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30年展翼東亞拍攝《守護黑面琵鷺》 跨越海洋四部曲飛過二分之一

梁皆得將黑面琵鷺稱為「風中旅者」,《守護黑面琵鷺》是陸續拍攝近30年、走訪東亞各國棲地的成果。(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梁皆得將黑面琵鷺稱為「風中旅者」,《守護黑面琵鷺》是陸續拍攝近30年、走訪東亞各國棲地的成果。(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採訪、撰文/余麗姿、王慧雯
編輯/陳大中

「我們昨天才從七股那邊回來,那個風非常非常大,所以我們就叫牠『風中旅者』,從1992年陸陸續續接觸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很想拍牠的世界版!」《守護黑面琵鷺》將在3月24日全臺上映,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說,「我想突破同溫層,用電影行銷方式,推廣到社會各階層,重視臺灣的自然生態環境。」

紀錄片拍攝動輒經年,生態紀錄片尤其如此。梁皆得執導、和《守護黑面琵鷺》同樣從1992年開始攝影工作的《老鷹想飛》2015年上映,影片軸心為「老鷹先生」沈振中老師追蹤老鷹生態的生涯歷程,並探討臺灣黑鳶因農藥死亡的事件,獲得很大迴響,促使郭台銘永齡基金會買下公播權供全國中小學觀賞。

梁皆得拍攝多部鳥類生態紀錄片鉅作,期待電影行銷能突破同溫層,讓社會大眾認識鳥類的可愛和環境生態的重要。(攝影/吳尚鴻)

再累積7年之後,《守護黑面琵鷺》終於在去年底完成,一路伴隨王徵吉先生等一群愛鳥熱血人士,見證他們為黑面琵鷺棲地持續努力,30年來黑面琵鷺也由全球不到300隻逐漸復育,近年已來到6,000隻以上。《守護黑面琵鷺》邀請吳念真旁白,「湖濱散記裡提到,野性在,世界就存在」,梁皆得說,從黑鳶的死亡事件,到黑面琵鷺的各國棲地保護,我們對環境要多多去關心和了解,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這個是很重要的科普,我要傳達出去」。

跨越海洋的飛翔  四部曲以里山里海為背景概念

梁皆得長年拍鳥心得,他想推動人與自然共存的概念。繼《老鷹想飛》呈現里山的概念後,他規劃「跨越海洋的飛翔」四部曲,以4部影片、記錄4種明星鳥類,都是會飛出臺灣、在海洋上飛翔的遷徙性鳥類,也就是候鳥。2021年《尋找神話之鳥》是首部曲,今年上映的《守護黑面琵鷺》是第二部。

《老鷹想飛》劇照,正在做日光浴的黑鳶。(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尋找神話之鳥》記錄黑嘴端鳳頭燕鷗,牠是臺灣的夏候鳥,黑面琵鷺是冬候鳥,第三部拍攝的是森林裡的彩虹仙子——八色鳥。梁皆得說:「八色鳥是夏候鳥,夏候鳥來臺灣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繁殖,全世界最容易看到八色鳥的地方,是臺灣哦。」每年秋季的過境鳥「灰面鵟鷹」(灰面鷲)則將是第四部主角。

「其實我們這四部影片,講的就是人與自然共存的里山里海概念,前面兩部是里海,後面兩部是里山,所以叫里山里海,」梁皆得笑著說:「包山包海啦!」

梁皆得在馬祖拍到與鳳頭燕鷗混居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世人方知「神話之鳥」仍存在於世,他持續追蹤拍成《尋找神話之鳥》,並展開「跨越海洋的飛翔」四部曲計畫。(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梁皆得在馬祖拍到與鳳頭燕鷗混居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世人方知「神話之鳥」仍存在於世,他持續追蹤拍成《尋找神話之鳥》,並展開「跨越海洋的飛翔」四部曲計畫。(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跨越30年的堅持  要讓更多人看到「這一點樂觀」

