椪柑袂膨風,桶柑袂通風 雅俗共賞的柑橘家族

柑橘

柑橘家族在臺灣生根,是相當廣泛且受人喜愛的水果。(攝影/蔡易儒)

文.圖/莊健隆

椪柑(台語音phòng-kam)外型膨膨、蒂頭部分常鼓脹突起,果肉中心有空隙,顯得肨奶(hàng-ling)、胖嘟嘟而得名。然而它可不是「肚子無貨」、只吹牛「膨風」(phònghong)而已,卻是貨真價實、多汁甜美,且非常容易剝皮、不沾溼手指。相對的,桶柑(tháng-kam)外皮比椪柑粗厚,與果肉連結稍緊、相較難剝皮,果肉中心緊密結合、沒什麼空隙;但,也不是密封得袂(音bē/buē,意沒能)「通風」、透不過氣,且果肉質地常不比椪柑遜色。

柑橘的家屬何方神聖

柑橘類(Citrus fruits)可能是世界生產首位的果樹,其分布範圍很廣,地球南北緯35度範圍內皆存在;它們是芸香(Rutaceae)科下面的一個屬(Genus),稱柑橘屬(Citrus)。此屬成員包括本文開場的椪柑、桶柑,在臺灣尚有柳橙、檸檬、文旦、柚子、葡萄柚及金桔等。

2018年2月,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DOE JGI)的植物學家Guohong Albert Wu等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論文〈柑橘屬起源和演化的基因體學〉(Genomics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itrus),認為柑橘屬的起源中心可能是喜馬拉雅山脈的東南山麓,包括阿薩姆邦東部、緬甸北部延伸到中國雲南西部。後來隨著氣候變遷,柑橘屬便逐步遷移至其他地區。西元前221年之前先秦時成冊的《尚書.禹貢》中已有栽培利用橘、柚的記載;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曾發現有柑橘種子。

許多植物學家認為香櫞(Citrus medica)、柚(C. maxima)和寬皮橘(C. reticulata)為柑橘家屬的三大始祖。這裡冒出來的香櫞又是什麼角頭?根據漢末到唐朝的典籍《異物志》,稱它為枸椽,在華夏諸邦種植史已超過2千年,其外觀與檸檬相似,卻因果皮太厚甚少作食用,倒成了中藥材。香櫞和柚子雜交,產出了青檸(又稱萊姆、lime、學名C. latifolia or C. aurantifolia)。

柚子口味香甜多汁,乃三大始祖中體型最大者、直徑可達2 5公分;而寬皮橘,果如其名,皮略鬆而薄,容易與果肉剝離。此兩種水果在華夏的栽培已有3 千年歷史, 而它們的雜交種, 又可生出甜橙亦稱柳橙(Sweet orange,學名Citrus × sinensis)和酸橙(Citrus × aurantium),後者少被食用,僅供育種用。

第二代雜交過程中,甜橙和柚子回交,得「葡萄柚」(Grapefruit,學名Citrus × paradisi)) ,其果實較柚小、在枝梢上呈串狀似葡萄密集,果肉形狀卻又與柚子相同,故得此名。寬皮橘和甜橙回交,得到了「柑」(Citrus tangerina);酸橙與香櫞回交,得到檸檬(Lemon,學名Citrus ×  limon)。柑則包括後來衍生出來的椪柑、桶柑等,又因它們得到柚子的基因,所以體型比「橘」大些。

椪柑
香甜美味的椪柑手剝即可食。(攝影/蔡易儒)

然而,橘在歷史上被歌頌的較多。先秦時屈原即有《橘頌》之作,其後唐、宋、元、明及清朝皆有相關詩作。唐代大詩人杜甫於西元761年在成都所作的《病橘》,是一首諷刺統治者為口腹而殘民的作品,希望能停止貢橘。其中提及蜀地橘園大面積受災難,述說冬天的橘葉隨寒風飄散,果農生意慘淡,民生多難;又「汝病是天意,吾諗罪有司。」說橘子遭病蟲害是天災,但皇帝卻因吃不到橘子、責怪官吏,地方官再催貢,進而殘害到小民。此詩反映橘子乃獻給皇帝的貢品,需放在玉盤上的。

*回交:將子代和親本進行雜交的方法。在育種工作中,常利用回交的方法來加強雜種個體的性狀表現,而用回交方法所產生的後代稱為回交雜種,此育種方式全稱為回交育種法(backcross breeding method)。

美食詩人蘇東坡詠橘

宋代大詩人、政治家更是美食專家的蘇軾,一生喜食、種、品及吟詠橘,因而寫下不少有關橘的詩詞文章。蘇軾之所以對橘情有獨鍾,乃因它顏色金黃、汁多味甜且香氣撲鼻,比如《浣溪沙.詠橘》一文:「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姫三日手猶香。」菊與荷已經受不了寒霜摧殘,而橘樹耐寒,在屋前後生長繁盛,當江南女子剝皮掰開果肉後,連續3天手指都留有餘香。

