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吉安黃昏市場】女力充沛的野菜文化

文字李盈瑩 攝影林靜怡 

走進花蓮吉安黃昏市場後頭的野菜街,看見剛下班的婆媽們選購了幾樣當季野菜,準備回家料理晚餐;熟門熟路的老顧客向攤家預訂了小量栽植的小米,整串飽滿的小米穗,襯著一籃籃當日採摘的野菜、蝸牛肉,以及架上成瓶成罐的漬螺貝及醃豬肉,勾勒出生猛淋漓的勁道。

吉安黃昏市場的起源充滿濃厚的生活況味。約莫40年前,日本人出資設立的肯尼士網球拍工廠,吸引鄰近部落的阿美族青年男女來此就業。看準傍晚的下工人潮,部落婦女聚集於工廠外販售自家採摘的野菜,意外受到這群職業婦女青睞。

意料之外的野菜文化之路

隨著攤販越來越多,往來交通受到阻擾,攤商一度被遷移,後來一群地方人士自組市場管理委員會,承租當時已停業的東記木業廠房空間,才逐步奠定市場的雛形與規模。為了延續早期工廠外的野菜攤特色,管委會特別設置專區,邀請原本的野菜攤商進駐,鼎盛時期的野菜街有多達30個攤位。

阿美族人吳雪月在花蓮師範學校(今花蓮教育大學)任職教官期間,因接受《山海文化》雜誌的邀稿,開始撰文介紹阿美族的食用野菜,這份從未在人生計畫裡、從零到有的執筆初體驗,開啟她深入記錄從小吃到大的野菜文化之路。請益父母之餘,也勤跑吉安市場,正巧她的大阿姨當時也是資深攤主,就這樣一攤攤逐漸熟絡、與老人家聊天,甚至跟著這些市場阿姨上山採集。

阿美族人吳雪月研究食用野菜已有三十多年,近年更投入民族植物的保種工作。

1990年,吳雪月將這些野菜知識集結出版《台灣新野菜主義》一書,並以吉安黃昏市場的阿美族野菜區作為碩士論文研究田野,致力於保存族人深厚的野菜文化。

目不暇給的野菜現場

吳雪月一邊和攤商打招呼,一邊介紹每種野菜的特色與食用方式:「像瓦氏鳳尾蕨就是過貓的姊姊,我們都叫它『苦蕨』,汆燙後可去除部分苦味,再沿著纖維撕成細條,蘸點鹽巴或醬油就能吃了。」而像龍葵、刺莧這類葉菜,適合跟魚湯、泡麵、牛肉麵等帶點油脂的食物一起烹調,利用肉類的油脂去澀,講到激動處,她笑說:「我真心覺得外面的牛肉麵都應該用龍葵取代小白菜啊!既健康又美味。」

黃藤是原住民經典的野菜,吳雪月分享,阿美族最常見的料理方式是「十菜一湯」或「五菜一湯」,看似簡單,彷彿只要統統丟下去就對了,但實則會視食材特性決定烹煮順序與分量,比如味道較重的刺蔥、馬告等辛香料就不能多放;而較耐煮的藤心類與根莖類就適合優先投入。

年底整體的野菜種類偏少,然而當時序來到農曆年後,攤商形容那是「所有東西都大爆發」的季節,2月出產蕗蕎、珍珠小洋蔥、車輪茄;春夏有俗稱「半天筍」的檳榔心、野苦瓜、麵包果;就連海菜也是每年2月到5月的品質最佳,不僅長度較長,色澤也美。

部落獨有的山珍海味

吉安市場中最讓人驚奇的,當屬非洲大蝸牛。早期攤商會放置一整籃蝸牛活體,但顧攤的同時還得防止蝸牛「越獄」,後來改為事先去殼、去內臟,販售生蝸牛肉或是汆燙過的個體。許多海產店清洗蝸牛時,會添加小蘇打粉或石灰,洗掉表面黏液,但無論是攤商還是吳雪月,都異口同聲堅持:「處理過的蝸牛會越洗越硬,吃起來像啃輪胎皮,我們阿美族不會那樣吃,有些族人甚至會特地用蝸牛煮湯,利用天然的黏液達到勾芡效果!」當然,如果不習慣這種獨特的「勾芡」,最平易近人的料理方式就是汆燙後以蒜頭、辣椒、生薑、九層塔與醬油大火快炒,口感鮮脆,香氣十足。

已清除內臟的非洲大蝸牛,是阿美族常見的採集野味。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