Nyabutan儀式以後,才算落地降生。

我去銀行換匯時認識了維陽,他兒子才三個月大,我抱在懷裡玩,熱烘烘、軟乎乎像一團肉球。

他說:「小心呀,他不能接觸土地。」

我說:「三個月大本來就不會走路呀,足不點地是當然的。」

維陽說:「寶寶太神聖了,舉行Nyabutan 儀式之前,還不是凡胎俗骨。這儀式比婚禮還重要,很花錢的。」

 

「你們儀式這麼多,食物、酒水、裝飾鮮花……」我問:「那峇里島民的儲蓄率如何?」

「不要負債就很好了。」

峇里島的慶典多如牛毛,島民的日常生活就是被各種儀式主導,幾乎沒有一天得空。維陽的薪水和時間,全花在親友街坊的婚喪喜慶上,銀行戶頭空空。「舉辦祭典、參加祭典都要花錢,」維陽說:「大家哪裡有錢可以存呀?明天你來就知道了,有烤全豬(Babi Guling)可以吃。」

在鄉下家家戶戶都養豬, 吃廚餘米糠,而豬糞是滋養稻作的水肥。水稻和養豬是相輔相成的循環經濟。豬是最好的存錢筒,長了四條腿的銀行帳戶。豬在節慶祭祀時派得上用場,不幸遇到意外急用,也可以快速變現。不過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家, 既不吃豬肉也不看豬走路,烤全豬這樣的大菜,全印尼可能只在峇里島飄香。

祭祀用的牲禮,最隆重的不外乎就是全豬。維陽一大早開車載著妻小回老家之前,尾隨一股烤肉香蜿蜒至巷弄深處,一個院落中架著幾個烤爐,炭火餘燼旁,幾個滿身汗的大叔正在照看烤全豬。維陽來取自己的豬。在峇里島,牲禮的宰殺和烹調,主要是家中男人的活。維陽在銀行工作,沒空殺豬,只好外包。

Guling 在峇里語中意味「旋轉」,把全豬用一根粗木或大竹筒從嘴巴穿至端,一邊烤一邊轉。把蔥頭、蒜頭、南薑、生薑、胡椒、辣椒、香茅、月桂葉、芫荽子、蝦醬等香料香草搗成糊,填入豬肚子裡,以竹枝縫合,架到柴火上,邊烤邊塗上薑黃水,豬皮才能烤出漂亮的油黃色。

維陽的烤全豬被層層包裹後,交由一個大叔扛上了後車廂。

維陽帶著烤全豬和妻小回家,被眾人迎入後頭的祠堂宗廟,一個白衣老者端坐祭壇前舉行儀式,吟著長長的頌詞,把水灑在寶寶身上。末了,大家喜氣洋洋傳著一盤米,我有樣學樣地把幾顆米黏在前額上。

「恭喜、恭喜!」出生三個月後,寶寶終於正式來到塵世!

PROFILE

張健芳 政大新聞系畢業,科班出身的故事人。國際領隊、英日文導遊,旅行重度上癮。自學中的廚子,一鑽進菜市場就不想回家。帶著業餘社會學家的眼光,臥底異國餐桌,手寫食物的故事,咀嚼生命的滋味。

家中婦女準備祭祀牲禮,豬頭放在托盤上
家中婦女準備祭祀牲禮,豬頭放在托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