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林華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林務局局長、國立臺灣博物館副館長、文化部專門委員兼媒體公關組長、科長、林務局保育組技正、臺北市立動物園副研究員、組長、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封面故事
本土森林植物精油 吸吐臺灣山林香氣:精油產業活化林業 剩餘枝葉可去化、林農有收益

2017年是臺灣「國產材元年」,隔年全國農業會議訂出十年後——2028年國產材自給率達成5%的目標,增加至五倍。距離目標達成時間,今年來到期中考階段,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積極推動可相輔相成的非木質產業發展,轄下全國八個地區分署將在今年全部各自推出不同風土的特色本土植物精油原料生產,衍生精油、純露及香水等相關產品。

封面故事
傳承百年「天皇米」 吉野1號啟動地酒新局:「這麼傳奇的稻米,一生當然要種過一次!」

近年日本清酒受國人喜愛,本土酒廠也嘗試釀造清酒,其實日治時期臺灣已有釀製清酒的歷史!稻米是臺灣主要糧食作物,但提及米製酒,往往只想到常用於料理的紅標米酒,臺灣稻米育種也一向以食用米為主,不似日本發展出專為釀酒栽培的「酒米」品種。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持續繁種在地傳承百年的「吉野1號」,並由歷史資料發現「吉野1號」曾被認證為「全島酒造最適米」。在遍地開花的地酒再生運動中,吉野1號再受全島注目,或將醞釀出臺灣稻米產業升級的契機。

陳千浩/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客座副教授農學博士、法國勃根地大學釀造學系、瑞士旅館公會旅館管理學院Les Roches畢業
封面故事
地酒再生,一釀不休:釀酒師陳千浩:再生不是復刻!從土地到米其林餐桌產業升級

「第一次聽說地瓜酒,帶給我非常、非常巨大的震撼。2014年在蘇格蘭一場烈酒研討會,遇見日本鹿兒島大學的吉崎由美子(Yoshizaki Yumiko)教授,他跟我說,番薯可以做酒──可是為什麼,我一輩子從來沒聽過番薯酒?」

我是學做酒的人,自然對酒很有興趣,臺灣到處都是番薯,那卻是我第一次聽到番薯酒。

封面故事
臺灣葡萄酒故鄉 二林酒莊醞釀亞熱帶美酒:專賣制造就釀酒葡萄盛世 新舊品種展現在地可能

國外釀酒葡萄園多以排水性佳的向陽坡地為主流,位於濁水溪沖積扇平原、土質排水較差的彰化二林鎮卻成功引種栽培,成為國內釀酒葡萄主要產區,至今仍酒莊林立。歷經專賣制度變動引致的產業巨變,風土條件迥異於國外的二林,卻有保存國內最多葡萄品種的果園,以及驚艷國內外的酒品,國內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史、可能性與現實面,在此可見一斑。

封面故事
「酒的市場不會消滅」釀酒葡萄產業破與立:育種長期作戰 「客製化」釋出品種助發展酒莊特色

釀酒葡萄在臺灣是氣候環境先天條件不良的作物,卻也是專門作為釀酒原料而生產歷時最久的農產。葡萄藤展現酒業與農業的牽連,專賣契作盛世的中斷沒落,農村酒莊才開始萌芽生長,在葡萄品種與栽培條件的雙重桎梏下,逐漸摸索臺灣在地的風味。如今部分製酒成果已在國際競賽受肯定,栽培技術與品種培育均證實臺灣葡萄酒並非不可為。

封面故事
羅己能地酒之旅「格外品」製造農酒雙贏:恆器製酒翻轉地瓜與多元農產、培養未來市場

雲林水林「台農57號」地瓜遠近馳名,略含鹽分的土質與海風吹拂,造就肉質軟Q帶勁、口感香甜綿密的地瓜,這風頭水尾之地的強韌滋味,在2百公里開外的桃園蘆竹,竟能得到進一步昇華!「恆器製酒」酒廠創辦人羅己能等在其中一棟前面,旁邊另一棟鐵皮屋則是製酒場。近年屢次斬獲國際大獎的「台農57號」地瓜酒就在此釀造蒸餾,甚至搭配不同水果「格外品」釀造酒品,開創出獨特風味。

鮪延繩釣
封面故事
漁法介紹

遠洋漁業是指漁船在我國200浬經濟海域外,從事漁撈作業的漁業方式,主要漁法包括鮪延繩釣、鰹鮪圍網、魷釣兼營秋刀魚棒受網。

農業部漁業署署長 張致盛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博士,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輔導處處長、科技處處長、主任秘書、漁業署代理署長。
封面故事
臺灣遠洋漁業「質」感提升:突破產業三大挑戰 航向穩健永續

