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好農情】五營捍衛戰士好親民

五狄軍

北營屬水,元帥的臉是黑色,也可從神明的面色推斷五營的方位。

文字攝影/王曉鈴

偶爾在南部發現鄉間小廟,先別急著認定是土地公,仔細瞧瞧,有可能是統稱為「五營」的神將。不要小看這小巧的廟,裡面可是擁有千軍萬馬神力,守護村莊不受邪魔入侵,是村裡的捍衛戰士,在臺灣南部與金門、澎湖為普遍的民間信仰。

相傳五營起源於漢朝以前,五營神兵的概念,可以類比凡間的駐軍。阿兵哥每個月都會領薪水,五營神兵則初一、十五有「犒軍」。村民以牲禮慰勞神兵的辛勞,讓祂們吃飽喝足,這也像軍營裡的勞軍活動。

負責驅除邪魔的五營,安置於村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與中央,有些村還分內外營,內營設於宮廟,與主神親近,外營設於村莊四方,可以說內營就是近衛軍,外營則像傭兵。

至於五營兵力究竟部署多少?還真有個具體數字。據說東營的「九夷軍」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馬,南營的「八蠻軍」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兵馬,西營的「六戎軍」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兵馬,北營的「五狄軍」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兵馬,中營的「三秦軍」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兵馬。所以別看五營外觀簡單,部署兵力實力超強,不容小覷。也由於兵多馬多,村民犒軍時除了獻上酒水食物給神兵享用之外,也不忘幫戰馬備妥牧草與清水。

坐鎮五營的元帥各不相同,中營主帥為李哪吒,方位在中,屬土(黃色)。東南西北四方的元帥有不同說法,通常為張、蕭、劉、連四位將軍,東營屬木(青色)、南營屬火(赤色)、西營屬金(白色)、北營屬水(黑色)。由於五行有特定的五色,所以如果五營內有畫像或塑像,從神明的臉色可推測是東西南北中的哪一營,是田野調查的小樂趣。

五營建築一般都用磚瓦簡單蓋,有些地方則略去建築,像是金門有露天式的五營,只插置竹符,雖然外在簡單,但內藏神力並不馬虎。

五營神兵身為村莊守護者,除暴安良,保佑合境平安,深得村民信任。而隨著時代演變,祂們最近還接了活絡村莊的新差事。

PROFILE

王曉鈴 艋舺人,路過寺廟拜拜是日常。資深旅遊記者,採訪途中拐彎看廟是經常。研究宗教文化,思考土地農事與神同行是正常。著有《日本珍奇廟》、《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

復興鐵橋
橫跨北港溪的復興鐵橋,過去連結北港與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