《守護黑面琵鷺》一切的起點,是1992年臺灣發生震驚各界的「臺南七股黑面琵鷺槍擊事件」,當時在中華日報擔任攝影記者的王徵吉先生被指派至當地採訪,就此與黑琵結下三十年來的緣分,展開紀錄與守護黑面琵鷺的一生,也因此與梁皆得結識。

笑容爽朗的王徵吉(左)30年來投入黑面琵鷺保育,人生故事成為《守護黑面琵鷺》的一條主線。(圖片來源/《守護黑面琵鷺》劇照)

梁皆得說,最開始的設定是講黑面琵鷺故事,「因為我們就是喜歡鳥,所以鎖定就是黑面琵鷺」,但關心黑面琵鷺的人可能有限,為吸引大眾目光,大家對「人」在做什麼事情,還是會比較有興趣,所以就請王徵吉作為主角之一。人稱「黑琵先生」、「Mr. Happy」的王徵吉,鏡頭前笑容總是樂觀開朗,背後卻有悲傷轉折,在探訪非洲琵鷺的旅程與妻子天人永隔,十年前罹患大腸癌三期仍為拍攝黑面琵鷺延遲手術,堅持不懈守護黑面琵鷺。

「我希望王大哥這一點的樂觀,可以讓很多人看到,因為我小舅子之前跟王大哥差不多同時期大腸癌第三期開刀,可是他每天心情很不快樂,後來沒有多久就走了。」梁皆得說,「我看到王大哥這一點,堅持要把這個故事放在裡面」,藉此鼓勵相似境遇的人可以樂觀看待人生。

守望黑面琵鷺的信念支持王徵吉走過喪妻低谷,樂觀面對人生。(圖片來源/《守護黑面琵鷺》劇照)

守望黑面琵鷺的信念支持王徵吉走過喪妻低谷,樂觀面對人生。(圖片來源/《守護黑面琵鷺》劇照)

「有很多巧合都是30年」 從黑面琵鷺照片到紀錄片

梁皆得回憶自己與黑面琵鷺結緣,他說,退伍後,因緣際會擔任東海大學生物研究所劉小如教授(現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的研究助理,有一年劉小如收到國外環保團體國際鳥盟寫信提醒她,需要她幫忙關注幾種在臺灣遷徙性的候鳥。

梁皆得說,「我記得有兩種,一種是黑嘴鷗,當時我住彰化,大肚溪口就有這種鳥,但黑面琵鷺就不太清楚,劉老師就叫我們蒐集資料,我就蒐集到台南鳥會有(追蹤)這個鳥,七股那邊有這種鳥,後來我是最早去拍黑面琵鷺照片的。」

黑嘴鷗也是稀有、瀕危的保育類動物,飛行中的正面照非常難得。(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黑嘴鷗也是稀有、瀕危的保育類動物,飛行中的正面照非常難得。(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當時梁皆得跟劉小如老師一起進行蘭嶼角鴞研究,提出申請拍紀錄片的專案,於是他走上攝影之路。「1992年買了第一台攝影機,價格不會很貴,但底片很貴,拍30分鐘就要3萬塊,所以成本很高。」因為底片成本很高,讓梁皆得沒辦法一直拍,所以他只要有空,就去「看一下,拍一下」;後來攝影數位化,早期的影片也數位化,30年累積累積至今共有50顆4TB硬碟,光是整理及剪接便費時4、5年。

「有很多巧合都是30年,」梁皆得說,「從1992年這樣子算起,那一年又剛好有槍擊事件。」梁皆得細數,黑面琵鷺槍擊案發生在1992年,王徵吉也在1992年開始拍黑面琵鷺,台南鳥會也是1992年成立。他還補充說,「我也是在1992年在拍蘭嶼角鴞時,結識我太太。」

