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重視跨域專業合作,生物農藥應用盼促進法規彈性、政策補助,加速推廣於慣行農民

走進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生物藥劑大樓,一間又一間的實驗室正繁忙地進行菌株培養、蟲體實驗、防治效果試驗等工作,農委會在2017年9月推出的「10年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半」政策,這項政策促使產官學界積極投入生物農藥研發與生產,加速生物農藥商品化。

新聞
石化工廠經理打造有機農場,王乾坤用「誠信」產銷有機荔枝

伴隨5月30日「有機農業促進法」公佈,有機農業的發展近期受到關注。位於屏東縣萬巒鄉的「乾坤有機生態農場」,早在民國90年代就開始有機耕種,而且種的是難照顧的有機玉荷包荔枝。

專欄
【話有機】從「問題解決」反思有機農業的擴增/陳玠廷

進一步,我想從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的觀點出發,討論如何擴增有機產業。然而,是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解決誰的問題呢?首先,從議題的討論來說,當前臺灣社會關於有機農業的討論,普遍存在著「對立」的氣氛,這對於向來訴求各種關係和諧(harmony)的有機農業而言,無疑是相當諷刺的。

新聞
食農教育就是校園教種有機菜?教消費者找回飲食自主權才是真諦

黃俊誠說,市集會辦食農教育就是希望透過這方式吸引消費者和農夫買菜,同時關心前端臺灣的環境議題,但有機農夫市集會受到餐廳等其他單位競爭,農委會未來若要推動食農教育專法,或許要多花點心思在協助不同食農教育組織建立商務模式或串聯上。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話有機】陳興宗:良食難求—給良食生產者的提醒與思考

此5因子又由許多次因子所左右,各次因子間也存在複雜交感。5因子滿足程度越高,作物越能穩定存活。這與有機農法、慣行農法、自然農法….等不直接相關,而一切都可以以科學角度去看待上述4+1因子,並從中找到解釋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