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綠植相伴,居家養護輕鬆上手

養護觀葉植物網路上講得很簡單,沒想到蟲蟲危機、枯葉爛根統統來,懷疑買的植物有問題或自帶黑手指體質?擁有超過千盆觀葉植物的Louise(彭暖茹)和Ang(廖培安),因喜愛觀葉植物而相戀結婚,成為超級綠手指之前,也是從居家小規模種植開始,「初期經歷不少挫敗,繳了很多學費。」Louise表示,現在資訊流通快速,許多新手看到網友分享或達人教學,就依樣畫葫蘆模仿,卻忽略環境不同,對待植物的方式也需改變,「它們不只是漂亮的擺設,而是生命。」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腎蕨新品種】台東場育成腎蕨台東1號 植株矮、葉片細緻

台東場助理研究員李文南說,台東1號除了有與魚尾腎蕨葉片一樣的鹿角狀分叉外,植株較魚尾腎蕨矮壯、緊密,高度約30公分高適合盆花觀賞,老葉乾枯後不易落葉,培育至今仍未發現孢子,清理環境相對魚尾腎蕨相對容易。他也說,做為盆花種植時只要使用市售的緩效肥,維持有水份的環境,即使在室內也能生長良好。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經多年栽培試驗,新品種「腎蕨臺東1號」加入市場,耐候性佳、株型緊密,有望開創新商機

且特別的是,透過臺東場所開發的腎蕨綠球體種苗量化繁殖技術,腎蕨臺東1號的綠球體繁殖倍率高,成苗後植株自然緊密,且苗株生長勢整齊,觀賞價值將更具競爭力,開創蕨類市場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