針對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蘇軾做出尖銳批評而遭打壓,外任杭州通判,之後又到了密州、徐州和湖州,還因「烏台詩案」入獄達130天,再貶官黃州團練副史,且無薪。當時他的《食甘》:「一雙羅帕未分珍……千奴一掬奈吾貧。」在稱讚柑橘甜美同時,感嘆遭放逐貶官,聯想到東漢太守李衡可以種植千株柑樹致富,而自己只有一握柑橘,連給朋友分珍都無能為力。後來蘇軾得到黃州營地以東一塊地,他躬耕其中,命名為「東坡」,自稱為東坡居士。1082年12月是蘇東坡貶居黃州的第三個冬天,他在《浣溪沙.幾共查梨到霜霜》說柑橘同山楂、梨子一起長到冰雪風霜的冬季,一旦品評對比下,更添光彩。

蘇東坡
愛好美食的蘇東坡深諳柑橘的美味。(繪製/莊思敏)

1089年53歲的蘇東坡任杭州太守,次年他寫下《贈劉景文》又名《冬景》,此七絕詩文如下:「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技。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這首給58歲的好友劉景文,前半是勉勵他保持傲雪凌霜的氣節,後半乃透過「橙黃橘綠」來鼓勵他困難只是一時,要樂觀、切莫消沉。此作託物言志,一則抒發自己廣闊胸襟,二則對處窘境友人予以支持。

蘇東坡酒量遠不及李白等著名飲酒詩人,但能親自釀酒,曾寫下《酒經》。1091年春蘇東坡被召還朝,半年不到遭彈劾出知穎州,1092年初移知楊州、9月又召還朝,1093年9月及1094年10月連續兩度再遭彈劾、被貶至惠州;就在被貶謫嶺南途中的襄邑,當時58歲的蘇東坡寫下書法作品《洞庭春色賦》,這乃是他受賞了以黃柑釀造、名為「洞庭春色」的橘子酒後,戲作賦文:「……分帝觴之餘瀝,幸公子破慳。我洗盞而起嘗,散腰足之痺頑。」分享帝王(安定郡王)酒觴裡剩下的那一部分殘酒,所幸公子德麟並不吝嗇,他急忙洗淨了酒杯一起品嘗,驅散腰腿麻木憋痛的頑疾。

《洞庭春色賦》
蘇東坡經典書法作品之一的《洞庭春色賦》行書帖片段。(圖片來源/網路)

柑橘東征西討名揚四海

柑橘類果樹傳入歐美為時較晚,西方人最早知道的是枸椽,大約在西元前330年經伊朗傳到歐洲地中海沿岸,檸檬則直到11~12世紀才傳入地中海地區。12、13世紀基督教的十字軍運動,馬可.波羅於1295年結束長達十多年的大元帝國旅遊後,乃至15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東來,皆屢屢將柑橘傳入意大利、葡萄牙及西歐。及至1493年哥倫布將柑橘帶入海地,之後擴大到西印度群島。(編按:一般認為伊斯蘭商人在10世紀左右已經檸檬、柚子和酸橙等柑橘類水果引至地中海區域)

於1500年西班牙開始擁有北美洲的殖民地,百年後西班牙帝國擴張到北美西南部、東部佛羅里達半島、中美洲、乃至南美洲,柑橘也就如影隨行;萄萄牙帝國則於16世紀將大明帝國領域的甜橘引進巴西。在大航海時代,長時間海上生活的船員面臨許多危險,包括致命的壞血病,而柑橘、檸檬正是一種美味的解藥,因此柑橘類就常見於萄、西、荷及英國船隻上。

柑橘類不知何時東渡日本,約於西元8世紀成書的《古事記》、《日本書記》中有提到柑橘類水果,但不確定種類;日本原生的柑橘類包括特有種橘柑(又名大和橘,Citrus tachibana)、紀州蜜柑(Citrus kinokuni),但近世以前日本本土的柑橘類並不多。傳說大明帝國永樂年間,日本高僧智惠從浙江台州的天台國清寺取經回國,途經溫州而把溫州寬皮橘引入日本,後經改良成皮薄無核、味甜如蜜的溫州蜜柑(C. reticulate, Unshiu,一說原產於日本)。

1876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九州薩摩國的蜜柑傳入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州(Alabama)及路易斯安那州(Luisiana);稍早幾年,柳橙(C. sinensis)在巴西的突變種、稱臍橙(Navl orange)即於1870~1873年傳入美國加州,並於1878年開花結果,大大促進了其在該州的栽培。1892年美國直接從大清帝國引進椪柑,美國佬把它稱作Chinese honey orange(C. Poonensis)。

