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針對農業實行補貼超過半世紀,相關政策也需與時俱進,達到改善農民所得與生活的目標。(圖片提供╱吳勁毅)
農觀點
建構農業安全網 改革補助政策增加韌性:五大支柱兼顧生產、生態 保障農民生活/楊明憲

1974年臺灣實施「稻穀保價收購制度」,標誌農業政策進入「補償型」階段,補助成為農業政策要項,至今已50個年頭。然而,臺灣農業補助政策多元,往往牽一髮動全身,對糧食生產與產業發展影響深遠,需要全面檢視並與時俱進檢討。

新聞
臺灣實施作物收入保險之回顧與發展——展望與建議

支持農民所得並保障農民收入為長期以來的農業政策目標,在過去均以非保險方式的保價收購、要素補貼,以及天災救助等方式來致力達成此目標,但因政府財力有限、齊頭式補貼、恐有違WTO境內支持規範,以及氣候變遷愈加嚴峻的考量下,政府開辦農業保險實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