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2 頁
【臺灣原生種】草鴞 Tyto longimembris pithecops
說到貓頭鷹,除了平安、吉祥等象徵,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哈利波特」中的信差「嘿美」,雪白蓬鬆,乖巧有靈性,每次出場送信都讓人被可愛爆擊。全世界貓頭鷹有一百三十多種,臺灣就有十二種。
【菊島喫風土】來自土魠魚的牽掛
過完年後,臺北的小廚房收到從澎湖空運來的包裹,裡頭是父親親手準備的澎湖海鮮。透著銀白色澤的土魠切片被整齊真空包裝起來,指尖感受魚肉冷凍過的扎實手感,那一刻,離家的日子與童年記憶交錯,腦海中土魠的鮮美,彷彿將我拉回澎湖的風與海。
【阿里山鐵道物語】交力坪車站:小站站長的一天
從竹崎站到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之間,除了中途的奮起湖站,就只有交力坪站有派駐人力,辦理票務與行車運轉的工作。由於車站規模較小,「一人小站」的工作日常,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好奇。
【山路跑旅】家離山邊那麼近
家離山邊那麼近,一定很棒吧?我也這麼想。
大肚山和我的老家同屬海線,一直是臺中夜景勝地,但直到接觸越野跑,我才知道這裡也是在地跑者的熱門訓練地點:難度低、可跑性高、路線多變,而且距離我家只要車程二十分鐘。很棒吧?
然而,每逢假日有空,我往往還是捨近求遠,往谷關或泰安跑。
【四方茶話】追求協調與淺談鑽蜂巢─訪二元尋行
「二元尋行」品牌與名稱由來,源於瓷器創作者稼惠,及其人類圖。二元,來自人類圖中慣用描述;尋行,則是創作的尋路之旅。稼惠從製作茶具切入學茶。譬如陶有很多表現形式,她選擇以瓷土專注創作,是因喜歡單色表現,其中又最欣賞白色。
【林間散步】茄苳的鄉土風情
據統計,全臺老樹,主要是平原聚落中,綁上紅布條的那些大樹公,前四名的樹種為:榕樹、樟樹、楓香、茄苳。這每一種,確實都深刻交織在平民生活中。
日本人以溫帶民族的眼光,認為臺灣的亞熱帶意象,以榕樹和茄苳為代表,日治時曾大力推廣種植。然榕樹的根系兇猛,在擁擠的現代都市被漸漸淘汰,而茄苳留了下來。
【家居植日生】一起蜂旅館:城市角落生物大發現
「這個可以特別看一下,應該是藍泥蜂蓋的。」「城市方舟工作室」的成員王庭碩引導我們觀察蜂旅館洞口,常見棕黃土質封門,卻有幾個門呈石灰質感的白,感覺有特別「油漆裝潢」。「這種蜂會採集壁虎大便上面,那顆白白的物質,拿來封住洞口。」
【家居植日生】一起種菜吃:工程師的樂活魚菜錄
有臺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園區,放眼望去,總見不斷擴建的廠房,越蓋越密集、越頂天的高樓大廈,伴隨上下班時間永遠塞到動彈不得的車潮,生活只見高壓緊繃。這樣的日常環境裡,竟然有位竹科工程師,以系統化思考的專業,在水泥叢林中親手打造出綠意夢土──紀成璞以自學自製的方式,執行居家也能施作的「魚菜共生」環境。
《鄉間小路》2025年3月號 真鮮海豐味
身處海產豐饒的美麗島嶼,洋流與季風推送,餐桌上迷人的風景,總有一兩道鮮美得讓人口齒生津的時魚海鮮。不過現今,隨友善環境和漁業永續觀念興起,應該怎麼做,才是落實關懷海洋,以及永續海鮮的識魚、食魚之道?跟著《鄉間小路》,我們邀請各有美味「手路菜」的海鮮主廚,化身餐桌邊的「侍魚師」,細說他們挑選食材時的海洋關懷與理念故事。
【永續海鮮指南】吃一桌友善環境的海鮮
水產、海鮮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隨季節變化,不時還會出現期間限定的時令珍饈,煮之以清蒸、紅燒、乾煎、酥炸,各具滋味。然而,漁業資源有限,國產漁獲數量已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除了透過漁業管理的方式追蹤、改善現況,消費者選用「永續海鮮」,也是極重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