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永續發展的未來,從餐桌開始 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實現「零飢餓」

滷肉飯

文/林如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暨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呷飽未?」這句你我常聽到的問候語,可說是臺式“How are you?”

在物質不豐的年代,能「吃飽」就是每個人生活的期望。

不僅僅是一餐,食物是生存的關鍵,飢餓仍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2015年9月聯合國發布了《翻轉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提出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169個次要目標(targets)及232個指標(indicators)的行動計畫。以多元角度擘劃全球的發展,納入永續發展的三大面向「經濟」、「社會」、「環境」,涵蓋了環境保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等不同領域。17個項目包括了消除飢餓、促進性別平權、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減緩氣候變遷等,各項目標相互關聯、相輔相成。藉由「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引導各國政府、企業、民眾共同努力,希望到2030年時能夠實現5P(People,Planet,Prosperity,Peace,Partnership)「人類、地球、繁榮、和平、夥伴關係」的效益,建構尊嚴、公正、包容的和平社會、守護地球環境與人類共榮發展,確保當代與後世都享有安居樂業的生活。

當前全球面臨人口成長、氣候變遷等挑戰,《2022年全球食物政策報告》指出超過30億人(約占世界人口的40%)負擔不起營養充足的飲食。永續發展目標第2項「零飢餓」(Zero Hunger)是「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和改善營養,促進農業永續發展」。糧食與農業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關鍵,因此,世界各國均重視糧食安全與農業永續發展的課題。2016年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為回應全球永續發展行動與國際接軌,同時兼顧在地化的發展需要,參考「永續發展目標」研訂「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2項「零飢餓」的宗旨,提出臺灣農業部門的永續發展目標為「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永續發展目標SDGs
聯合國於2015年9月發布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零飢餓」為第2項。

「零飢餓」的核心精神與實踐作為

糧食安全是人類的基本生存權,然而,消除飢餓涉及廣泛,包括了農業資源投入、農村發展、社會保護和機會均等。《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報告》(The 2020 Global Hunger Index Report)以聯合國提出的「零飢餓」8個細項指標,針對全球的政策加以檢討。就此8項指標整體來看,永續發展的「零飢餓」目標包括了幾個核心精神,一是闡明「不挨餓」的基本人權,包括人人皆能獲得安全、營養和充足的食物,尤其須特別關注兒童、青少年、孕婦、哺乳婦女及老年族群的營養需求,以及貧窮地區因營養不良而引發的健康問題。二則是,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從長期、包容性經濟成長和提高韌性的角度看待發展。

新冠疫情、氣候變遷和國際局勢緊張,糧食系統與這些危機交織在一起。《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報告》以「One Health」的整合概念,指出消除飢餓的重點策略應是增加農業的永續實踐作為,強調「健康、糧食和營養安全」不可分離,並具體提出了實踐「零飢餓」的幾個主軸行動建議,包括:

●以正規和非正規教育方式,提供在地性的農業和飲食營養教育。

●降低影響在地糧食系統的因素,並且支持本地生產者。

●檢視社會福利、保護措施的政策方向,強化對於弱勢群體的支持,包括貧窮、兒童、老人的福祉計畫,和疫情期間的社會救助。

●透過政府與民間團體、社區組織的合作,提高社會福利及保護措施的成效。

四個消除飢餓的主軸行動,除了針對在地糧食系統的發展建議,同時指出了教育和福利措施的關鍵性,強調應以教育策略提升民眾的食農素養,以及透過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協力推展、強化對於弱勢群體的福利措施之成效。另一方面,1979年聯合國為紀念糧農組織創建紀念日,將10月16日訂定為「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並於每年設立不同主題,希望喚起全球對飢餓狀況、糧食安全以及營養膳食的意識,促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共同實現「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所提出的「零飢餓」目標。今(2022)年的「世界糧食日」更以「不遺漏任何一個人」(Leave NO ONE Behind)為主題,強調在全球化趨勢下,共同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實現「更好的生產、更好的營養、更好的環境、更好的生活」願景。聯合國倡議各國政府應透過行動改善供應鏈,投資基礎設施、科學和創新技術,防止糧食損失、促進農業糧食體系轉型,以永續和具有包容性的方式為所有人提供低成本、安全有營養的食物,並從政策宣導的角度,提高公眾意識。

落實「食農教育法」實踐「零飢餓」

對照於前述國際趨勢及倡議,實踐「零飢餓」目標事實上與推展「食農教育法」有高度的關聯性。2022年5月4日公布施行的《食農教育法》,明定推動的六大方針「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對於「珍惜食物減少浪費」,提出了「實踐在地農產品消費、減少食物浪費、食材減量及減少剩食」,以及「確保食品安全、糧食安全,促進農地、農業用水與其他資源合理及循環利用,致力於國民穩定取得糧食」等目標。《食農教育法》就執行面來看,除了農委會,教育、環境、文化、原住民族、科技研究等部會都需共同參與執行,推動的對象涵蓋家庭、學校、政府部門、農民團體、食品業者、社區、民間團體等,幾乎全民都包括在內,臺灣食農教育的推動邁向了「全民食農教育」的嶄新里程碑。

《食農教育法》上路,與達成「零飢餓」目標相關的策略作為包括了:

●推動地產地消、支持在地農業

《食農教育法》條文明定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行政法人、學校、幼兒園及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應優先採用在地生產的農產品,或以在地農產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再者,協助社區設置在地農產品推廣據點;輔導相關機關研發製造在地農產為主要原料的食品、鼓勵標示原產地;並優先輔導食品業者及餐飲業者實踐在地農產品消費、減少食物浪費、食材減量及減少剩食。

普及「食農教育」推展,培養國民「食農素養」

條文明定,應協助各級學校及幼兒園透過課程、學校午餐供應等,進行食農教育的學習及實作、體驗活動,從小培養對於農業的理解,並養成健康和永續的飲食習慣。同時,鼓勵有意推動食農教育的團體,利用在地食材供應團體膳食、提供農業生產及國產品消費資訊;並鼓勵國民參與農林漁牧業生產至飲食消費過程的各種教育活動,推廣烹調和營養知能,以健康和永續的方式備餐、用餐,處理廚餘。

永續發展的未來從餐桌開始

達成「零飢餓」永續發展目標,你我、個人能做什麼?1990年代,新自由經濟主義興起,許多國家開始逐步取消市場干預,在食物民主與食物主權的呼籲下,「食物公民」(Food Citizen)的倡議受到重視。相較於過去,「消費者」被認為是很少參與食物生產與加工歷程的被動角色,「食物公民」的概念主張:公民參與農業,將被動的「消費者」轉變為積極的「食物公民」。食物公民的任務,包括了積極關注糧食系統的議題,能根據來源、生產方式和生產者來選擇食物,採取具有社會和環境意識的決策行動,支持永續發展。具體來說,你我可以在食物選擇和行動中展示出同理心,關心糧食安全相關訊息,力行在地永續消費,避免使用生產過程大量耗費資源的食品,選購從農場到餐桌運輸距離短的在地生產食物、友善環境生產的當季食材,支持地區小農。

「呷飽未?」一句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心與問候。不分年齡,「好好」吃飯都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而家中餐桌上的日常料理,不僅是你我一輩子難忘的滋味。「永續發展的未來,從餐桌開始」,讓我們一起「食當季、吃在地」,以健康永續的飲食、實現「零飢餓」目標。

聯合國零飢餓8項指標
聯合國零飢餓8項指標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