水果王國的柑橘家族

椪柑之引進臺灣,有說早於1775年,即由廣東潮州引入臺灣、植於新莊;另外曾經任職中學教授歷史,且在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工作20餘的王禮陽考證,椪柑是在1796年由楊林福引種於新竹縣新埔,且該地也正是臺灣椪柑栽培起步之處。王禮陽還指出,椪柑原產地在閩南地區,閩南語的「隆起」叫做「膨起來」,因此當初將狀似膨起之柑橘稱為「膨柑」,後來認為不雅而改稱「椪柑」,也就延用至今。

筆者猶記得1960年代服務於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之簡稱)農民輔導組的父親,每每在聖誕節、新曆過年之前,都會透過新竹青果合作社訂購「大型金黃椪柑」、果肩寬達15公分、且厚重紮實;或贈與親朋好友,或放置銀器水果盤上、招待訪客和自己食用。剝皮時,只須兩姆指插入果臍、另八指扶著外皮及果蒂,輕輕往雙邊一拉,即可聞到果香,並見果肉和橘絡,取下橘瓣往嘴裏送,則多汁鮮美甜蜜。而今每每想要找尋當時青少年期的大椪柑,已經找不到了,據說是受到「黃龍病」嚴重肆虐,使此昔日優美風味消失。不過此碩果椪柑雖然香甜美味、「好看頭」,但是其果皮和橘瓣之間的連結欠緊密,以致易於傷損,不耐貯運;也因此,研究單位及果農就著手開發味道相同,但稍「短小精悍」的椪柑,在卓蘭、東勢、新社、大坑等地生產,並打開知名度。

美國的紅肉桶柑。
美國的紅肉桶柑。
紅肉柳橙。
紅肉柳橙。
過新年時可見的金桔樹(Gold Nugget Mandarin)。
過新年時可見的金桔樹(Gold Nugget Mandarin)。

桶柑(C. tankan)據推測乃椪柑與甜橙(C. sinensis)的天然雜交種,是椪柑的表親,但它不「膨風」,果形勻稱、果實飽滿、不軟化。它可能也由華夏疆域的嶺南(廣東)引進臺灣。這種柑橘早期在運輸時,多以當地取得的紅漆木桶裝載,且連木桶一起出售,因此被稱「桶柑」。嶺南習俗在除夕夜,會在家中供桌上擺置「柑墩」,其架構乃底層三柑三足鼎立,其中央處疊放1柑於第二層、蒂頭朝下、果頂朝上,第三層再置一桶柑即成;到了元宵夜,由家中長輩帶頭焚香後,全家分享柑墩,表示次日起又要開工打拼了。這個習俗似也曾帶到臺灣,只是工業化腳步踢走了舊風。而桶柑產在農曆年前後,因此又叫「年柑」。臺灣桶柑知名品種有高牆桶柑、大春種及海梨等,大春與高牆外型近似;海梨的產期在12月到3月,高牆桶柑在1~5月。

嶺南習俗
嶺南習俗會在除夕夜擺置柑墩,堆疊成塔象徵著苦盡甘來、步步高昇。

桶柑雙親中的一員甜橙,又稱為柳橙,其名的來源是因在果樹上結實纍纍,把枝條壓得往下垂、恰如柳樹條一般。它也是由華夏嶺南引進到臺灣,早年來到臺灣的移民多數來自閩南,他們或許覺得「橙」字不好認且難寫,就改成「丁」(閩南語音「ting」),反正與橙的音同,也因此它在臺灣的俗名就是柳丁。柳丁果粒結實、彈性飽滿,外皮細緻光滑,且表皮與果肉緊密結合,不像桶柑可以剝皮、果肉一瓣瓣分開;若是硬用手剝,常汁液滴得滿地。在中餐廳的宴席上,最後的水果盆中常見切片的柳丁,而不放剝好的椪柑或桶柑,這或表示廚師的貼心,亦展現他的刀工。

臺灣雖位於亞熱帶,但多年來果農和研究人員的努力,培育出多種優良的熱帶、溫帶乃至海拔2,000公尺高地種植的寒帶水果,多達50餘種,因此獲得「水果王國」美名。現今,我們在秋、冬、春季有椪柑、桶柑及柳丁,炎夏則有清涼甜蜜帶酸味的檸檬水、愛玉冰滴上檸檬汁,甚至琴酒東寧水(Gin Tonic)加片萊姆,比美蘇東坡的洞庭春色,享盡柑橘家族帶來的美味。

創新研發
臺灣在許多研究人員努力下,不只培育出多種優良的柑橘家族新成員,也利用在地品種進行創新研發,更進一步加值。(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作者簡介

莊健隆 臺灣臺南人,為美國羅德島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博士,曾擔任農復會、農發會、農委會技士及技正,並於輔大及海洋大學擔任兼任副教授,並以《鱻故事、魚文化》一書介紹臺灣漁業歷史文化。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