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花
封面故事
農業技術交易媒合,抗逆境品種正夯 ! 農的科技與智慧都在TATM

農業技術交易網(Taiwan Agriculture TechnoMart,簡稱TATM,網址https://tatm.coa.gov.tw/),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於2008年所建置,為國內第一個整合性農業技術交易的媒合平臺,迄今維運10餘年,集結農委會所屬機關科技研發成果,整合技術、專利、品種權、技轉公告等訊息,利用網路無遠弗界的特色,進行技術行銷及媒合。歡迎農企業業者、各地農友及對農業有興趣之人士前往該網站「探索尋寶」。

新聞
2021年度科技農企業菁創獎頒獎 農業研發、應用新思維因應環境及氣候變遷

第8屆「科技農企業菁創獎」今(16)日舉行頒奬典禮,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菁創獎競爭非常激烈,本屆有19家入圍,每一入圍的業者,其科技應用及研發都是農業部門的典範,在生技、AI、氣象資訊,以及蘭花等農業強項有貢獻,具體運用於臺灣及全球的農業部門。

新聞
無人植保機智慧升級 讓你少吸農藥多做10年

施肥、巡田、噴藥⋯⋯農田作業在現代科技挹注加值之下,無人機正快速帶動傳統農業「起飛」邁向智慧農業,「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的農村新面貌到來。無人機在農業的應用已大放異彩,主要執行預防病蟲害等植物保護工作,通稱無人植保機。

溫室栽培
農業技術
擺脫「風水」宿命 智慧化設施栽培遠端管理,滑手機就能看顧溫室

農業設施主要目的在保護農作物,避免受到天候與病蟲危害,營造良好栽培環境,提高作物產量跟品質,在氣候變遷威脅下,設施栽培已成為農耕重要趨勢。臺灣農業設施產業雖已有相當基礎,卻面臨內部溫度偏高、夏季運用效率差、耐風性不佳與颱風季節易受損等瓶頸,又因多數是成本較低的簡易溫室或網室,硬體設施結構簡單,栽培技術參差不齊,導致品質不易控管、銷售不穩定。也因此,透過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利用環境感測精準預測,使農業設施與栽培技術參數化,實施標準化生產與數位化產銷,精簡作業項次與資材過度投資,提升農業生產效能,減緩對環境衝擊,成為農業領航產業發展重要課題。

豐年雜誌7202立體書封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2月號 地方養成記-創生產業正循環

人與土地的連結從哪裡開始?當一條溪流引入圳道盈滿稻田,農民將秧苗穩穩插入田土;當海女閉氣潛入10公尺深的海水中,只為找尋足以支持生活所需的海產;當人們特地前往農村,就為看看團購多回的農特產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連結其實一直都在,只是生活形態變了,變得不再容易看見需求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發揚土地價值的農漁村和第一線生產者,是時候拉回眾人的目光了!一起讓故事重新流進每個人心中;檢視地方的特色與缺口,找出凸顯自我價值和經濟發展的方式。

稻子
農業技術
智農領航精準產銷 臺灣米變精品,種稻也能成為科技新貴

2016年某一天的傍晚,位於臺中市霧峰區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的電話突然響起,稻作研究室主持人賴明信順手拿起話筒,電話那端傳來熟悉聲音:「賴明信嗎?我是所長。麻煩你在明天早上8點以前,提供1張稻作生產力4.0規畫簡報給農業工程組……」,講完電話之後,賴明信腦中一片空白。「我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生產力4.0!」回想起5年前的情境,賴明信到現在還是很難相信,那通讓他聽得「霧煞煞」的電話,竟然成為智慧農業「稻作領航產業技術研發與應用」計畫的開端,引領臺灣稻米邁向精準產銷新紀元。

稻田
農業技術
研發打底,應用搭橋 智慧農業共創農民幸福路

過去大家都認為農業的感覺就是傳統、缺乏想像的產業,如今政府持續推動智慧農業,還有產學研協力研發與推廣,吸引很多科技公司開始跨領域、跨產業投入,將科技延伸到農業場域。除此之外,目前有很多農企業或農民,也逐步在生產管理階段導入智慧化,以前很難想像農民會在田邊裝設相關感測器,現在知道智慧化管理能夠幫助生產優化,很多農田都開始有了新氣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科技處研究發展科技正游舒婷說明,智農計畫從2017年執行到現在,造成的最大改變就是讓「智慧農業」這個名詞變得很普遍!

新聞
把玩具變工具 隱身在土木工程系裡的智慧農業研發中心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益發常見,首當其衝的就是農業部門,糧食生產牽涉國家安全與民生,劇烈的天候變化,讓農民無法完全仰賴經驗判斷耕種或收割的時機,農損更是屢創新高。「我們面對的耕作環境會越來越嚴峻,如果沒有更好的sensor(感測器)或方法以掌握現狀、用有效率的方式耕作,未來要養這麼多人就會有困難。」楊明德院長說。讓農業升級、用更有效率的方法、以更少的農地、肥料與農藥種出產量不減的糧食,是他們最想做到的事。

harvest7201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1月號 作物防災學-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與技術

農業生產與氣候條件息息相關,然而從2016年1月下旬的霸王級寒流到2021年的乾旱與強降雨,嚴峻的氣候變遷趨勢,帶給農民有增無減的挑戰,加速建構韌性農業體系,成為農政單位刻不容緩的工作之一。希望藉由作物防減災技術逐步推廣、落實於生產現場,臺灣農業能走向農損更少、農產品供給和品質更穩定的一天,對氣候變遷的衝擊大聲說:我們準備好了!

新聞
有機大豆省工栽培降逾90%成本 智慧農業可避近千萬災損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建立「有機大豆智慧省工生產技術平台」,透過播種機、除草機及選豆機等省工機械研發,幫助農民降低生產成本超過90%;並導入智慧化栽培管理系統,農民用手機就可做生產排程,防災避險,每年約可避免540萬至900萬元產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