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南北館市場】打磨出歲月美感的蘭陽老菜市

文字/謝政蒼 攝影/陳建豪

宜蘭南北館,是宜蘭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市場,在此安身立命數十載的攤商們,總是發揮職人般窮究精神、把最平凡的美味與事物做到最好的信念,不因市場風華是否依舊始終沒變過。如今走訪,遂也展現出令人嚮往的生活美感。

過了晌午,宜蘭南北館市場裡的攤商陸續收攤,一香飲食店的熱湯依然滾燙著。點了一碗招牌餛飩麵,現包現煮的餛飩果真美味,即便是麵皮皺摺處,入口依然滑溜,搭配著細麵與清爽湯頭,抵擋了是日低溫。攤位裡,招呼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的阿嬤,「阿嬤包餛飩,可是從年輕包到頭髮白了。」「來宜蘭迺菜市場」發起人方子維說,很多宜蘭人吃這家餛飩麵長大,是宜蘭人的回憶。

類似這樣的話,在跟著方子維逛市場時,聽了許多次。來到一家無名肉攤,「我們都是吃這家的肉長大的……」走進北館青草街,「宜蘭人感冒都吃這邊的中藥……」逛到青年商行,「我媽如果缺什麼就叫我來這裡買,我是被它養大的。」

帶年輕人迺菜市的「少年阿公」

發起「來宜蘭迺菜市場」的方子維自稱「少年阿公」,橘黃色橡膠拖鞋、褲管一短一長的西裝褲是他的招牌扮相。

對宜蘭南北館市場有深厚感情的方子維,是個市場囡仔,媽媽在市場裡賣衣服,他從小在這兒打滾,家裡缺什麼柴米油鹽,就負責跑腿採買,這裡的攤商阿公阿嬤幾乎都認得他。現在他也常把五個月大的兒子帶來市場。菜市場滋養了方子維一家三代,這也是許多攤商的生活縮影。

只是隨著時代演進,過去市場整天都是人,現在已不復盛況;年輕人寧願去超市,也鮮少踏足菜市場。方子維坦然面對改變,直言這就是商業活動轉移,是時勢所趨,就如同之前友愛百貨在菜市場附近成立,吸走了市場人潮,而如今新月廣場同樣吸走友愛百貨的人潮。

方子維對市場起落看得清楚,但不忍它就此沒落。對他來說,菜市場不只是買菜買肉的地方,也承載一地的生活文化,吸納了百工百匠百態,更是食農教育的殿堂。於是他自稱「少年阿公」,腳踩橘黃色橡膠拖鞋、身穿竹紗與褲管一短一長的西裝褲,一派阿公輩穿著,發起了「來宜蘭迺菜市場」,設計市場遊程,要帶年輕人重新認識菜市場。

一路之隔,兩種命運

宜蘭北館市場

北館市場充滿日本商店街整齊劃一的氣氛。

宜蘭南北館市場於日治時期落成,1912年即以「宜蘭街公設食料品小賣市場」之姿存在。1937年,宜蘭街升格為宜蘭市,為紓解大量人潮,打通了連結市場與火車站的道路,即現在的光復路。方子維指出,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兩個地方,一是交通運輸中心,一是生活必需品中心,車站與菜市場本以相距五分鐘路程遙遙相望,自此連成一氣。唯光復路也將菜市場一分為二,成了宜蘭人口中的南館、北館市場。

雖是一路之隔,南北館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命運。北館由日本設計師規劃,屋簷設計與統一視覺的招牌,頗有日本商店街態勢。客群多為地位尊貴的日本人或有財力的臺灣人,攤商則以中藥店、布行、百貨名產店、麵攤等為多。今日想尋得一些餐飲老字號,往這兒鑽準沒錯,一香飲食店就是一例。

相較之下,南館與常民生活較為親近,舉凡日常所需,這裡應有盡有,販售的物品雜而多元。不過南館後因建築物年久失修而倒塌,如今樣貌是1980年重新改建而成,市容雖不及北館整齊劃一,倒也充滿活力,凌晨3、4點攤商就忙進忙出,不可開交。

見證市場起落的刀具博物館

看似什麼都賣,每個地區的菜市場特色還是不同,但每座菜市場一定會有一間冰塊工廠與磨刀行。在製冰設備不發達時,冰塊工廠供應的冰塊,讓海鮮得以保鮮,讓剉冰店可以營業。至於磨刀行在方子維眼裡,可是農村與城市的連結點。過去農民在農村種植農作物,收成後多半直接拿到菜市場賣,體現從產地到餐桌。但每天用來生產的鋤頭難免生鈍,於是就藉著賣菜之際,上午拿給師傅修磨,下午賣完菜再順道帶回家。

閔羣南館刀店堪稱南館市場裡的刀具博物館。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