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基因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個性兇殘,防治困難,許多遭到入侵的國家皆很頭痛,包括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王忠信副研究員,多年來持續研究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的社群行為,是由六百多個基因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所調控。近年來,他積極尋找超級基因上面、決定蟻后氣味以及工蟻辨識氣味的關鍵基因,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治餌藥,誘騙工蟻暗殺自己的蟻后。
如果把全世界的鳥巢放在一起看,會發現什麼有趣的模式呢?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志銘副研究員、端木茂甯助研究員與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方怡婷,統整全世界五千多種鳥巢,推算鳥巢的演化史,發現鳥巢與鳥類的演化歷程息息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稻米是人類重點糧食作物。數千年來,人類不斷汰選稻米,挑選顆粒大的、不容易落粒的、稻榖上沒有芒的……一代又一代馴化的故事,深藏在稻米的基因裡。中研院植微所邢禹依特聘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究山地陸稻的基因,破解了臺灣蓬萊米身世之謎,也找到南島語族遷徙的線索,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在農產加工跟園藝性狀上,一般相信,柑橘的酸味來自於檸檬酸,即便果實的糖度相同,也可能因為酸度的差異,導致味道有顯著的差異,一般稱之為糖酸比(acid-sugar ratio),是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但是如何從基因的層面進行判斷,一直是個困難的問題,而酸味是柑橘重要的性狀之一,也是育種學家長期想要發現和調控的基因。
「外面綿綿的春雨不但代表我們萬物復甦,它也提醒我們在臺灣入冬的這兩千隻黑面琵鷺:三月到,準備北返了。」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楊嘉棟主任開場。在黑面琵鷺北返之際,特生中心及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研究團隊留下了領先全球的黑面琵鷺基因組草圖,要解開黑面琵鷺幾萬年來的族群秘密。
面對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有限的耕地栽種面積下,人類對水產品需求日益劇增,加上海洋漁業資源長期受氣候變遷、自然生態棲地環境破壞與污染,以及過度捕撈等因素,使得魚蝦貝蟹等海洋生物族群的繁殖與生存面臨極大壓力,海洋資源已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近年來海洋漁撈產量已達到頂點,即使在未來也僅能微幅增加,為避免資源過度利用,影響其再生能力,有效做好漁業資源管理,如減少對資源的撈捕壓力、建立友善生態環境、增殖漁業資源及增進國人保育觀念等,才能保護天然海域資源與有效利用漁業資源。
酪農業者不需要再等到乳牛 3歲頭胎分娩後才知道產乳量好不好,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下稱畜試所)在去年引入乳牛基因體檢測技術,只需在小牛數月齡階段,採集血液、耳組織或毛髮囊,經檢測後就能知道相關性狀。
吃飯皇帝大!米飯是臺灣人的重要主食,我們感謝辛勤的農民揮汗照料田間的稻作,但其實在稻農背後,還有一群研發育種改良的幕後功臣。專家各司其職,費神地育出新品種、鑑定好品種,守護臺灣專屬的米飯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