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美妝外銷四海 食農創生雙管齊下

林后可可共同創辦人洪誼靜

林后可可共同創辦人洪誼靜,致力於將屏東可可的美好推及海外。

文/何宜嬨 攝影/梁偉樂

從商場到農場、從餐桌到化妝桌,有那麼一小群人穿梭在可可落葉鋪成的小徑上,不只成功讓故鄉接軌國際舞臺,也把世界的注意力帶進了家鄉。他們愈是投入其中,愈是發現可可的迷人之處。

「你看陽光下的一整排花苞,好可愛唷!」彎腰穿過果樹垂葉所形成的天然綠廊,洪誼靜站在可可樹旁,興奮地指向枝條上的花苞。在她眼中,可可不僅僅是美食饕客的盤中飧,更是養顏美容的上乘之選。

「我以前在公司負責歐美線外銷,像電腦插板、高爾夫球頭等等,常飛國外參展,我自己也喜歡旅遊,這些旅外經驗讓我當初在選擇產品時,決定以輕薄短小、易攜帶的商品作為開發主軸。」

善用外貿專業 定位品牌獨特性

時光倒轉至2016年,洪誼靜結束征戰商場的北漂時光,回到屏東潮州老家休養身體,走訪可可農陳丁瑞的果園相聚談天。陳丁瑞經歷過臺灣香蕉外銷日本的黃金時代,他認為臺灣農產品必須出口才有出路,鼓勵洪誼靜運用外銷經驗,把可可做成有利於外銷的產品。

洪誼靜觀察,當今已有許多可可農發展巧克力食品,如欲吸引消費者目光,應開拓其他商品類型。籌備期間,她得知可可豆所蘊含的可可脂能做成美妝保養品,而美國皮膚護理品牌帕瑪氏(Palmer’s)的明星商品妊娠霜,即是以可可脂配方揚名四海。

除了具保溼功效的可可脂,可可亦含有白藜蘆醇、類黃酮等抗氧化成分,既能美白皮膚,也能增強皮膚抵抗力,助於傷口癒合。「既然紋路較深的妊娠紋都可以淡化,做成美妝或日常保養品的話,滋潤跟撫紋效果應該很好,長輩、女性和小孩都能使用,也滿足輕薄短小的便攜需求。」

時逢屏東縣政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種苗改良繁殖場屏東種苗中心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辦理一系列可可課程及軟硬體建設計畫,洪誼靜抓緊機會跳上產業列車,一路駛進了可可世界。2017年「林后可可」正式成軍,洪誼靜負責企畫、行銷及串接資源,陳丁瑞專責果樹栽種。

可可製成的口紅、面膜及護手霜等美妝保養品
以可可製成的口紅、面膜及護手霜等美妝保養品,其口紅兼具潤澤撫紋的輕薄透亮,而面膜以備長炭敷材佐金箔點綴,呈現低調奢華的設計感。

零農廢當道 產銷合一汰選植株

「產地上,臺灣可可的國際競爭對手有東南亞、中南美洲與非洲國家,但他們比較難綜合各方條件達到有效利用。小小一個屏東卻能完成『從產地到餐桌』,甚至延伸到食品以外的美妝保養品,還把可可廢材做成文創商品,例如香氛蠟燭、多肉盆景。」

藉由產學計畫,林后可可與美和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從廢棄果殼與乾豆殼中萃取有效成分製作美妝保養品,期盼未來能實現全果利用,達到零廢棄(Zero Waste)的目標。「我們的產品研發以市場導向為主,從消費者訴求回推產品內容。商品能賣得掉是最重要的,連帶後段的品牌經營、行銷包裝也要主題一致,力求精確。」

拍賣市場上,農產品論公斤秤重計價,洪誼靜深知鮮果利潤不高,製成加工品才能提高附加價值,即使2020年林后可可的可可脂榮獲世界巧克力大賽(ICA)亞太區銀牌獎,她仍不考慮販售原料維生,堅定經營美妝品牌的選擇。

林后可可採友善農法管理果園,一旦發現介殼蟲附在可可果上,便朝其噴灑辣椒水或用水沖掉,近期預計篩選果殼薄、種子大的植株進行嫁接。「合作社收購可可果,希望農民做品種管理,因為真正要利用的是種子,買到一堆果殼厚、種子扁小的可可果,沒有用處。這正好是汰換的機會,過去不懂所以什麼都種,現在知道要種什麼樣的果才能得到市場青睞。」

不過,果殼變薄恐會影響生產美妝品所需的香氛萃取量,需嘗試選育果殼薄但香氣濃的果實。除了陳丁瑞所耕作的8分地果園,林后可可亦向在地農民收購果實,再交由屏東南國天物合作社後製加工。

可可乾豆殼 可可茶
將可可乾豆殼(上)再利用,變身冷熱皆宜的爽口可可茶(下)。

鎖定海外市場 盼跨域異業合作

洪誼靜有一位貿易夥伴,外銷部分交由他打理,如上架美國亞馬遜電商平臺,須先登錄產品成分及劑量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簡稱FDA)審核,待審驗通過後,才能將商品寄到美國亞馬遜倉庫,以便於消費者下單後的配送。「帕瑪氏在美國那麼便宜,居然有人願意買比較貴的臺灣可可美妝品,真的受到很大鼓勵!」

