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季神救援,暗藏地底的深溝湧泉帶

李光平

熟悉在地生態的李光平,沿著深溝大排述說水路故事。

文字/李盈瑩 攝影/簡熒芸

宜蘭是臺灣唯一不需興建水庫,卻終年不缺水之地。占地23公頃的深溝水源生態園區(深溝淨水場),就足以供應蘭陽溪以北共五個鄉鎮的用水量,水源除了仰賴地面溪流,暗藏於地底下豐沛的伏流湧泉,更像一座地下水庫,於旱季適時補位。深溝淨水場的資深志工李光平形容:「如同腎蕨,冬季將水分儲存至地下球莖,夏季雨水不豐時就能派上用場!」

宜蘭許多地區皆有伏流湧泉,由北到南包括得子口溪、五十溪、蘭陽溪、羅東溪、冬山河上游的新寮溪與舊寮溪、武荖坑溪下游阿兼城等,其中深溝所在的粗坑溪湧泉帶,水量格外豐沛。

談及湧泉形成的原因,從小在員山長大、十分熟悉在地生態環境的李光平娓娓道來:「原先在山谷的溪流河道呈現下切V字型,一旦出了平原,河道變寬、水變淺,水流向前推進的力道減弱了,最先載不動的大石遺留下來,漸次是中石頭、小石礫,以及最後沉落的泥沙。地底伏流在大石間的空隙穿梭,一路順流來到泥沙堆積的區域,此時泥沙如一面縝密的土牆層層圍擋,水流前進不了,便往上湧出地面。」除此之外,湧泉生成還需要山海之間的距離夠遠,才有空間鋪刷出一片沖積平原,否則像流經南澳及蘇澳的南澳溪、頭城的大溪川,由於山海幾乎接連,便難以形成湧泉。

自然生成的雙水源系統

回頭聚焦深溝地區的水源,上有雪山山脈阿玉山系的粗坑溪,下有肉眼未見的粗坑溪伏流,少了地面的蒸散作用,伏流湧泉無論水量與水溫皆終年穩定,讓供應溪北地區含括員山、宜蘭市、壯圍、礁溪、頭城共五個地區的深溝淨水場,如同自備「雙水源系統」,平日靠山區雲霧水氣、雨水聚攏於地面的溪流水;枯水期則仰賴同樣來自山區的地下伏流。

在早年居民的眼中,身為水源重地的淨水場宛如神祕禁區,李光平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期,曾有一次闖入園區探祕,陰森濃密的樹林間傳來夜鷺與白鷺鷥嘎嘎作響的鳴音交錯,嚇得他倉皇逃出。

除了淨水場,深溝一帶約莫海拔25公尺降至10公尺的地區,有時開挖一、兩公尺就會冒出湧泉,在一些地方甚至會自然湧出。1996年深溝地區實行土地重劃之際,因要灌溉的水田區域變多,宜蘭農田水利會(現稱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即就地開挖多個湧泉涵養池,這些零星的涵養池接連著深溝大排,亦能作為旱季時調節之用。

溝渠網絡 滋養深溝人與田

穿梭在深溝村與員山鄉許多地方,常見婦人在渠邊搭建的黑棚底下洗衣滌菜,隔著蘭陽溪,對岸的三星鄉亦能見到身著青蛙裝的農民,在溝渠裡清洗剛從田間採收的青蔥。

循著李光平老師的腳步探訪深溝大排,每行經一處制水閘門,大排就分流出一道灌溉溝渠,而此條渠道行水不遠,又再一分為三,因此雖名為「大排」,實則為一條「灌排兩用」的水渠。這些來自涵養池的湧泉與少部分蘭陽溪水,順著密布的渠道汩汩流淌,長年滋養深溝的水田與稻米。

自地底冒出的天然湧泉
自地底冒出的天然湧泉集結了諸多條件才得以形成,豐沛的水脈流向廣大的腹地,遇上河道寬度縮減,水被砂石擋下無法前進便向上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