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糖廠鐵道文化園區。
封面故事
最接地氣的路徑,糖鐵串起時空記憶

糖業鐵道還未普及之前,臺灣曾經是輕便車王國。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鼓勵日本私人企業來臺灣發展糖業,新式製糖工場需蔗量大,傳統運蔗牛車無法勝任,糖鐵就此誕生,通常以製糖工場為中心,延伸成樹枝狀、輻射狀網絡,但常受河川與地形所限制。國民政府來臺剛接收時,糖鐵載甘蔗的專用線加上載客的營業線(含臺車營業線)總計全長達2964.6公里,比官鐵還長。

《豐年》雜誌第11卷第1期的保護甘蔗連環漫畫。
封面故事
甜甜的記憶,從古到今細說臺灣糖

很長一段時間,世人從水果與蜂蜜淺嘗甜味,直到砂糖出現。這由甘蔗煉成的甜蜜,不僅運輸保存更方便,而且用來調味、做甜點、加入咖啡茶飲皆宜,甚至曾被視為仙丹妙藥。「甜」逐漸成為飲食中重要的一味,砂糖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17世紀英國、荷蘭、法國等西方強權在熱帶殖民地成立大農場,大量引進勞力廣植甘蔗、量產砂糖,當時在國際上相當搶手的臺灣,自然也成了砂糖之島。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4月號 蔗裡有糖

甘蔗成熟時,三分甜的微風吹來,光是呼吸都像在吃糖。從12月至翌年4月的採收期間,五分車往返蔗田與虎尾糖廠,把握近半年的甜蜜時光,日日將數千噸甘蔗煉成糖。
凡是在糖廠附近長大的人,都對搭五分車上下學或抽甘蔗來吃的兒時回憶津津樂道,由此可見在糖金時代的那些年,糖業與地方生活是多麼緊密相關。今日虎尾與善化糖廠仍堅守以本土甘蔗製糖的初衷,也有職人或地方組織把甘蔗種回土地,有人用古法燒柴熬煮黑糖,也有人以蔗糖釀酒、做甜點,就連壓榨完的蔗渣都能做手抄紙或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