我國2022年,臺灣遠洋漁業年產量約48萬噸,年產值約355億元,各占漁業總體的54%與43%。遠洋產業的生產力,不僅止於漁獲量的產量與產值,還包括上下游及周邊產業,包含銷售通路業、漁產品加工業、冷凍倉儲業、船舶修造業、漁網漁具業及漁用物資補給製造業等,整體產值估計超過千億元。
除了經濟價值,遠洋漁業對於國內消費人口來說,更是重要的糧食產業。不論是經濟生產或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自給率,遠洋漁業都是我國相當重要的產業。

高雄市前鎮漁港內除了遠洋捕撈業外,舉凡冷凍、補給、修船、加油,周邊一應聚全,涵蓋完整上、中、下游產業鏈。
封面故事
前鎮漁港首度更新 奠基漁業百年榮景:全面活化整建 帶動臺灣漁業華麗轉型

「7月份颱風來,很多居民都跟我說:『欸總ㄟ!不一樣了耶!這次都沒聞到臭味了。』」高雄區漁會總幹事黃昭欽說,前鎮漁港首次大規模整建,逐步完成五大工程,其中「下水道建設」已具顯著成效,過去港區刺鼻的油汙廢氣、魚腥味消失,清新好空氣取而代之,巨大的改變,讓在地人都感受到前鎮漁港的變化。遠洋漁業母港──前鎮漁港的整建不僅硬體設備升級、港區環境改善,更推動產業轉型,成為全方位世界級漁港,開創遠洋漁業下一個五十年。

於中西太平洋航行的美式單船圍網漁船,漁船噸數為目前最大1,983噸,單船船員人數為30~36人。(圖片提供/台灣區圍網公會)
封面故事
臺灣遠洋漁業公會三巨頭 新年海上展望:配額緊縮、高額入漁費、外銷通路受阻 業者期待解方

美味魚料理靠的是遠洋漁業辛苦捕撈而來,隨著海洋資源減少,我國鮪延繩釣漁船遍布三大洋,其中印度洋漁船面臨國際配額不足的難題。鰹鮪圍網漁船聚集中西太平洋島國經濟海域,漁撈作業需負擔高額入漁費。上半年西南大西洋捕魷魚,再轉西北太平洋捕秋刀魚的魷釣兼營棒受網漁船,則遭遇水產品被禁,主要外銷市場受阻的不同課題。遠洋漁業如何破浪前行,迎接下一道曙光?

漁船監控系統(VMS)是目前最具成本效益、最有效的漁業管理工具之一。
封面故事
臺灣遠洋漁業轉骨 對外漁協全力補給:肩負養護使命 海上觀察員守望海洋資源

因應國際趨勢變化,1989年政府和產業界合力成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協助業者進行入漁合作、處理漁事糾紛、爭取成為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會員,以確保遠洋作業權益。參與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過程中,透過發展漁船監控系統、觀察員計畫等,共同養護與管理海洋資源。其中,觀察員計畫迄今二十餘年,已獲得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認可,今年1月該組織將派員來臺進行第三次定期稽核。

剛退休的觀察員師家璧回到前鎮漁港,默默奉獻為臺籍遠洋漁船值勤是他的驕傲。
封面故事
半生孤懸遠洋 大船為家──師家璧

為符合國際漁業公約對於遠洋資源捕撈的規範,臺灣設立隨遠洋漁船出海的觀察員制度,為防止過量捕撈及保護特殊的魚種,觀察員的工作就是監控、記錄及回報臺籍遠洋漁船的作業及漁獲量。值勤18年的資深觀察員師家璧去(2023)年秋天退休,加上他先前10年的遠洋漁船跑船經驗,幾乎有大半生孤懸海上,跑過三大洲五大洋,大海已然是他的家。

勝利還是失敗,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這不僅是劉萬天的航海經驗談,更是他的人生哲學。
封面故事
出身澎湖將軍澳嶼 引領延繩釣船隊航向大海:最懂討海人的船東──劉萬天

劉萬天於2016年當選全國模範漁民,投身遠洋漁業56年,從船員當到船長,再創業成立「金翔穩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擁有十幾艘延繩釣漁船的船東。一路走來,他以堅毅不拔的精神乘風破浪,扭轉出身清貧的劣勢,為自己的人生開展更大的格局。劉萬天親身參與臺灣遠洋漁業的轉變,始終秉持初心,以愛與包容心善待每一位船員。儘管產業環境時好時壞,但他相信臺灣人的智慧與韌性,必定能找出未來前進的方向。

2023年是屬於穀物類的一年,身為農藝學者、種子學專家、永續農業的倡議者,郭華仁積極參與各項小米復育推廣活動,其中不少種原是由他聯繫才從國外回到臺灣。
封面故事
帶「走失」小米回臺灣 農藝學者的永續願景:族人、農民自力保種 種子傳遞文化與農業

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是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價值的重視,肯定小米為潛力糧食作物。為響應全球糧食議題,臺灣各地推廣活動陸續展開,這之中經常可以看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的身影,他擔任召集人、引言人、顧問等,連結相關單位、民間團體,成為串聯各方、匯聚力量的靈魂人物。