身為賣家,難免遇到客人退貨,洪誼靜並不氣餒,積極探究原因。原來是自家產品的可可油含量高,從臺灣飄洋過海到美國再經陸運分倉,油脂遇熱融化糊成一團,造成拆封後觀感不佳。「這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不管是在配方或包裝上,都要考量長途運輸的高溫考驗。」

藉由在美銷售經驗,洪誼靜發現,選購林后可可產品的客戶,是因為認同臺灣可可在國際賽事上的佳績,以及臺灣美妝代工技術的卓越。「承蒙各位前輩的光環,讓我們得以被看見,接下來會承續這些優點努力做好品牌,希望未來是以『林后可可』的名字吸引消費者購買。」

除了美國,洪誼靜也透過電商平臺「Qoo10」開拓日本通路,直接寄送商品到日本消費者手中。然而,日本政府自2021年起陸續修改法令,將保養品列為藥品,須有在日合格代理商才能讓商品入境。「幸好我們已經找到代理商協助這部分,日本朋友告訴我,可可美妝在日本很有潛力,值得我們好好開發。」

國情不同,行銷關鍵字及產品包裝均需因應調整,譬如日本人喜歡薄透美白、歐洲人偏好厚敷保溼。「有時產品銷出去才知道要做哪些調整,明年我打算擴大林后可可團隊,招募更多人才一起打拚。」

有了外銷美國與日本的成功經驗,洪誼靜躍躍欲試,持續開拓海外市場。過去外銷須自行提著行李箱,實際飛到該國挨家挨戶拜訪企業,如今可透過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的資源網,委尋當地合適代理商或通路商,再寄送樣品、線上洽談合作事宜。洪誼靜推薦此方法供農友參考,省時省事又省錢。

「我很看好臺灣可可產業的前景,但實際上還有很多困難要突破。可可農大多是小農,光是包裝設計,就要投入很多成本,更不用說還要行銷、經營品牌形象。受限於法規,小農如果想擴大規模,一定要找合作社代工,否則只能參加小型展售,不能對接通路。」

洪誼靜透露,不同於取自可可豆的可可油脂,團隊將利用萃取自可可豆殼的油脂,製作全新品項。「這是還沒發表的獨家技術,正在考慮要做成什麼樣的產品,大家可以期待一下!」隨著全果利用、創造農業零廢材的目標愈來愈近,她希望未來能和重視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評估企業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評量指標)客戶合作,共同在經濟發展之餘,為環境保護善盡一分心力。

打造國際可可村 讓世界走進鄉里

「回鄉待下來後,我沒有很想再為了工作飛來飛去,但還是很喜歡結交外國朋友,認識不同文化的價值觀跟生活方式,這些交流的火花很有意思!」既然不想出去,那就把人吸引進來,將家鄉打造成國際可可村,發揚在地產業又能接觸外來遊客。乘上可可列車的洪誼靜,決定前往下一段旅程。

她成立了屏東縣植萃文化發展協會、整修泗林衛生室(以下簡稱衛生室),結合園藝療育與食農教育,推廣縣內農產如可可、金銀花及黃金果等生物萃取的多元利用。「我們申請水保局『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補助,重新活化閒置的衛生室,打造成可可村的活動基地;也承租四林國小校舍空地,作為食農教育的據點之一,11月起會和台灣好基金會協辦『潮•旅行』的活動,細節還在討論中。」

林后可可與屏東四林國小往來密切,透過衛生室團隊將可可食農知識帶進校園,也提供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今(2022)年10月,林后可可受外交部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邀請,招待與會「農漁產品加值研習班」的18國貴賓參訪屏東可可產業。「林后可可接待外賓的機會比較多,我希望藉此培養學生成為雙語導覽員,先讓學生學習怎麼向外國人介紹學校,慢慢建立他們的信心。」

林后可可帶領四林國小學童製作可可護唇膏
林后可可推廣可可食農教育,帶領四林國小學童製作可可護唇膏。(圖片提供/梁偉樂)
可可果莢盆景與裝置藝術
可可果莢融合園藝療育,蛻變為多肉盆景與裝置藝術。

泗林衛生室團隊組成多元,有南漂者也有在地居民,成員夏卡即是返鄉青年的一員。「我主要協助衛生室進行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預計明年起衛生室會開放工作機會給中高齡族群、原住民及弱勢群體。」如今衛生室成為熱門打卡景點,店內販售可可飲品與在地農產製品,不定期舉辦DIY體驗,如可可香氛蠟燭手作。

「居民都滿喜歡我們的,常有家長接小朋友放學順道買飲料聊天,也有以前衛生室的工作人員回訪,他們很驚訝格局不變的情況下,整體感覺可以變化這麼多,我們還接過預約打疫苗的電話,以為衛生室利用假日做寄售營運,平日有在看診。」夏卡分享,衛生室積極籌畫各類活動,希望結合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的遊客人潮,讓外界看見泗林社區的魅力。

當可可不再只是可可,而是串聯多元產業與人際互動的媒介,不僅能整合生產資源帶動地域發展,還能為下一代建立綠色經濟的宏觀眼界。

泗林衛生室店長、夏卡 可可稻米冰淇淋
洪誼靜與泗林衛生室店長(左)、夏卡(右)等團隊夥伴策畫多樣活動,並與「趴利趴利台灣冰淇淋」推出限量聯名款可可稻米冰淇淋。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