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5年3月號 農業ESG 培植企業永續

2023年臺灣宣布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轉型目標,加上今年金管會要求上市櫃企業必須全面編製永續報告書,ESG(環境、社會、治理)已經成為各個產業界無法忽視的潮流議題。在農業領域,除了政府部門和民間企業動起來共同發展農業ESG轉型,小農和婦女也都積極在社會各角落實踐永續行動,不只要減碳還要有利於生態環境,同時要發展在地農業,企業投入的力量可望帶來更大動能,值得農企業、農友乃至全民關注。

豐年雜誌
企業永續發展ESG關鍵指標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

CSR概念早在1920年代就已出現。最具代表性的是1999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Kofi Anan)提出的「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所倡議,闡述企業在人權、勞工、環境和反貪腐領域的責任。

位於彰化溪州的尚水農產公司透過保價契作友善農產,近年提供企業認養稻田、實踐ESG行動。(攝影╱黃毛)
豐年雜誌
上市櫃公司領頭 金管會:ESG揭露帶動轉型 為永續經濟訂立指標 「參考指引」納農林產業

近年全球颳起ESG風潮,企業除了自己的營利本業,往往致力於更多對環境、社會友善的行動。中華電信公司自2022年起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推動8年15萬棵植樹造林計畫,補償其因架設基地臺可能對森林棲地造成的衝擊。

青出宜蘭農友擔任生態導覽員,帶領新光保全員工親子一起探索農場的豐富生態。(圖片提供/農業部花蓮農改場)
豐年雜誌
新光保全與「青出宜蘭」投入田間生態調查:攜手員工積極參與 認識有機農業益處

青出宜蘭農業運銷合作社由18位不同領域的青農夥伴組成,於宜蘭縣三星鄉堅持友善環境及有機種植,生產包含稻米、短期葉菜,以及茶、番茄、香水蓮花等農產品,也提供春季插秧、夏季割稻等農事體驗,以及農場導覽、種菜、種蔥、採金棗等食農體驗活動。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表示,ESG STORE平臺專案將針對企業客製化,以達成企業需求及農業ESG目標。
豐年雜誌
農業部開店ESG STORE 盼明年底成功媒合百件專案:雙向一站式服務 企業實踐永續最佳場域

含括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三大概念的ESG是企業經營重要指標,在農業領域中實踐ESG也成為重要趨勢。農業站在氣候變遷第一線,不僅生產過程與環境交互影響,也牽動糧食安全,是社會安定的基石。企業投入農業ESG,協助農業永續發展,自然環境、社會大眾也能受益。

夜間燈光照明影響馬祖雌光螢等野生動物族群的繁衍、存續,友善生態的照明系統對於動物棲地極具ESG的環境保護價值。(圖片提供╱光林智能)
豐年雜誌
光林智能友善照明減少馬祖雌光螢棲地光害:企業發揮專長 投入瀕危物種保育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分署長夏榮生說,「螢火蟲是環境的重要指標!」尤其是族群僅分布於馬祖列島,數量僅約250隻的馬祖東莒黃緣雌光螢、不足百隻的北竿雌光螢,令她非常關心。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解說「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與企業合作的過程與案例。
豐年雜誌
林業保育署搭建媒合平臺 緊扣國際ESG趨勢 :專注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 資金回饋在地部落

2022年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從轄下的國有林出發,透過一系列政策誘因,並貼合實踐ESG的需求,引導企業主動前來平臺媒合專案。不僅要延續過往與企業的合作,更要以林業保育署管轄的國有林範圍,推出「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將主力放在森林碳匯、生物多樣性、山村與原住民部落等相關議題。

台灣無印良品與臺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及林業署臺東分署共同推廣臺東都歷部落種植節水米,不但幫助部落農業節水,也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並延續農耕傳統。(圖片提供╱台灣無印良品)
豐年雜誌
無印良品開拓臺灣農業 「ESG就是我們的DNA」:良品市場實踐在地化 展現永續行動豐碩果實

在臺灣擁有68家門市的知名日本零售通路品牌「MUJI無印良品」,從2020年開始即投入臺灣農業相關產品開發,至今全臺29家門市內設有「良品市場」,貨架上多達300種商品,與農友契作面積從70公頃擴大到350公頃。每一種商品背後均富含對農業ESG環境、社會面向的在地行動與關懷。

近年有愈來愈多企業投入與自然生態生物多樣性有關的ESG行動。
豐年雜誌
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引企業投入生物多樣性:農業永續新顯學 資誠永續:不只減碳還要利於生態

企業投入ESG,過去熱愛種樹造林以抵消碳排放,近年有企業重視生物多樣性,投入物種保育等行動。中國信託於澎湖復育海草床,華碩電腦參與改善臺中大雪山國有林的棲地,守護穿山甲。「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框架風行,只要讓企業了解生態退化情形、農業ESG機會在哪,企業就有能力推臺灣永續一把。

春芽協會的微型品牌「蘆葦女力」培力二度就業中高齡婦女,將包裝咖啡豆的麻布袋加工成提袋,成為農業議題照顧社會層面的範例之一。(圖片提供╱蘆葦女力)
豐年雜誌
不只是環境貢獻 農業ESG的社會面實踐:彈性、多元切合企業需求 婦女小農皆受益

永續發展箭在弦上,ESG的全球浪潮也迅速席捲臺灣。隨永續報告書的法規正當性與市場價值提升,農業的ESG定位與機會也備受關注。就農業永續性而言,環境面(E)最為直覺,諸如維護生物多樣性、碳匯功能,過往對於社會面(S)的探討較少,本文特別著重於蘆葦女力、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