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地】所有河流的目的地

文字.攝影/譚洋

我想向你敘述一條大河。她日夜奔放,流向花蓮的起源,流向世界最廣闊的太平洋,流向我與獨木舟相遇的起點。她的名字是,花蓮溪。如果你還沒來過這條河,不妨試著俯瞰她的面容——兩旁的卵石河岸給夏日照得發亮,彷彿用鑽石的粉末鋪成;奔流的河水處處激起水花,像流動斑斕的翡翠。從鷹的高度和視野看,獨木舟在河道上是幾片樹葉的大小,看似隨波逐流,卻有著自己的意志和方向。

當幾艘獨木舟穿越了季節,遇見岸邊第一次接觸獨木舟的我,會怎麼看待這隻「菜鳥」?那是前年春天,蘇帆在測試新做的竹筏,也讓剛來的志工體驗划船。我第一次離開陸地,坐上漂在河面的獨木舟——為我「護航」的是教練湯湯,她看剛學操槳的我把船弄得不斷打轉,甚至笨拙的「倒退嚕」,不禁哈哈大笑。湯湯提醒我划累了就躺下來;我第一次試著在獨木舟上躺平,感覺藍天是片溫柔的布幔,覆蓋全身。

後來我們慢慢往上游划(很久之後才明白,其實是河口強風的幫助),經過淺灘與沙洲,逐漸接近頂上的花蓮大橋;它像是被雕刻過的灰白山脈,標示著我們的終點。快要摸到大橋的影子時,口哨聲把我們叫了回去,初體驗就此結束。但那不是故事的終點。一年多後,我再來到這大河的盡頭,從大橋的另一端划了過來。

那是哪一年秋季,兩人三船的冒險呢?小范帶著我和冠榮,用救援繩把兩船前後相連,「連環船」那樣地在河上泛舟,循著溪流的方向,奔向大海。花蓮溪自中央與海岸兩座高大的山脈間漫流而下,流經幾座大橋,最終在河口沖積出大片夾礫夾沙的沙洲,被列為國家級溼地;水量少時河床卵石露出,浮現兩岸間相連的一條石頭路,襯著秋冬季過境的候鳥,猶如一座即興搭起的鵲橋。

從這裡再往外望,就是南北綿延的河口海灣,近岸往北的海流至此受地形牽引,在灣內迴旋、掉頭,被船家以閩南語稱「回湳」,時日一久,音調轉成「洄瀾」,再演變成今日的「花蓮」。這是版本紛雜的花蓮地名緣由裡,我最喜歡的一個。那次連舟冒險,我們就是從中游順勢而下,去到溪與海的交界,洄瀾灣附近的上岸點。

航行在流動的河水上,像搭乘著順向的風。河流枯水期,水淺之處我們牽船走過;幾處轉彎急流,刺激地泛舟而過;在某個轉彎處,兩船被急流拉得打橫,中間繩子被顆大石頭絆住,險些翻船,但剎那間總算拉開繩子,順利渡過。沿途口渴時,放心地啜飲兩口溪水,因為這條河是清澈見底的——到她的下游為止。

教練們為學員做划船訓練。(攝影/林槐生)

PROFILE

譚洋

曾任報社編輯、獨立書店店員。2016年起定居東海岸,現為「夢想海洋生活工作室」草創成員、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海上解說員、蘇帆海洋基金會志工。想寫關於海的字,探索更多海洋文學與文化。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19年12月號