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有機】陳興宗:良食難求—給良食生產者的提醒與思考

農民想把作物種死並不容易,但想藉農業生產讓全家溫飽,卻是困難,這與大家忽視農業的高深應用科學本質有很大相關。

談農法前,先了解作物生長的科學課題

作物生長需滿足基本的健康4項(根部礦物質養分、根部水分、根部氧氣、葉面光合作用條件),另加上生長當地的勝出因子,共5項。

此5因子又由許多次因子所左右,各次因子間也存在複雜交感。5因子滿足程度越高,作物越能穩定存活。這與有機農法、慣行農法、自然農法….等不直接相關,而一切都可以以科學角度去看待上述4+1因子,並從中找到解釋與對策。

影響作物健康的5因子,及次要因子。

例如:土壤酸化影響氮肥有效性,農友急追氮肥,致使土壤微生物失能,土壤也更酸化,甚至影響土壤物理結構,導致許多負面骨牌效應,終致作物衰弱走向死亡。根本對策應是找出氮肥有效性受限之原因,而不是急著補充氮肥。

急著找出原因,急著解決問題,是大家習慣中的積極程序。問題關鍵在於眼前的原因與對策是不是假象?眼前的對策還會有什麼衍生問題?

工業革命帶來的農業生產改變,對作物的生態環境影響需列入經營考量

應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與經濟成長所需,工業化型態的農業革命性地一改過往人類的農業生產方式,成為世上各國農業發展的主流。拜大家努力生產所賜,人類雖一時提高了生產效益、滿足了人口與經濟成長所需,卻衍生出當今許多難題(土壤衰竭,食物品質不良,農地流失,水源漸涸,農村凋零,食安風暴…)。

戰後的台灣也參與此波農業革命,而台灣地小人稠,土地被頻繁壓搾,我們比別人更早面臨上列問題,大家應深省警惕。

特定昆蟲與微生物因侵犯人類經濟收益而被定義為病蟲害。病蟲害好發於作物栽培範圍內的衰弱個體,或生長密集處,病蟲害實為農人之良師益友,並為生態系中資源回收、汰弱留強之要角,大家應謙卑思考,是什麼人為因素導致作物衰竭,成為資源回收重要標的。

所有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都隨時奮力圖求生存。昆蟲與微生物雖不經營農場,卻隨時環伺人類密集栽培的作物,並在未徵得農場主人同意下,恣行盜食與腐生(牠們只是在求生存,持續前仆後繼地執行生命中的重要使命)。

自然界中的野地難見單一植物大面積長時存在狀況,(即使是生命力強韌的竹林也需挖筍抽竹,否則,20年內也將走向自然死亡。)我們刻意栽培的大面積作物是不存在於自然的,被大自然藉”病蟲害”回收當然亦屬合理情事,更需注意的是人類施展用於抵抗大自然力量的積極作為常因無知與貪婪而迷失,走向不可逆之絕境。

台灣農地面積小,發展小型具不可取代性農業特色是關鍵

農業不僅是餵飽我們的產業,農業也兼具國土保安、物種保留、生態穩定、農村文化傳承、社會安定、國家安全等六項功能。當我們只把農業聚焦在農作生產,農人在無意間會淪入工業化生產思維,持續過當人為影響讓土地持續劣化,上列六項功能盡失,連大家追求的產量與品質也日漸不如前。

面臨全世界自由貿易競爭的潮流,台灣的環境資源與條件不適合大面積量產的思維,我們應發展小而巧、小而美、美得獨到卻又具備無可取代特色、甚至能結合人文與觀光的農業型態始能不受世界自由貿易競爭的威脅。

安全、可追溯責任與永續經營更是台灣農業發展方向的必然要件。

所有農場皆可發展生態系,僅將有機農業及慣行農業做二分法談生態優劣有待商榷

所有的農場都可視為一生態系,生態系的穩定端視其中物種的多元化與系統內化的資源再生循環狀況。我們的作物若能融入農場當地的生態系,作物才能穩定生存並遠離農藥與汙染。

台灣四季溫暖潮濕,環境非常適合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只要明訂目標與執行計畫,各地農場都有機會發展穩定的地區生態系,讓作物可於當地健康生長。

當今輿論中簡單的二分法把農業區分為崇高的有機農業與背載負面印象的慣行農業,這與大家攻訐批評捷運恣意殺人狂有些相似。

在大家釋放不安與憤慨之同時,我們還需回頭檢討,作物生長過程與孩童成人過程都是點滴累積與栽培的過程,不似工廠生產線加班趕工可成就的,更不是人為硬力可雕塑的,我們是不是也忽略每個人在其中的責任?我們是不是太懶了,只期待問題能瞬間解決?

農場經營系統化及穩定化,作物改善對策更有用

當前政府推行的產銷履歷已從當初“求有”,現正走入“求精”的過程。產銷履歷是一套農業的ISO系統,經驗中,農民願意記載真槍實彈的產銷履歷,生產系統得以穩定化,所有改善對策將更有根據,土壤與作物將越來越健康農藥肥料自然可漸減,大家期待的有機農業自然水到渠成。

最後一提,良食生產者還要有志氣與擔當,要設法保留農地延續使用的可能性,因為事關大家的健康,全國上下應共同努力讓農業經營環境健全、多花費一些時間去了解農業、重新看待農業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