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金救助
農業部致力運用科學勘災加速災損救助作業,於21日公告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新增適用天氣參數品項,包括「災害性天氣參數」新增玉米、高粱、柑橘類等20餘項,「災損性天氣參數」也新增番荔枝、龍鬚菜等,以加速受災農民儘速恢復生產,並且天氣參數追溯自今年1月1日以後發生的天然災害適用。
近年物價波動頻繁,墊高農業生產成本,為了貼近實際需求,幫助遭受天然災害農漁民盡速復耕、復養,農業部25日預告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 調升農、林、漁、牧產業大部分品項救助額度,重新將水稻納為救助品項,並訂定棗等6項長期作物以產季認定救助期間等,預告期限7天,明年元旦正式公告生效。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農業部報告業務概況,多位立委質詢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公告辦理進度,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農業部今早召開專家會議討論,高雄、屏東農損嚴重,最快今晚或明早可望公告全品項納救助,但是否免現勘則依作物項目而異;部分作物現金救助標準多年不變,也擬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定期檢討。
凱米颱風造成嚴重農業災損,農業部盡速公告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協助農民復耕,但近日有媒體報導聲稱農民須以「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照才能申報現金救助,政府公告「全品項」救助癱瘓地方基層人力等。農業部今(16)日表示,現地拍照APP只是輔助工具,農民以其他方式拍攝田間災損照片,同樣可以作為公所參考佐證資料。
凱米颱風造成農業災損已經達24億元,根據農業部統計,截至今(29)日上午11時,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24億4,734萬元,其中,農產損失16億元、受損作物主要為香蕉,漁產損失4億元,牡蠣受損最嚴重,以及畜產損失2億元,雞隻損失188.7萬隻,其次為鴨、豬、鵝等。
強颱凱米侵襲,挾帶致災雨量造成全臺嚴重農業災損,農業部統計,截至今(26)日上午11時,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損失估計達5億9,174萬元,逼近6億元;各縣市中以屏東縣損失2億4,435萬元(占41%)最鉅,農作物則以香蕉被害1,655公頃最為嚴重,損失1億2,101萬元,另包括番石榴(芭樂)、木瓜、西瓜及苦瓜也都受損嚴重。
農業部日昨預告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第6條,增訂蜜源不足導致蜂群受損,可獲現金救助蜂群每群(箱)450元。國內登錄養蜂蜂農計有1,346戶,總計21萬箱蜂箱,約已占全國實際養蜂人數9成以上,此次修法適用日期回溯今年1月1日,將可彌補今年受損蜂農的損失。
上周寒流來襲,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指出,這波寒害造成虱目魚零星災損,主要是文蛤池混養虱目魚受寒害,目前嘉義縣加總損失約4、5千臺斤,占比不到5%。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已請地方政府持續觀察遲發性損害是否發生,依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若損失超過20%,農業部將立即啟動現金救助。
國產紅豆往年12月底將進入產季,但今年因10月上旬小犬颱風及雨害影響,延緩農民種植時間,之後又遇暖冬,薊馬危害嚴重,導致紅豆結莢不佳,嚴重者損失達50%至60%。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日昨現勘高雄美濃地區,並公告高雄市及屏東縣紅豆辦理雨害(遲發性)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每公頃2.8萬元,5日起至14日受理申請。
今年杜蘇芮、小犬等颱風造成多處漁港船隻受損的災情,但因過往風災可申請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僅限持有有效漁業執照在港漁船(筏)因漂流木所導致的毀損,農業部日前預告修正救助辦法草案,新增「颱風警報警戒區域內8級以上陣風」所致毀損也可申請救助,救助金額將依漁船噸數及毀損狀況分別為5千至15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