帶領學生參與魯凱族豐收祭為USR計畫中的一環,豐收祭當天,各部落攜帶當季、當年作物的收成,主要為小米、小米糕(abai)、小米酒、水芋頭等到豐收祭場域,顯示小米豐收收成,並分享給族人,一同歡慶。(圖片提供/巴清雄)
封面故事
霧臺小米回家 邁向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中山大學USR計畫讓魯凱傳統農耕文化「醒來」

霧臺鄉魯凱族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Rungudru Pacekele)於2020年開始推動USR種子型與萌芽型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的谷川、神山與霧臺部落,學習魯凱族傳統農業文化,並於休耕地進行小米混作栽培。巴清雄說,與2011年他負責的「小米回家」行動相比,中山大學USR計畫有一套完整規畫,能夠將學校與部落整體的力量有效整合,在原住民族傳統農業面臨人口外流、勞動力老化的情況下,開創小米復耕與保種新希望。

臺東農改場長年支持原鄉農業的發展,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信言(右)、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黃政龍(中)、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左),期待從部落的需求出發,協助傳統作物與文化的永續經營。
封面故事
「找回原力」在臺東:從部落文化核心支持原鄉永續農業

目前臺灣原住民族共16族,臺東地區共有7族,占臺東縣三分之一人口,近8萬人。臺東地區原民族群多元、傳統物產豐饒,原鄉發展向來是臺東農改場努力方向。2022年開始,臺東農改場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計畫」,投入原民作物的知識傳承、栽培技術、產業串聯、資料建立與推廣等工作,推動原鄉兼顧「三生共好」的永續農產發展模式,保留部落農耕文化,提升部落經濟、促進青年回流。

以斯馬哈散農莊主人邱曉徵講起油芒,如同照顧自己小孩一般,眼神藏不住的開心。
封面故事
以斯馬哈散農莊復育傳統作物:布農五穀找回原民語言與文化

11月底,以斯馬哈散農莊的油芒田已採收完畢,旁邊綠中帶紅的低矮植物,是剛種不久的紅藜。在這片1.8公頃的農莊中,種植著布農族過去慣常食用的五穀;1942年族人被迫從高山遷移平地時,僅攜帶小米下山,其他穀物已不復見。抱著復耕原民作物的心情,農莊主人邱曉徵(Banu Ismahasan)先種植小米,2014年開始種植紅藜,他邊上課、邊尋找其他原民作物,至今已成功復育紅藜、稷、龍爪稷、油芒。

林志忠與兩位部落Ina(魯凱語中的母親)在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堤防河岸地的小米田進行例常的農務。
封面故事
栽回大武山下的小米生態系:田野調查家攜手部落青年 復興返穀文化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重創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霧臺鄉好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的部落產業與生活場域。為了重建家園,三村的居民遷至位於瑪家鄉北葉村的瑪家農場,將山林環繞的新部落命名為「禮納里」(Rinari),禮納里含意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在此地匯聚了新的希望,重新出發。包括田野調查家林志忠與在地部落青年所組成的「深活共構」文化工作室,為了推廣原民文化、建立和諧生態圈而共同努力。

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俗稱紅藜,屬於藜科、藜屬的植物,其莖桿富韌性,成熟時穗會下垂。(圖片提供/信豐農場)
封面故事
信豐農場六級化經營 打造完整臺灣紅藜產銷鏈:期盼輸銷歐美日 展現臺灣紅藜風采

人稱「紅藜達人」的鄭世政,最初和家人一起嘗到家鄉屏東種植的紅藜,驚豔於它對人體健康的益處、商業化的潛力,一頭栽入臺灣特有種作物「臺灣紅藜」復興運動,全心奉獻本土紅藜產業。2014年集結理念相同者,成立農企業「信豐農場」,自產自銷結合農友契作,田地至今擴展至十餘甲,紅藜栽種面積為全國之最。鄭世政的願望就是遍撒紅藜種子,讓各地皆能感受紅藜之美,同時推廣到全世界,讓臺灣紅藜在國內外發光發熱。

邢禹依博士(右)認為,投身農藝科學的使命就是讓臺灣的農業更好,還要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吃得營養健康。曾任邢禹依研究助理的徐子富(左)投入推廣在部落發現的臺灣油芒,希望這種獨特的旱作榖物持續流傳。
封面故事
穿越千年遺址 探究臺灣早期穀物:原民傳統作物潛能成未來趨勢

從山地陸稻、小米到油芒,中研院研究團隊以跨領域科學方法,持續探索臺灣傳統糧食作物的生命力,並成為未來糧食發展的新方向,而勾連這條研究路徑的關鍵之一竟來自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考古遺址。南科考古團隊在南科發現的南關里東遺址,陸續出土大量的碳化種子,讓科學家得以一窺5千年前臺灣南島語族祖先的活動軌跡,為臺灣早期作物的研究留下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