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生態課】如果有一天壽司盤內沒海鮮!? 談海洋生物資源永續

●文/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 邱郁文老師。

海洋生物資源提供了人類許多生活中的重要物質,包括食物,因此必須有效地保護這些資源。最近幾十年來,由於直接或間接人為因素的作用,海洋生物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導致物種多樣性也日趨下降。以台灣為例,雖然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但是一般民眾對於海洋生物的認知卻相當薄弱,與其說是海洋文化,不如說只是停留在「吃」的海鮮文化階段。

新鮮肥美的海鮮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但漁獲資源卻在衰減中。

隨著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對蛋白質的需求也相對增加,人類對漁產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漁船機械化、大型化,漁撈輔助器具進步且效率提高,加上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受到世界各漁業大國競爭,導致海洋生物多樣性遭受威脅。根據過去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全球多數的魚類資源量已剩下發展機械化捕撈前不到10%的水準,更預估人類在2048年將耗盡大宗的海洋漁業資源,因此對於漁業資源的管理應當抱持著更高度的重視。

俗稱「三腳虎」的圍網捕撈方式相當有效率,但若持續過度使用將導致海洋生物資源匱乏。

由於在過去一、二十年對海洋資源的利用,並未有效的對漁獲對象及漁法做適當的設限,以及許多沿海棲地被破壞或是受汙染等等影響之下,使近年的漁獲量每下愈況,因此我們有必要綜合分析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問題和威脅,評價海洋生物多樣性喪失之後,對於人類社會潛在的生態學效應,為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

底拖網不僅將海底生物一網打盡,也會把可供底棲魚類繁殖躲藏的海底地形破壞殆盡。

大多數的消費者其實並不了解漁撈過程對海洋資源所產生的影響,許多漁法或漁業資源的利用方式往往具有爭議性,例如慣用的底拖網捕撈方式,捕撈時沿著海床將不同種類、體型的漁獲一網打盡,雖然這個方式可以一次取得大量漁穫,但不僅底棲環境被破壞,也會一併帶走經濟價值低的混獲物種,長久下來對底棲動物及海底生態的傷害無法估算。

使用底拖網撈捕沒有選擇性,其中較不具經濟價值的混獲成為「下雜魚」,最後做成養殖使用的飼料。

若能從永續利用的角度來珍視這些海洋生物,以大生態系的觀點理解我們這一代對海洋的資源是共享、共有,並且對後代需負責為前提,才能逐步將漁業的經營文化提升、改變消費方式。漁業從業人員響應「捕對魚、撈好魚」將生態漁業的永續經營當作自己的責任,例如:捕撈數量較多的洄游性魚類、生命史較短的魚種、體長超過成熟體型的個體。而全民在挑選海鮮食品時也能響應「買對魚、吃好魚」,像是選擇養殖的吳郭魚、虱目魚等(其餌料為植物性餌料),以及購買銀白色的水層洄游魚種(捕撈方式較不會破壞海底環境);盡量避開色彩豐富的珊瑚礁魚種、長壽的大型掠食魚(重金屬量高)、遠道而來食物里程長的海鮮(耗能)、也不買養殖的蝦、鮭、鮪(因其餌料仍為魚粉或下雜魚)…等等。

透過消費者的行動,選擇以永續的漁法捕撈或是漁獲量較充足的海鮮,為海洋資源永續盡一份心力。

我們希望,能夠透過漁業科學的基礎,讓大家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價值,並了解喪失的原因,藉由生態學概念探討”海鮮”的利用方式,建立大眾對海洋生物資源保育的重視,從全體的海鮮文化提升開始做起,當一個有良知與友善的海鮮生產者與消費者,如此才有機會重新建構人與海洋的新關係、永保海洋生態健康!

※《驚奇VR生態館》播出時間:公視頻道,每週六下午3點
公視+線上看(每週六更新):https://reurl.cc/XE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