1980年代末梁皆得(右)開始在蘭嶼拍攝、紀錄蘭嶼角鴞生態,後來也在蘭嶼結識太太陳秀梅。(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1980年代末梁皆得(右)開始在蘭嶼拍攝、紀錄蘭嶼角鴞生態,後來也在蘭嶼結識太太陳秀梅。(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進行生態攝影超過30年,包括蘭嶼角鴞、黑面琵鷺等眾多保育類鳥類在內,梁皆得都是國內最早的攝影者之一。圖為蘭嶼角鴞。(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進行生態攝影超過30年,包括蘭嶼角鴞、黑面琵鷺等眾多保育類鳥類在內,梁皆得都是國內最早的攝影者之一。圖為蘭嶼角鴞。(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黑琵遷徙路線走透透  前進南北韓停戰線邊緣

日本福岡雪地裡的黑面琵鷺、臺灣臺南沿海濕地埋下頭找魚的吃的黑面琵鷺,以及在南韓農田覓食的黑面琵鷺等,拍攝團隊幾乎將遷徙路上所有沿途會經過、棲息的地方全跟著走過一輪,足跡遍布臺灣、日本、南韓、越南、香港、澳門、中國等地,記錄下不同環境中的黑琵族群生態,棲地從濕地、住宅區,到荒無人煙的島嶼,甚至是南北韓交界停戰區。

「我們想拍的是世界所有黑面琵鷺在的地方,世界的繁殖區。全世界有黑面琵鷺在的地方,我們都要跟著王徵吉大哥去走一遍。」梁皆得說,唯一沒去的地方就是俄羅斯、北韓,因為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影響,無法成行。

梁皆得和王徵吉本原本計畫前往俄羅斯緊鄰朝鮮邊界的黑面琵鷺重要棲地,也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登錄的候鳥棲地富魯格利姆島」。富魯格利姆島除了黑琵外,還有丹頂鶴、黑嘴鷗、金鵰等眾多種類鳥禽,可謂愛鳥人寶地,但該島屬於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遠東海洋保護區,登島前必須取得許可,不便於安排攝影行程,冷戰期間更曾是軍事管制區。

<span class="mw-page-title-main">富魯格利姆</span><span class="mw-page-title-main">島上築巢繁殖的黑面琵鷺。</span>(圖片來源/© <a href="https://russia.birds.watch/v2photo.php?l=en&amp;s=000200017&amp;n=1&amp;t=64&amp;si=fer"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Yuri Gluschenko</a>@Russia birds watch)

富魯格利姆島上築巢繁殖的黑面琵鷺。(圖片來源/© Yuri Gluschenko@Russia birds watch)

北韓更是一個管制非常嚴格的地方,無法直接入境拍攝,不過在南韓研究學者、前首爾動物園園長 Dr. Kisup Lee 協助下,他們前進最接近北韓的邊境島嶼——江華島與延坪島。

江華島及更外海的延坪島,就在南北韓停戰線邊緣,梁皆得說,南北韓關係緊張時,附近海域衝突時有所聞,當時2010年延坪島炮擊事件最令國際緊張,「我那時候在想說,完了,這樣子的話我可能不能去那個島,沒有機會了,幸好後來還是有去。」南北韓交界非軍事區限制進入、較少人類活動干擾,使韓國成為黑面琵鷺最大繁殖地,Dr. Lee 幫忙他們登上人口不多的延坪島,現場眼見全島都是黑面琵鷺,「我們簡直來到繁殖場!」

南北韓邊境是黑面琵鷺重要繁殖地,圖為江華島周遭海濱的黑面琵鷺聚集景觀。(圖片來源/Dr. Kisup Lee@Gotbol keeps)

日韓黑面琵鷺不怕人  進駐住宅區、入水田覓食

「日本的黑面琵鷺就生活在住宅區附近,日本學者還擔心牠不小心被垃圾車撞到」,梁皆得指出,日本人因為跟環境比較和諧共存,黑面琵鷺來來往往的和人類生活圈這麼近,是非常特殊的景象,但這樣的生活形態,也讓日本在設定保護區時比較頭痛。

南韓棲地也很特別,在江華島所見,「農夫在前面工作,黑面琵鷺就在旁邊抓泥鰍。」梁皆得表示,除了海濱濕地,南韓的黑面琵鷺也會到水田裡面覓食,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牠們在稻田抓魚、抓泥鰍的景象,讓他想到臺灣早期農田裡也有泥鰍,「可是現在我們水稻田這些生物幾乎都不見了。」

走訪國際追蹤黑面琵鷺,國外保育狀況讓梁皆得感嘆,希望國內更重視自然生態。(圖片來源/《守護黑面琵鷺》劇照)

走訪國際追蹤黑面琵鷺,國外保育狀況讓梁皆得感嘆,希望國內更重視自然生態。(圖片來源/《守護黑面琵鷺》劇照)

不過,梁皆得說,Dr. Lee 也有提到,當地也有愈來愈多的農民會使用農藥,想要去控制病蟲害,黑面琵鷺分不出來哪個農田有農藥,不小心就會受到藥毒傷害,這是南韓目前面臨的課題。在香港,黑面琵鷺則會利用潮間帶,或是去海邊覓食。

來到臺灣的黑面琵鷺,則是較少聚集到海濱、海灘,更會在稍微內陸的濕地、漁塭,或廢曬的鹽田濕地棲息覓食。梁皆得擔心的說,臺灣棲地面臨綠電開發議題,「我們不是反對太陽能開發,不是反對風電,可是它應該建置在適合的地方,臺灣面積真的很小,一些生態敏感區,應該要做好環境與社會檢核。」

梁皆得舉例,嘉義布袋太陽能開發的是八區,本來五區、九區、十區也是要建置地面型太陽能板(按:過去布袋鹽場共分成10個生產區,所謂五~十區即以此劃分),但是因為八區開發之後,鳥會去跟國產署的人聯繫討論,現在除了八區,其他地方的開發都放棄了,國產署更進一步委託鳥會去做保護區和經營管理,營造適合水鳥的棲息地。

長期關注黑面琵鷺等各種鳥類生態、踏查棲地,梁皆得認為生態敏感區的開發需要謹慎,並提出政府開放民間團體認養經營邊際土地已有良好案例。(圖片來源/《守護黑面琵鷺》劇照)

大白鷺下方是一隻身上有攝影器材的「間諜琵鷺」,它是拍攝《守護黑面琵鷺》紀錄片的功臣之一。(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大白鷺下方是一隻身上有攝影器材的「間諜琵鷺」,它是拍攝《守護黑面琵鷺》紀錄片的功臣之一。(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觀賞華麗繁殖羽正是時候  希望未來催生臺語版本

《守護黑面琵鷺》選在本周五上映,現在3月正是牠們換成繁殖羽,準備北返的時候,梁皆得說:「所以要看繁殖羽,現在去看最漂亮。」用一般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而且不一定要去七股,各地沿海如新竹香山濕地、新北金山濕地,稍微內陸的臺北關渡自然公園、宜蘭礁溪農地等也都有,但宜蘭通常都是在漁塭,因為現在是開始要準備耕種的春分時刻,田裡已經有人擾動。

在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得主林強配樂下,螢幕上一陣陣成百上千的「鳥浪」隨著音樂起舞,壯觀又美麗的震撼場面湧入腦海。梁皆得說,「黑面琵鷺的臺語名『烏面抐桮』(oo-bīn-lā-pue),好美的名字,唸起來非常順,非常美,我們一度想做要做臺語版,未來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催生臺語配音版本。」

黑面琵鷺在北返前會先長出繁殖羽(圖中如冠飾的羽毛),民眾可盡早把握賞鳥機會。(圖片來源/《守護黑面琵鷺》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